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采用相容红细胞输血;对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分娩时对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血浆IgG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对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者,分析抗体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 46000例被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57%(260/460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36%(79/21769)、女性检出率为0.75%(181/24231),孕妇检出率为1.14%(63/5520);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14.99,P〈0.01)。抗体特异性以抗-Lea、抗-M、Rh系统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多见;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4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73例;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的23例中有19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者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与其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间21 418名(次)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在21 418名(次)输血患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0.25%,分别为抗-D 4例,抗-E24例,抗-c 6例,抗-C 2例,抗-cE 8例,抗-Mur4例,抗-M 2例,抗-Lea1例,抗-P1 2例。其中男21例、女32例,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检出48例,明显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例)。结论 Rh血型系统抗体特别是抗-E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有意义的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且几乎都出现在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检测技术对6 352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定。结果在6 352例患者中检出红细胞同种不规则抗体阳性者62例(男27例,女35例),阳性率0.97%。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54例,其中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43例(含抗-E抗体34例),MNSS系统7例,Lewis系统2例,Kidd系统2例,P系统2例,Diego系统1例,无特异性5例。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均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结论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占多数,大多曾经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以Rh血型系统抗体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鉴定为Rh血型抗体者,采用单克隆抗-D、抗-C、抗-c、抗-E、抗-e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以确认抗体的准确性;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询问孕产史、输血史,如果为新生儿,检测其母亲血浆中是否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以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109 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96例,检出率为0.088%,其中有妊娠史者68例,有输血史者5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者6例,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7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65例(67.710%)、抗-cE 12例(12.500%)、抗-D 8例(8.330%)、抗-c 7例(7.291%)、抗-C 2例(2.083%)、抗-e 2例(2.083%);96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G,或IgG+IgM类,37℃均可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抗体效价介于4~2 048。结论抗-D的检出率呈逐步降低趋势;在检出的Rh血型抗体中,抗-E和抗-cE占绝对多数;妊娠和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Rh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自母体被动获得的Rh血型抗体是Rh-新生儿溶血病最主要的致病抗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本院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鉴定为Rh血型抗体者,采用单克隆抗-D、抗-C、抗-c、抗-E、抗-e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以确认抗体的准确性;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以明确其临床意义;询问孕产史、输血史,如果为新生儿检测其母亲血浆中是否有相同特异性的抗体,以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109 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96例,检出率为0.088%,其中有妊娠史者68例,有输血史者1例,既有妊娠史又有输血史者1例,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7例;抗体的特异性为:抗-E 29例(67.71%)、抗-c E 5例(12.50%)、抗-D 8例(8.33%)、抗-c 4例(7.291%)、抗-C 1例(2.083%);96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 G或Ig G+Ig M类,37℃均可与具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反应,抗体效价介于1-2 048。结论抗-D的检出率呈逐步降低趋势;在检出的Rh血型抗体中,抗-E和抗-c E占绝对多数;妊娠和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是Rh血型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自母体被动获得的Rh血型抗体是Rh-HDN最主要的致病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前备血及受血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8 967例手术前备血及受血者血样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 8 967例血样中检出不规则抗体35例,阳性率为0.39%,同种特异性抗体32例(91.43%),其中抗-D 4例(11.43%);抗-E 8例(22.86%);抗-c 3例(8.57%);抗-C7例(20.00%);抗-M 5例(14.29%);抗-P1 2例(5.71%);抗-Lea2例(5.71%);抗-N 1例(2.86%);自身抗体3例(8.57%)。男性不规则抗体检出率(0.28%)低于女性(0.48%);有输血史和/或妊娠史检出率(0.67%)高于无输血史和/或妊娠史者(0.13%)。结论为避免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应常规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以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7.
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必要性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和分布特点,探讨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含特定抗原的红细胞,采用固相红细胞微板法和盐水凝集微板法,筛查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结果从14460名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42例,检出率为0.29%,其中冷自身抗体16例(IgM)、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1例、抗-Mur3例、抗-M5例、抗-Leb5例、抗-Lea1例、抗-P11例,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以效价<16、37℃无活性的IgM型抗体为主。结论我们认为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应对Rh(D)阳性献血者进行普遍的强制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在单一医院备血患者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分析Rh血型同种抗体产生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备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对鉴定为Rh血型抗体者,检测其红细胞表面相应Rh抗原并统计患者相关资料。结果在146 896例备血患者中,1 200(0.82%)例抗体筛选阳性,其中534例患者检测出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抗体特异性为抗-E 300例(56.18%),抗-cE 72例(13.48%),抗-D 66例(12.36%),抗-Ce 64例(11.99%),抗-c 16(3.00%),抗-C 8例(0.75%),抗-e 3例(0.56%),抗-D+G、抗-D+G+C与抗-G+C各2例(0.37%),抗-G、抗-D+E与抗-Cw各1例(0.19%);抗-E、抗-D、抗-G和抗-cE患者检出率在输血史与妊娠史各自互相进行比较P0.05;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总体检出率在性别方面,2者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D和抗-Ce在女性患者中总体检出率明显大于男性(P0.05),抗-cE在男性患者中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结论 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的检出率低于白种人,其中抗-E检出率最高;妊娠和输血是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产生的主要免疫因素,对拟输血患者,推荐Rh抗原同型输血,对从源头上减少Rh血型系统同种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娟  张悦 《中国输血杂志》2013,26(8):748-749
目的 分析了解本市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方法 应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对35 033人份健康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并对筛选阳性的血液做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献血者性别和血型分布情况,分析不规则抗体在人群中的阳性率.结果 共检出阳性不规则抗体58例(阳性率0.166%)分别是抗-M、抗-Lea、抗-Leb、抗-P1、抗-D、抗-E.不规则抗体产生情况女性高于男性(P<0.05),有妊娠史女性高于无妊娠史女性(P<0.05).结论 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临床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探讨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策略。方法选择该院有输血史、妊娠史而需输血的1 89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拟输血的1 896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2例,阳性率为1.16%(22/1 896)。特异性同种抗体阳性17例,占77.27%(17/22),阳性率为0.90%(17/1 896)。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15例,以抗-E检出率最高;MN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M共1例;Lewi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Lea1例。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均选择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输注,所有输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输血效果,临床上均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5例,占22.72%(5/22),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通过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可同时对于能用药物改善贫血症状的患者,可以用药物部分替代输血治疗,能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吕学琴  尹向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48-1949,1952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3 029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盐水介质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心血站3 029例健康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7例(0.56%),其中抗-D阳性9例,抗-E阳性4例,抗-e阳性1例,抗-M阳性2例,抗A1阳性1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6/1 397),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7%(11/1 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48%vs0.10%,P<0.05)。结论常规对健康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并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9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患者的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再送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进一步鉴定。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61%。筛检阳性的6例标本经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发现在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3例、抗-D 1例、抗-cE 2例。对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提示少输或不输血,其中2例未输血,4例输注经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合型血液,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及选择和准备相适合的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这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预约输血的患者1 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和观察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观察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和特异性;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共检出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60%,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1例,占阳性比率为73.33%;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4例,占阳性比率为26.67%。女性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者高于输血次数<3次者,有血液疾病和妊娠史者高于无血液疾病和无妊娠史者(P<0.05)。观察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能够有效避免输注含有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确保临床输血治疗安全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袁青  冯宝莹  赵才翰  邹勇 《新医学》2021,52(10):787-790
目的 分析不规则抗体分布特征及产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对临床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拟接受输血治疗的11 150例住院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绘制不规则抗体分布图,并分析与不规则抗体产生相关因素。结果 通过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证实,11 150例临床拟输血患者共检出2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1%。在所检出的同种抗体中,RH血型系统的抗体最常见,占比为62.5%(其中抗-E 29.2%,抗-Ce 12.5%,抗-cE 12.5%,抗-C 4.2%),其次为MNS血型系统,占比为20.8%(抗-M 12.5%,抗-N 4.2%,抗-Mia 4.2%); Lewis 系统抗体(抗-Lea 2例)占比为8.3%;另发现抗-H抗体1例,抗-E合并抗-Jkb抗体1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中有输血史、妊娠史者比例高于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患者(P均< 0.05)。在疾病类型分布上,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阳性患者中多见于妇产、血液和肾脏病患者。结论 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主要以RH血型系统和MNS血型系统为主,及时、有效地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对长期输血患者或孕产妇的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RhD阴性血型抗原分布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163103例住院患者,用血清学方法确认RhD阴性及其表型并检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结果 163103例住院患者血型中检出D变异型者28例,占比0.02%;确诊RhD血型阴性732例,占比0.45%,检出表型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用强生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2011年5~12月的输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标本进一步做抗体鉴定,同时查阅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及患者相关信息。结果 48 480例输血申请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297例,阳性率为0.61%。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能有效降低或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输血安全,尤其对输血史和妊娠史患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在输血前,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或交叉配血不合的输血或备血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检,筛检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特异性鉴定,再选取该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在932例患者病例中,共筛检出不规则抗体3例(0.32%),经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E 2例(0.21%),抗-c 1例(0.11%),选取不规则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供血者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配血成功。另检出患者已致敏红细胞所引起的交叉配血次侧凝集2例(0.21%),假凝集1例(0.11%),自身抗体2例(0.21%)。结论微柱凝胶法对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交叉配血前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检,这对有输血史、妊娠史以及短期内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时的分析处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以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10年7月在该院拟输血或手术备血的10 479例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阳性的标本送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 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70例,阳性率为0.67%,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抗体49例,包括血液病22例、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5例、肾病4例、其他疾病6例,血液病和肿瘤患者占79.6%,抗体鉴定确定自身抗体10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4例;确定同种特异性抗体35例.结论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十分必要,发现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一定要做进一步的抗体鉴定,并选择无相应抗原的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  相似文献   

19.
韶关地区随机献血人群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分析韶关地区不规则抗体的频率与分布特征。对韶关地区15033例随机献血者采用抗体筛选细胞、聚凝胺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作抗体筛查。结果表明:筛出不规则抗体42例,占0.28%,女性不规则抗体者多于男性(P〈0.001),多为Rh抗体(抗-D;抗-E和抗-C占47.6%);聚凝胺法漏检2例Le抗体,10个样本混合筛选漏检2例,效价为2的不规则抗体。结论:由于不规则抗体可以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因此调查本地区不规则抗体对安全输血十分重要。对女性献血者或给重危病人、小儿大量输注的血浆尤应做抗体筛选以确保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的意义.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88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抗体筛选,对筛选出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学分析比较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不规则抗体呈阳性的患者为73例(73/8876,0.82%),其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x2=13.01,P<0.005);验出特异性抗体的患者为49例(49/73,67.12%),未确定特异性抗体患者为8例(8/73,10.96%);验出自身抗体患者为16例(16/73,21.92%),16例自身抗体患者中,有2例同时还存在抗-E同种抗体;验出抗-JKa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经交叉配血输血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 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可以防止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同时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对于抗体筛查阳性的择期手术患者选择足够配合性血液创造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