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尼尔氏病是对以眩晕为主伴有耳鸣、耳聋、恶心呕吐、平衡失调五个症状而言。1861年法国学者美尼尔氏,以其命名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我国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如黄帝内经写到“厥阴之胜、耳鸣、耳聋、头眩、愤垣欲吐”。金元时代东垣一书写到“厥阴之胜、耳鸣、耳聋,如立舟之上,起则欲倒”。由于我国传统医学没有和内耳的生理和病理结合起来,故说是“厥阴之胜”,肝胆经气不足之故。  相似文献   

2.
耳聋一症,昔贤医家习责之于肝胆火热、肝肾亏损所致,故有“肝气逆则耳聋不聪”,“精脱者耳聋”之说,其治疗亦不外虚则益精补肾;实则清肝泻胆为法,多起沉疴,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然仅知治肝、胆、肾而愈耳聋,未完以编概全,亦不能尽愈诸恙。《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故亦有“耳者宗脉之所聚”,“金肺受邪……咽燥、耳聋”之说。验之临床,由于肺气不宣、气道不清、壅闭耳窍而致耳聋失聪者,屡见不鲜。推求其因,盖肺主一身之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空窍为之通利;肺气宣通、代降宣肃得宜,贝耳窍自然轻灵。尚若肺经不清、宣发肃降失司,涕浊蕴闭  相似文献   

3.
浅析孙思邈对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髓即精华部分 ,在医学上指骨髓、脊髓或脑髓。《黄帝内经》载“肾藏精”,“肾主骨生髓 ,脑为髓海”。肾和髓关系密切为中医对髓之通识。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单列髓病一节 ,即卷十二“胆腑”之“髓虚实第四”,认为髓病有虚实 ,与肝胆密切相关。1 理论分析《千金要方》曰 :“凡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即髓虚髓实 ,与肝胆密切相关。表现在肝胆的生理病理上 ,肝藏血 ,胆藏肝之精汁。精血同源 ,精生髓 ,血养髓 ,则肝藏血之充盈与否和髓之虚实息息相关。故曰髓虚实之应 ,主于肝胆。“若其腑脏有病 ,从髓生。热则应脏 ,寒则应腑。”“髓虚者 ,…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具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能。临床上急、慢性肝炎之胁痛、黄疸等由肝火或肝胆湿热所致者用之,每获效验。该方立法严谨,用药全面,分析其组方原则对肝病的治疗颇有指导意义。1 泻肝清肝 不忘疏肝《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说,龙胆泻肝汤“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胁者,肝胆之部也,火盛故作痛。……或汗或肿或痛,白浊溲血,皆肝火也。”方中以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本草思辨录》谓其“…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认为突发性耳聋是因肝火上扰清窍而致。因为耳为肝胆经脉所辖。若因情志不调,忧郁不舒、气机郁结、火性上炎或暴怒伤肝、逆气上冲、循经上扰清窍,故可致耳鸣、耳聋。  相似文献   

6.
慢性胆囊炎属祖国医学“胁痛”、“胆胀”等范畴。胁乃肝胆经脉循行之地 ,胆附于肝 ,肝胆同道 ,共司疏泄之职。肝藏血 ,肝藏精汁 ,而精、血实源于水谷之精微在气的作用下化生而成 ,注之于肝 ,肝胆受其血之濡养才能司其正常疏泄之职。然水谷之精微又赖胃之受纳、腐熟 ,脾之运化、转输 ,故前人有“中焦受气取汁 ,变化而赤是谓血”之说。同时肝气宜升 ,肝火宜降 ,然非脾气之上行 ,则肝气不升 ,非胃气之上行 ,则肝火不降。所以肝胆能司其正常之职 ,必赖脾胃之气机升降及运化功能的正常 ,故肝胆与脾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病因学来看 ,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7.
在门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暴怒之后,听力骤然下降,甚至完全听不到声音了。这种病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也叫突聋、暴聋。该病的特点是,患者突然出现耳鸣、听力减退,往往在瞬间或数小时达到重度耳聋,甚至全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伴有眩晕症状,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 内耳供血障碍是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之一,而情绪激动是突发性耳聋的重要诱因。人们都知道“气大伤身”,怒火发作能对人体各器官组织造成损害、,中医学认为,暴怒伤肝,肝火上升,怒则气向上逆,肝胆之气上逆阻塞了耳道就会发生突聋。  相似文献   

8.
中医说耳聋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医名著《内经》就强调了人体肾、肝(胆)与耳聋有关系,认为肾虚精亏为耳聋的常见病因。后来历代医著又有了新的见解,提出“风聋”、“虚劳耳聋”、“劳重聋”、“厥逆耳聋”、“久聋”等不同耳聋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10.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是常见的疾病。本病属祖国医学“耳鸣”、“耳聋”、“耳胀”、“耳闭”等范畴。耳居头面的两侧,手少阳经脉行人身之侧,所以耳与少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依据中医理论,少阳属胆与三焦,三焦为营卫气机运行的通路,与胆相连。风邪侵犯少阳,则风火亢盛,三焦气机受到壅滞,势必影响耳窍的经脉发生病变;且三焦为决渎之腑,下焦决渎不利,水湿滞留,耳窍为之闭郁,以致耳鸣、耳聋,甚则发生耳痛等症。这是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病理。这种症候,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解释其病理为;“经气痞塞不宣”。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与古代医家所讲的“一阳独啸,少阳厥也”(《素向·经脉别论》王冰注),“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伤寒论》),以及“暴聋”、“肝火耳鸣”、“气闭耳聋”、“湿热耳聋”等理论,均有吻合之处。既然感受外邪多是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病因,而风、湿、热三邪相兼又是它的病理,所以治疗本病应以祛风清热,利湿去浊为主要的治疗原则。至于体质  相似文献   

11.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功用为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及湿热下注诸症,如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阴肿阴痒,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而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不仅限于此,只要具有肝胆实火或下焦湿热之症者,皆可用此方。临床“带环后流血”较多见,有因流血不止取环者,虽非大疾,亦属棘手。笔者10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该病近百例,皆获佳效。这类患者多见素日带下质稠或黄臭,阴部痒痛,心烦易怒,经来量多色深,舌淡红,苔微黄,脉弦。带环后流血如“崩漏”,此乃肝胆湿热下注于子宫。根据经络走向,肝经循股阴,入毛中,过…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医疗法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叶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3):458-459
耳鸣耳聋是听觉异常的两种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耳鸣以自觉耳内鸣响为主症,耳聋以听力减退或听觉丧失为主症,是影响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多由恼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致少阳经气闭阻;或因肾虚气弱,精气不能上达于耳而成耳鸣、耳聋。  相似文献   

13.
伤寒是多种外感热性病的总称,而少阳病则是伤寒发病过程中一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其主要症状是: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目赤、胸中满而烦、脉弦。称为半表半里热证。《伤寒论》原文二六四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胆经为病,胆有热则口苦;热耗津液则咽干;胆火上炎,郁热上熏则目眩。总之,是由于胆及其经脉受到邪热上迫所致。原文二六五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风热壅于少阳经脉,故耳聋、日赤、胸中烦满。原文二六  相似文献   

14.
耳聋在诊断、治疗上至今尚较困难。西医分:神经性、传导性、混合性三类,祖国医学则分风聋、湿聋、厥聋、猝聋。我院自1971~1978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60例,报导如下:一、资料,分型及中医辨证:男35例,女25例,病程20天~1年多,年龄12~72岁,35~55岁多见。全部由电测听后定型。神经性47例,传导性3例,混合性4例,其它6例。中医辨症分实聋和虚聋,前者多为外邪侵袭,亦可因肝胆火  相似文献   

15.
中医早在《内经》中已提出了“肾主耳”、“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等理论,认为耳司听觉从属于肾,肾气足则听觉聪敏,肾虚则耳鸣耳聋。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亦证实有肾虚表现的人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采用补肾的方法往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浆液性中耳炎,一般称为浆液性卡他中耳炎或称为胶质性中耳炎“glue”。该病发生后,使咽鼓管阻塞,因而鼓室内的氧及氮被吸收而形成浆液性物质则潴留于粘膜表面,以致鼓膜肥厚,内陷及鼓室内纤维增生,听骨矢节强直,运动受阻等。以上情况发生,均导致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但耳聋的程度各有不同,其严重的可达到60db以下。举例如下浆液性中耳炎后遗耳聋常见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口苦苦是火的本味,《内经》中将口苦称为“胆瘅”,瘅者热也。“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上溢而口为之苦”,“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病位在肝胆心。肝胆湿热:常因情志郁结,五志过急化火,郁火内蕴,疏泄实质,胆气上溢使然。伴有心烦口渴,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目眩,溲赤便  相似文献   

18.
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王先强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210009龙胆泻肝汤用以清泻肝胆实火湿热,凡因肝胆实火上逆所致的胁痛口苦,目赤头痛、耳聋耳肿及因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小便淋浊、阴痛阴痒、囊肿、妇人带下等症,用之每每获效。方由龙胆草、木通、泽泻、车前...  相似文献   

19.
张志 《中国乡村医生》2004,20(14):41-41
龙胆泻肝汤功能清泻肝火,大凡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等症,皆可主治。本方又能除肝经湿热,因此对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囊痈、便毒等皆有疗效。又由于本方从肝胆主治着眼,功在“大利前阴”,泻诸湿热,故男子泌尿生殖系疾病,凡具有湿热下注者皆为本方之适应之证,用之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0.
数十年临床施用自拟“复声汤”,治疗老年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包括药物中毒性耳聋、噪声性耳聋、突发性耳聋、创伤性耳聋等)证属肾虚血瘀者,效果理想。该方主要功能:补肾活血,升清降浊,通窍聪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