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苏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发病情况和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应用ELISA法及RT-nestedPCR法检测67例单采浆献血员感染HCV后抗-HCV和HCVRNA,并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进行病毒基因分型.结果67例单采浆献血员,在感染HCV后,急性丙型肝炎发病率为17.9%(12/67),最终发展成慢性丙型肝炎者49.3%(33/67),HCV慢性持续感染68.8%(46/67).HCV基因分型1b/Ⅱ型占95.5%(64/67),2a/Ⅲ型1.5%(1/67),1b/2a混合型3.0%(2/67).结论淮阴地区单采浆献血员HCV感染以1b/Ⅱ型为优势株,慢性化比例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对78例HCV感染患进行HCV NS5区基因分型。结果:HCV1b型感染71例(91%),HCV2a型7例(9%),未发现其它基因型;丙型肝炎患有无输血史,是否重叠HBV感染,其基因分型构成比均无显性差异(P>0.05);1b型HCV血清ALT异常(63.4%)明显多于2a型(14.3%)(P<0.05)。结论:本组HCV感染的基因型多数为1b型,少数为2a型,1b型更易致肝细胞损伤,并可能与活动性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RFLP)分析的方法 ,对 78例HCV感染患者进行HCVNS5区基因分型。结果 :HCV 1b型感染 71例 (91% ) ,HCV 2a型 7例 (9% ) ,未发现其它基因型 ;丙型肝炎患者有无输血史、是否重叠HBV感染 ,其基因分型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b型HCV血清ALT异常者 (6 3.4% )明显多于 2a型(14.3 % ) (P <0 .0 5 )。结论 :本组HCV感染的基因型多数为 1b型 ,少数为 2a型 ,1b型更易致肝细胞损伤 ,并可能与活动性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东北地区HCV感染的基因型,对东北地区45例HCVRNA阳性血清的PCR产物用RFLP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CVⅡ型占82.2%,Ⅲ型占15.6%,Ⅱ/Ⅲ混合型占2.2%型。与国内其它地区HCV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东北地区HCV感染也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东北地区HCV感染的基因型,对东北地区45例HCV RNA阳性血清的PCV产物用RFLP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HCVⅡ型占82.2%,Ⅲ型占15.6%,Ⅱ/Ⅲ混合型占2.2%型。与国内其它地区HCV基因型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东北地区HCV感染也以Ⅱ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贵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 )基因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感染途径、性别、年龄因素的关系。方法在198份抗HCV抗体和HCV RNA均阳性的血清标本中,分别提取HCV RNA ,通过逆转录巢式PCR(RT nested-PCR)扩增C基因的羧基端至E1基因的氨基端长度为474 bp的片段,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的 HCV序列进行系谱分析,确定HCV基因亚型。结果198例患者中,HCV 1a型4例(2.0%);1b型例71例(35.9%);2a型9例(4.6%);3a型29例(14.7%),3b型47例(23.7%),6a型37例(18.7%),6d型1例(0.5%)。各基因型在男女性别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518, P=0.885);不同年龄人群 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56,P=0.005);不同感染途径人群 HCV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245,P=0.005)。结论贵州地区 HCV 基因型主要为1b型,其次为3b、6a、3a型,同时还存在1a、2a和6d等基因型。HCV基因型与其感染途径有关,基因亚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毒株X基因/C基因启动子的热点变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Hou J  Cheng J  Wang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107-110
目的HBV/X基因存在调控HBV复制的调节序列,X基因变异将影响这些调节序列功能,研究中国HBV毒株X基因/C基因启动子(BCP)区的变异情况。方法设计BCP下游反义链错配引物,将点突变附近的一个碱基(nt1767)由A→T,则正好可在BCP变异株中引进一个BclI(T↓GATCA)酶切位点,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筛检143例中国人感染的HBV毒株BCP区变异,并与前C区变异比较。结果114例血清HBVDNA阳性慢性HBV感染者,BCP区和/或前C区变异者49例(43%),BCP变异者37例(32%)。BCP变异无论在HBeAg阳性或阴性慢性肝炎病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慢性HBV无症状感染者。BCP可与前C终码变异共存或单独出现。结论在中国HBV毒株BCP区存在热点变异。HBV毒株BCP变异可能影响HBV前C基因组mRNA转录,是HBV感染持续和肝病变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PCR法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比较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CR与ELISA2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和惭型肝炎病毒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无偿献血者标本300份,分为ALT升高组和ALT正常组,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bsAg,用RT-PCR检测HCV-RNA和HBV-DNA。结果:抗-HCV阳性标本26例阳性率为8.7%,经RT-PCR检测,HCV-RNA均为阳性,抗HCV阴性的标本中有2例HCV-RNA为阳性。HCV-RNA的阳性率为16%,2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份标本中HBsAg阳性和HBV-DNA阳性比率分别为11.3%和12.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应用RT-PCR检测HCV-DNA利于早期诊断,也是筛选献血员是否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极易变异的正链RNA病毒,因其易变异及含量低等原因,常能逃避机体的免疫应答使感染慢性化。HCV存在多种基因型,而不同基因型与HCV感染的临床表现、预后、干扰素疗效、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等均有一定相关性。因此HCV基因型别的研究对丙肝慢性化的作用以及研制有效的疫苗等,均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周炳华  张琼 《新疆医学》1999,29(2):114-115
我们从1994年6月至1997年5月,应用抗-HCV第二代酶联免疫试验,对乌鲁木齐地区不同人群进行了血清抗-HC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资料来源:收集乌鲁木齐地区不同人群血清标本3012人份,其中: 1.健康人群480人,为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无肝炎病史及无输血、手术史的健康体检者。 2.中学生组360人,为随机抽取的乌鲁木齐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广西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广西地区137例HCV—R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法扩增HCVNS5B区段,对PCR终产物纯化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标准株全基因序列比对,并构建HCVNSSB区段系统进化树。结果:广西地区137例样本中,主要基因型为1b型(58.4%),其次是6a型(12.4%),3b型(10.2%),la型(7.3%),2a型(7.3%),3a型(4.4%)。进一步分析表明,HCV基因型分布与性别无关(P〉0.05),而与年龄有关(P〈0.05),3型及6a型主要见于年轻患者。结论:构建HCVNSSB区段系统进化树能得到准确的HCV基因型;广西地区HCV基因型呈多样化,以1b型为主,6a型和3b型次之,且新发现6例3a型;基因分型为不同基因型的HCV感染者的治疗和疗效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的方法学进行了探讨,逆转录与多聚酶反应是否在同一反应管内进行,对HCVRNA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操作难易程度,TaqDNA聚合酶的选择等方面有差别,在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套式PCR可提高HCVRNA检出率(7.83%)这对于极低水平HCV感染的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对受检标本的贮存方法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基因分型。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HCV-RNA检测,并对其阳性产物进行HCV非结构5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安徽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有五种,即Ⅰ、Ⅱ、Ⅲ、Ⅳ、Ⅱ/Ⅲ型,其构成比分别为0.53%、75.66%、13.23%、0.53%、6.35%。丙肝患者不同病种与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献血员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血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获得2a/Ⅲ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组全长非结构(NS)4区克隆并作序列分析。方法 用限制性长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基因分型方法筛选出2a/Ⅲ型HCV一株。为了获得该毒株全长NS4区基因序列,依据代表株序列的NS3区之′末端及NS5区之5′末端相对保守区域合成引物,以RT-nseted-PCR方法扩增一段1.3kb的片段cDNA;将此片段插入pUC19质粒载体。结果 克隆了丙型肝炎基因组非结构NS4区全长基因,构建了pUC-NS4重组体,对重组体进行酶切鉴定,克隆的cDNA与预计的片段大小相符,并作序列测定。结论 获得全长NS4区基因克隆,经序列分析表明,与日本HC-J6有较高的同源性(92.1%)。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T^1762A^1764联合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相结合,检测130例乙型肝炎患者BCP区核苷酸(nt)1762碱基A→T和1764碱基G→A联合突变。结果:HBeAg( )和HBeAb( )两组患者中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率的不同频率分别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40.0%和85.7%,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carrier,ASC)22.2%和65.0%,献血员为5%。BCP T^1762A^1764双点联合突变组HBV-DNA≥10^5 cps/ml检出例数81例(96.4%),非突变组HBV-DNA≥10^5 cps/ml检出例数25例(54.3%)。结论: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与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有关,可能是CHB与ASC患者HBeAg(-)的原因之一,可促进乙肝病毒繁殖。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HBV BCP T^1762A^1764联合突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湖北省不同年份汉坦病毒的RT-PCR检测及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湖北省不同年份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的主要型别,为进一步研究该型汉坦病毒的基因变异打下基础。方法:根据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G1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设计I型和Ⅱ型分型引物,利用RT—PCR对105份不同年份的病程在7日以内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经临床诊断和ELISA确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及基因分型,并对扩增出的基因片段选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AluI、RsaI、MboI进行酶切分析。结果:用I型引物通过:RT—PCR检测75份血清标本(1996~2000年)和30份血清标本(1986~1987年)的阳性率分别为77.3%和10%,而用Ⅱ型引物检测前阳性率为8.0%,后均为阴性。对4份I型引物扩增产物用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发现4份阳性产物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均与I型汉坦病毒标准株76~118完全不同,但其中3份与I型汉坦病毒湖北地方株HV114相同,1份与HV114不完全相同。结论:不同年份引起湖北地区HFRS的主要毒株均为I型汉坦病毒(HTN)湖北地方株。  相似文献   

19.
某地区吸毒人员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流行和基因分布现状,探索HCV的传播规律。方法:采集本市强制戒毒所576份吸毒人员和本站体检的从业人员210份血清标本,用ELISA法对所有标本进行抗HCV的检测;检出抗HCV阳性的血清进一步用特异性引物RT-PCR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576份标本中,经血途径(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或有输血史和用血制品史的吸毒者,其抗HCV检出率(13.8%)明显高于经口吸毒者(6.3%),说明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吸毒、用血制品、输血都是感染HCV的危险因素。经口吸毒者抗HCB检出率明显高于从业人员,提示经口吸毒在传播HCV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地籍吸毒者的抗HCV检出率(5.7%)明显低于外省吸毒者(27.7%)、外省有血途径感染机会的吸毒者,83.3%都感染了HCV,本地有同样途径有吸毒者,仅有8.6%感染了HCV;这可能与外省有关城市的高感染率有关。结果还显示,山西省吸毒人群的HCV基因型的分布与从业人员较一致,均以1b型为主(78.9%),其次为2a型(15.8%)和1b/2a混合型(5.3%);未检出1b型、2b型和3a型。结论:该吸毒人群中HCV基因以1b型占优势。其分布与南方城市和本省的其他人群相近^[6]。血途径仍是HCV感染的主要途径,但经口吸毒在HCV传播上的重要意义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313-314
[背景]观察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情况.[病例报告]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CV RNA含量,并对含量≥104 U/mL的341例标本进行HC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见,慢性HCV基因Ⅰ型阳性的朝鲜族和汉族分别为48,68例,阳性率分别为37.2%,32.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2,P>0.05);慢性HCV基因Ⅰ型阳性的男性和女性分别为97,19例,阳性率分别为36.7%,24.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5).[讨论]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慢性HCV基因Ⅰ型感染阳性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性别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