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简称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是腰痛的重要类型,是椎间盘自身退变而引起的下腰痛.DLBP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作的腰部疼痛,久坐或站立后加重,常伴有髋部、臀部及大腿外侧的牵涉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DLBP的治疗一直...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lowbackpain,DLBP)是指腰椎间盘内部各种病变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腰痛,以其不伴有根性症状、无神经受压和节段过度活动为临床特点[1]。DLBP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盘源性腰痛(DLBP)是慢性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通过观察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治疗慢性DLBP的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以期寻求新的DLBP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慢性DLBP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予以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汉化Oswestry功能指数、VAS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变化。结果  经椎间盘纤维环电热成形术治疗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降低,疼痛减轻;功能状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Oswestry功能指数评定优良率>7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间盘纤维环射频电热成形术能使损伤椎间盘发生再塑形,修复损伤椎间盘,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状态,并发症少,是治疗DLBP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下腰痛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引起下腰痛的原因很多,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是慢性下腰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占其发病率的28%~40%.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chronic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CDLBP)的治疗是目前困扰脊柱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缓解,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手术不可避免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相邻间隙的退变、运动节段的丢失、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等.我院2011-11-2012-10采用椎间盘内脉冲射频治疗DLBP患者2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患,许多人在一生当中都息过腰痛.虽然腰部任何组织结构,如椎间盘、关节突、关节、肌肉等病变均可致腰痛,但腰痛多由腰椎退行性疾病引起,而腰椎退行性疾病多始发于椎间盘退变.Schwarzer等[1]临床研究表明,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pain,DLBP)占慢性腰痛的39%;而Cohen等[2]发现慢性腰痛病人有65%为盘源性腰痛.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LBP)是由一个或多个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病变(如纤维环破裂)和代谢功能异常,从而刺激其疼痛感受器引起的疼痛性疾病, 本病临床表现为难以定位的弥散性腰部钝痛,一般无固定压痛点[1].其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影像学诊断,然而一般的X线、CT和MRI检查诊断常较困难.近年来笔者对DLBP患者进行了椎间盘造影,以探讨椎间盘造影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温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 DLBP)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引起的腰痛,病理基础为腰椎问盘髓核变性致纤维环应力分布失衡和内层纤维环断裂,纤维环内层的窦椎神经分支受到来自于髓核的机械和化学因素的刺激而产生的[1].  相似文献   

8.
腰痛患者中绝大部分是下腰痛,而在下腰痛患者中椎间盘源性腰痛大约占85%。椎间盘源性腰痛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不同于神经根性腰痛。现就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椎间盘造影进行阐述,对目前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以及最近正在研究的基因治疗和生物学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24例,30个椎间隙,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的穿刺及消融均顺利完成,随访1~10个月,术后优良率为83%,有效率为96%.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安全、简便、有效的微创治疗技术,疗效肯定,可...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体间或横突间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a Y  Guo L  Ca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53-1255
目的 观察椎体间或横突间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手术疗效。方法 经椎间盘造影检查,有32例患者被确诊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其中17例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cage植骨,15例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横突间植骨RF内固定。术后随访2-4年,观察患者腰痛改善和腰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1年患者腰痛较术前平均改善者在椎间融合组为87%,横突融合组为76%。术后2年腰痛较术前平均改善者在椎间融合组为89%,横突融合组为81%。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在椎间融合组为88%,横突融合组均为87%。术后2年腰椎融合率在椎间盘融合组为92%,横突融合组均为90%。结论 后路椎体间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术后近中期腰痛改善率优于经椎弓根固定横突间融合术。椎间融合治疗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王永江  王清 《中外医疗》2013,32(5):186-187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因而存在很大的差异,近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进步,尤其是微创治疗发展迅速,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带来了福音,该文阐述了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最新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何传正  唐海燕  吴发庆 《吉林医学》2010,31(18):2909-2910
<正>腰痛是一种常见病,不仅引起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极大地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劳动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1]。临床报道下腰痛在腰痛中最多见,患病率占11.8%~40.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类型,约40%~70%。椎间盘源性下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综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临床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2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5个月,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评分变化,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患者对治疗的主观满意度。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降低(3.7±1.3),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ODI评分降低(13.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神经根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满意度82.1%.结论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为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给予温针灸配合体位调整法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体位调整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体位调整法治疗基础上配合温针灸治疗,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和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结果在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得到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在功能障碍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更好(P0.05)。结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在体位调整法治疗基础上配合温针灸疗法,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根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间盘源性腰痛病人98例,口服舒根汤,服用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VAS评分病人总满意率达85.7%。结论:舒根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经椎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w、1m、3m、6m、12m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腰椎功能状态优良率术后1w 为75%(30/40)、术后1m、3m、6m、12m分别为82.5% (33/40)、80% (32/40)、77.5%(31/40)和75% (30/40)。术后1w、1m、3m、6m、12m的VAS和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所有病例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水冷式双极射频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是椎间盘源性腰痛较为理想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痛是临床中的常见和多发症状,随着时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检查手段的进步,人们对这一症状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逐渐形成了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理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治疗手段也正在应用于临床,如椎间盘内皮质激素注射、椎间盘内电热疗法、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自然病史和预后,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72例慢性腰痛患者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明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其中36例被随机分配进行亚甲蓝注射治疗,36例被椎间盘内注射盐水作为对照.这36例对照组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病例,观察他们的自然病史和预后.在腰椎间盘造影术前、术后6、12、24,48个月,用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每个病人进行腰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分.结果 36例患者中有32例得到4年的随访.4例(12.5%)腰痛症状明显减轻,1例(3.1%)有轻度改善,3例(9.4%)加重,22例(68.8%)没有改善但也没有加重.从腰椎间盘造影术前和术后6、12、24、48个月的VAS和ODI的评分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F=3.049,P>0.05;ODI:F=2.272,P>0.05).结论 我们的研究发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程呈慢性持续性,腰痛症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下腰痛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椎间盘髓核退变是引起下腰痛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并非是针对椎间盘退变发生机制的病因治疗。对椎间盘髓核退变发生机制的详细了解有助于开展生物学再生修复。目前,针对髓核退变的分子机制和背景,发展出不同的髓核退变生物学再生修复的方法。文章从生长因子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组织工程化髓核等方面对髓核退变生物学再生修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椎间盘性腰痛的腰椎磁共振成像特点,探讨腰椎磁共振成像对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确诊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共106例,分析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对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分析。结果椎间盘性腰痛主要发生在L4/5和L5/S1(64.15%);椎间盘源性腰痛MRI特点为纤维环后方高信号区(71.69%)、椎间盘低信号改变(64.15%),软骨终板变性(58.49%)和Schmorl结节(59.43%)。结论椎间盘性腰痛的MRI表现以HIZ为可靠的标志性影像;Modic征和Schmorl结节其辅助作用,MRI能够为椎间盘性腰痛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