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binding protein,H-FABP)是一种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在心肌细胞胞浆中含量丰富,具有组织特异性。心肌损伤后血清中H-FABP水平有时间规律性,其释放至血浆的量与心肌损伤程度成正相关,是一种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本文就H-FABP的生理化学特性、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及法医学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一种可溶性的细胞质蛋白,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内,具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其特点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相对高的特异性。现将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急性心肌损伤的早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是一组在长链脂肪酸的摄入和代谢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蛋白家族,其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监测的生化标志物在近年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作为一种新生的生物学标志物近些年来获得研究者们的青睐,它是心肌损伤早期检测的标志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及敏感性。肺组织和肺血管疾病因并发右心功能不全而预后差,大部分患者死于右心衰竭。若临床早期发现肺疾病所致心肌受损,则有利于及早采取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H-FABP可以作为所致肺疾病早期心肌损伤检测的标志物,用于评估病情危险程度及预后。本文就近年来H-FABP在急性肺栓塞(APE),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PH)、呼吸睡眠暂停(OSAHS)等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察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浆标本,比较H-FABP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结合本研究显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敏感性中H-FABP为91.7%,CTnI为56.7%,CK-MB为58.3%,MYO为83.3%,与CTnI,CK-MB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YO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中H-FABP为95.0%,CTnI为96.7%,CK-MB为93.3%,MYO为63.3%,与MY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nI,CK-M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检测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并评价在心肌损伤坏死模型中的早期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SD大鼠,其心电图Ⅱ导联正常,并且适应性饲养一周.将大鼠分为2组:H-FABP组20只;对照组20只.H-FABP组大鼠给予一次性多点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MI患者36例,按胸痛距采血时间检测H-FABP浓度,即为AMI组.同时将正常人70例采血检测H-FABP浓度设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AMI组的H-FABP浓度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曲线下面积(AUC)为0.954,AUC<0.5时无诊断价值].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诊断价值仍然具有争议.因此,本文进行了一项meta分析,评估H-FABP诊断AMI的准确度.方法 本研究检索了EMBASE和PubMed数据库,并且选取文章对H-FABP在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心功能状态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心率、H-FABP和NT-pro BNP水平、心电图以及患儿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疾病以及心肌钙蛋白I(c 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根据心肌损伤发生的时间分为≤6 h、6~12 h和≥12 h组。结果共21例发生心肌损伤,发生率为32.31%(21/65),心肌损伤组患儿血清H-FABP和NT-pro BNP和心肌酶谱c TnⅠ、CK-MB均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6 h时血清H-FABP升高最为明显,6~12 h后亦进一步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是否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率、以及c TnⅠ和CK-MB水平等因素,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FABP每升高20 pg/m L,心肌损伤发生风险增加2.36倍(OR=2.351,95%CI:1.461~3.753),而NT-pro BNP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H-FABP和NT-pro BNP的预测值AUC为0.922和0.865。结论血清H-FABP在过敏性紫癜患儿疾病早期即出现明显变化,可作为患儿早期心肌缺血状态的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评价心肌组织损伤的一种更为敏感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其能从损伤的心肌组织中快速释放到血液中。随着对H-FABP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其也在脑、骨骼肌、肺、肾、肾上腺和乳腺等组织中表达,故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如早期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等)越来越广泛。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疾病中,在儿科疾病中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1.
具星爱 《中外医疗》2012,31(6):94-94
早期检测心肌损伤的指标,明确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以及早提供临床治疗的方案与决策。当前公认的心肌损伤的指标肌钙蛋白对早期诊断并非完全有效[1~3],很多研究证实早期心肌梗死的诊断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同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2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 h、3~6 h 和6 h 后血清的H-FABP,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诊断不同发病时间段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 h(66.7%)和3~6 h(85.7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I(16.67%、61.9%)和CK-MB(8.3%、66.7%);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更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研究使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儿童心导管介入治疗后心肌损伤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儿30例,动态监测H-FABP的变化。结果30例先心病患儿血清H-FABP术后15min升高达峰值,术后4h开始下降,24h基本恢复。术前及术后5~15min、4h、24h分别为(1.28±0.19)ng/ml、(8.51±1.82)ng/ml、(2.31±0.58)ng/ml、(0.87±0.17)ng/ml,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存在心肌微小损伤,H-FABP是早期判断心肌损伤的良好指标,测量H-FABP可为临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郭立超  华川 《铁道医学》2014,(10):1231-12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近年来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中相关生化标志物的测定是检测心肌缺血或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特异性及敏感性的反映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高敏感型心肌肌钙蛋白、缺血修饰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血栓前体蛋白4种生化标志物在AC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旭武 《当代医学》2021,27(10):88-90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时间分为<3 h组(n=80)与3~6 h组(n=120),按照诊断结果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115)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n=85).对所有患者的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进行床旁快速检测,分析各项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3~6 h组患者H-FABP、MYO水平均明显高于<3 h组(P<0.05),两组CK-MB、cTnI及D-Dime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STEMI组患者H-FABP、MYO、CK-MB及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STEMI组(P<0.05),两组D-Dim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ABP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4、0.910、0.948,MYO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0.959、0.775、0.890,H-FABP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他心肌标志物(P<0.05),H-FABP的特异度明显高于MYO(P<0.05).H-FABP与MYO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CK-MB、cTnl及D-Dimer(P<0.05).结论 床旁快速检测H-FABP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H-FABP与MYO水平升高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陈泽莲  吴群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2):303-306+31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淀粉样蛋白A(SAA)、B型脑钠肽(BN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00例AECOPD患者,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分为心肌损伤组(试验A组,H-FABP>7μg/L,n=98)和心肌正常组(试验B组,H-FABP≤7μg/L,n=402),纳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血清25(OH)D、SAA、BNP、H-FABP水平,分析血清25(OH)D、SAA、BNP与H-FABP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25(OH)D、SAA、BNP水平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结果 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A组、试验B组、对照组血清25(OH)D呈递增趋势(P<0.05),血清SAA、BNP、H-FABP呈递减趋势(P<0.05)。血清25(OH)D与H-FABP呈负相关(P<0.05),血清SAA、BNP与H-FABP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SAA、BNP水平及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均有预测效能(P<0.05),AUC分别为0.784、0.742、0.855、0.853,其中BNP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5.30%、79.30%。结论 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时,血清25(OH)D降低,血清SAA、BNP升高,且上述3项指标均与H-FABP具有一定相关性,检测血清25(OH)D、SAA、BNP水平对AECOPD患者早期心肌损伤发生具有评估价值,其中BNP评估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王鹏川  朱成朔  孟庆红 《广州医药》2023,(2):105-107+111
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5例疑似AMI患者为对照组,2组均进行UCG检测,并对比入院后0~2 h、2~12 h、12~24 h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与AMI病情程度的关联性及UCG+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检测对AMI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 UCG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阳性率86.79%高于对照组9.23%(P<0.001);对照组入院后各时间段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各时间段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可知,血清CK-MB、NT-proBNP、cTnI、H-FABP水平与AMI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8.
俞燕  章秀清  王卫忠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5):512-513,59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及对术后心肌损伤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留取169例ACS患者胸痛症状发作6~10 h的PCI术前血标本,酶联免疫法测定H-FABP,入选患者按H-FABP(<11.82 g/L和≥11.82 g/L)浓度进行分组。记录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并观察ACS患者PCI术后30 d心源性死亡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H-FAB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冠脉病变评分均呈正相关(=0.754、0.842,<0.05);2组术后30 d的MACE发生率为11.49%和4.88%(>0.05)。多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FABP、UA和左主干病变是ACS患者PCI后30d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0.05)。结论 H-FABP水平变化有助于早期识别PCI术后心肌损伤,PCI术前H-FABP水平升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再发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2例连续入选的ACS住院患者出现胸痛6 h内测定血浆H-FABP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6 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76例;并选择74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结果 AMI组、UA组的H-FABP水平分别为(82.2±96.6)μg/L、(7.9±5.1)μg/L,与对照组(4.2±1.8)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ABP诊断AM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95%CI(0.919,0.984)];而诊断U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714,0.859)];以7.47 μg/L作为H-FABP早期诊断AMI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为81.5%,特异性为97.3%.以5.20 μg/L作为H-FABP诊断UA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为71.1%,特异性为71.6%.结论 血浆H-FABP水平可作为心肌坏死或损伤的早期判断指标,可为ACS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浓度与其心肌应变量参数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从而为病情判定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初发AMI患者125例并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分为各个亚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所有入组患者于入院即刻采血行H-FABP检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利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定左心室纵向应变值、圆周应变值。对各组患者H-FABP浓度与心肌应变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心肌梗死患者H-FABP浓度与心肌应变值是否相关。结果: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圆周应变与血清H-FABP浓度成正相关(P0.01)。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与血清H-FABP浓度成正相关(P0.0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与血清H-FABP浓度成正相关(P0.01)。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患者左室整体圆周应变与血清H-FABP浓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AMI患者血清H-FABP浓度与心肌应变量相关,血清H-FABP可与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