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桥臂梗死1例     
桥臂梗死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右侧面部麻木6天,伴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3天于2002年1月23日入院。患者于6天前感右侧面部麻木,洗脸时右侧面部不知冷热;3天前出现头晕,自觉周围物体摇晃不稳,行走时身体向右侧倾斜,伴恶心、呕吐,头部不敢活动,动则呕吐。平素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查体:BPl00/70mmHg。神志清醒,双眼球向左侧运动时见粗大水平性眼震,右侧眼球外展不充分。右侧面部痛觉过敏,触觉无占位效应,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诊断:右侧桥臂梗死。经静滴尼莫地平、脑复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桥臂梗死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对其解剖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5年来收治的经头部CT及MRI确诊的20例桥臂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眩晕、视物旋转18例;恶心、呕吐伴出汗15例;头昏、头痛6例;步态不稳,容易跌倒及辨距障碍15例;共济失调17例;周围性面瘫14例;面部感觉减退12例;耳鸣及听力下降10例;意向性震颤3例;眼震(水平、垂直等)10例;肌张力低下13例;断续样语言(爆发性语言或吟诗样语言)1例;软腭肌痉挛1例.经治疗大部分症状体征改善,涉及到小脑半球及蚓部,损害范围较大的恢复不理想.结论 桥臂梗死症状复杂,体征各异,与其涉及的血管分布及解剖结构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桥臂梗死的临床、影像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8月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18例桥臂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病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性步态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周围性面瘫、面部感觉障碍、听力下降、Horner综合征,部分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球麻痹,少数有锥体束受累表现。头颅MRI检查主要表现单侧桥臂伴或不伴其他后循环区长T1WI、长T2WI、弥散加权像高信号的梗死灶,其中1例为孤立的双侧桥臂梗死。本组病例经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但桥臂梗死伴其他后循环区梗死预后较差。结论桥臂梗死在后循环梗死中少见,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及时的头颅MRI有助于确诊,经积极的治疗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4.
5.
6.
周铁宝  张昕红 《吉林医学》2006,27(9):1140-1140
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左利手。2005年8月8日因“突发抽搐伴意识障碍8h”入院。既往健康,吸烟,每日一盒,无饮酒史。入院查体:T36.7℃,P100次/min,R22次/min,Bp110/70mmHg,浅昏迷,双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1.8mm,光反射迟钝,眼球浮动,余颅神经外观未见异常,四肢未见异常,四肢肌力不好判定,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 ),内科系统一般检查未见阳性定位体征。头颅CT未见异常,腰穿脑脊液回报未见异常。次日查头MRI回报提示可疑脑桥梗死。患者神志转清,言语笨拙,呈不完全混合性失语,口语为汉语,失去蒙语表达,听语理解为蒙语好于汉语,双眼呈水平性眼…  相似文献   

7.
Foville 综合征,又称脑桥内侧综合征,由于对本征的描述不一,故其诊断标准尚有疑义.现报告 2 例由脑桥梗死引起的 Foville 综合征,本文将结合文献就其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临床中单侧小脑半球及桥臂同时梗死非常少见,这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就1例右侧小脑半球及桥臂梗死患者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增加临床工作者对小脑血管变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1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伶  简惠芳 《四川医学》2003,24(2):220-220
患儿 ,女 ,2岁。身高 70cm ,体重 7kg ,坐高 4 0cm ,头围 4 2cm ,牙 12颗。患儿父亲为一般职员 ,母亲孕前和孕期接触过亚硝铵农药口袋长达半年之久。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正常 ,口腔粘膜X染色质 12 %。遗传室检查 :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 ,其父亲核型为 4 6XY ,母亲为 4 6XX ,均属正常核型。18号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疾病 ,主要特点是生长缓慢 ,智力发育不全 ,鼻梁宽平 ,眼距宽 ,内眦赘皮 ,上睑下垂 ,斜视 ,耳大 ,耳位低 ,小颌 ,一般可活到30多岁 ,男女之比为 1∶2。本例 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染色体各臂上的部分缺失即该…  相似文献   

10.
肝脏梗死非常罕见,同时合并脾脏梗死更为少见,我院于2007年2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4岁,病案号:331767.双侧季肋部持续性胀痛2月于2007年2月初来我院就诊,经腹部彩色B超、CT和肝动脉等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病人双侧季肋部持续性胀痛明显加重,并出现腹胀、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逐年升高,现占据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脑梗死为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1]。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少见的梗死-桥臂梗死。脑桥臂(pontine brachium,PBL)位于多血管支配交界区,很少发生梗死,PBL 梗死约占急性脑梗死的 0.9%,而孤立性的PBL梗死临床罕见[2-3],单纯的单侧脑桥臂梗死更少见。现报道1例孤立的单侧脑桥臂梗死,并结合相关文献加以总结,探讨单侧脑桥臂梗死的临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对诊断的意义,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梗死后综合征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发作时间在心梗后2~7d。胸片以及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明确诊断。梗死后综合征预后良好,未增加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入院前2天突然头昏,右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伴恶心呕吐数次,并逐渐出现复视,右耳耳鸣。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言语含糊。眼裂对称,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眼球固定于中间位置,内收、外展均不能,左眼球内收不能,外展不充分, 双眼球上下运动充分,复视,无眼球震颤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18岁,学生。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热5d于2001年4月30日人院.患者于入院前5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为全头部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3次,吐胃内容物,呈喷射性呕吐,发热,T37.5℃,曾于当地诊所静点青霉素和病毒唑,病情无好转。查体:T37.3℃,P60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醒,咽不赤,扁桃体无肿大,颈软,心肺无异常,肝脾无肿大,  相似文献   

15.
脾梗死1例     
1病历报告 患者,男.84岁。因“左中腹部疼痛4d”人院。2年前凶“头昏”化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腑梗死”,治疗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未服用药物。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中腹部疼痛,呈阵发性,较剧,变动体位时明显加剧,伴胃纳明显减退,无向他处转移及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反酸嗳气,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黑便,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头痛头昏,无胸骨后疼痛及胸闷,无皮疹。至当地:卫牛院,行B超提示“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国内已有报道,但并发脾梗死未见报道。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SLE并发抗磷脂综合征、脾梗死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例连枷臂综合征(FA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患者入院后行神经系统检查,同时行头颅、颈椎及腰椎MRI和肌电图检查,临床诊断为FAS,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同时与国内外多例关于FAS的病例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神经系统检查及辅助检查后确诊为FAS,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持续进展,且上肢病变明显重于下肢,于出院后9个月因痰阻气道死亡。结论:当患者表现为双上肢近端为主的对称性肌无力和萎缩,经肌电图和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原因时,应首先考虑患FA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桥脑旁正中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136例桥脑旁正中梗死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及相关危险因素;随访半年,应用改良的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高血压106例(78%),2型糖尿病74例(54%),高脂血症(包括高甘油三酯和高胆同醇血症)101例(74%);心脏疾病病史55例(40%);既往卒中病史48例(35%);吸烟史62例(46%),饮酒史53例(39%).全部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其中49例(36%)表现重度运动障碍,97例(71%)患者表现轻中度运动障碍;31例(23%)出现头晕,没有典型的眩晕发作;9例(0.07%)出现和肌力不相称的共济失调;5例(4%)患者出现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11(0.8%)例出现感觉障碍.MRI显示左侧桥脑受累79例(58%),右侧桥脑受累57例(42%).TCD显示基底动脉病变45例(33%).6个月随访:0分30例(22%),1分46例(34%),2分47例(34%),3分8例(6%),4分5例(4%),5分及以上0例.结论 桥脑旁正中梗死是桥脑梗死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以单侧运动障碍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该病常见的危险因素;发病6个月90%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是位于大脑半球纵裂的底部,连接左右两侧大脑半球的横行神经纤维束,是大脑半球中最大的联合纤维,负责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交换.胼胝体的血液供应丰富,该部位梗死少见,双侧梗死更为少见.现将笔者所在科室接诊的胼胝体梗死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