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的最佳方案。方法:将212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10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联合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仅用利凡诺尔。观察两组自注射利凡诺尔后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宫缩疼痛程度,出血量,宫颈及穹窿裂伤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的宫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产后出血量、宫颈级穹窿裂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引产术前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上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安全引产提供参考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作者医院产科进行引产术的22例胎盘前置妊娠中期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胎盘前置组)及同期无胎盘前置要求终止妊娠孕妇(对照组)20例。处理组胎盘前置组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2 h无宫缩,与对照组均注射100 mg依沙吖啶到羊膜腔,记录并比较两组临产时间、产程、失血量、引产术前后的血常规、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成功引产、平均产程、诱发临产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差值、术后发热、术后下肢及腰腹疼痛、尿潴留、红细胞压积(hematokrit,HCT)差值、平均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这12项指标中,胎盘前置组与对照组平均产程、诱发临产时间、术后发热这三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胎盘前置组为发热(10例)、平均产程(589±321)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和(268±161)min,诱发临产时间胎盘前置组为(1184±82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3±1121)min(χ^2=7.333,t=4.032,t=2.088,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胎盘前置妊娠妇女引产术前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方法选择80例中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孕妇的年龄、孕周、胎次无显著差别。观察组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尔100 mg后,口服米非司酮50 mg,隔12 h一次,共150 mg。对照组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尔100 mg,观察2组宫缩发动时间,从宫缩到胎儿排出时间,一次性引产率,引产后出血情况及胎膜残留情况。结论利诺凡尔配伍米非司酮中期妊娠引产优于单用利诺凡引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在胎盘前置引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胎盘前置需行引产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方法;观察组例行子宫动脉拴塞术后实施引产术。统计术中、术后的出血量,宫缩开始时间、恶露时间及月经来潮时间。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191.52±51.07)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61±31.89)m L(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为(99.26±11.24)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57±1.68)m L(P<0.05)。观察组宫缩开始时间、恶露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月经来潮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前置引产术前进行子宫动脉栓塞可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利于患者康复且有效保护患者的子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前置胎盘孕妇中期引产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终止妊娠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16),其中观察组为前置胎盘状态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对照组为同期无前置胎盘的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对照组直接给予利凡诺尔100 mg羊膜腔注射+米非司酮口服750 mg/次,治疗2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羊膜腔给药后24 h无宫缩或偶有腹胀后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2组的各项指标及其他栓塞后综合征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达81.25%,对照组成功率为100.00%,2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从产程时间看,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失血量、住院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栓塞后综合征中出现发热的比率为50.00%,出现下肢疼痛和臀部疼痛比率分别为18.75%、25.00%,治疗后症状严重程度缓解。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为治疗中期妊娠前置胎盘患者提高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可以减少阴道出血的风险,具有有效、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保留子宫的优点,值得在有介入专科的医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14~35 w因各种原因需终止妊娠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利凡诺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同时予米非司酮50 mg,Bid;对照组30例,单用利凡诺尔100 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两组胎儿排出时间、腹痛程度、出血量及胎盘残留情况.结果 (1)从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到胎儿排出观察组平均(36.23±6.89) h,对照组平均(47.67±7.45) h,有显著性差异(P<0.01);(2)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平均(70.83±10.79) ml,胎盘残留率23.00%,对照组产时出血量平均(112.87±20.79) ml,胎盘残留58.1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利凡诺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妊娠16~27周因计划外怀孕,未婚怀孕以及胎儿畸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66例。观察组34例,经腹壁向羊膜腔内注入1%的利凡诺尔100 mg+灭菌注射,术前2 h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 mg,每12 h1次,共2次;对照组32例,单纯使用利凡诺尔,用法用量同观察组。结果 2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00%。观察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21~38 h,平均(6.17±3.30)h;对照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及胎盘娩出时间32~48 h,平均(11.23±2.54)h,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利凡诺尔配伍米非司酮用于孕16~27周引产是一种安全、方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口服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联合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的4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妊娠中期(15~27周)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4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孕妇单纯给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进行引产,研究组孕妇则在对照组孕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口服联合进行引产。观察并对比两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胎儿娩出时间、阴道出血量以及胎盘胎膜娩出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与胎盘娩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研究组孕妇胎儿娩出时间和阴道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口服与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联合方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娜  李红 《吉林医学》2012,33(35):7685-7686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引产应用Foley尿管联合利凡诺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期妊娠引产的妇女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经羊膜腔注入利凡诺尔75~100 mg外,另加Foley尿管放入宫颈内口上方,注入30 ml NaCl促宫颈成熟。对照组单纯给予利凡诺尔75~100 mg注入羊膜腔,观察两组宫缩发生时间、从宫缩到胎儿排出时间、一次性引产率、引产后出血情况和胎膜残留情况。结论:采用利凡诺尔联合Foley尿管中期妊娠引产优于单用利凡诺尔引产,引产时间短、出血量少、成功率高、清宫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期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观察。方法:自愿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妇女1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2例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91例用米非司酮150mg口服,同时雷夫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24小时后分次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300μg。结果:两组共183例均引产成功,观察组用药后出现宫缩时间短、出血量少,差异显著。结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方法:将要求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中期妊娠的46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和地西泮终止妊娠;对照组20例,仅给予利凡诺终止妊娠。观察引产效果,发动宫缩时间,产程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引产有效率为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腔内注射至宫缩发动时间(23.12±3.8)h,对照组腔内注射至宫缩发动时间(32.43±4.2)h,观察组有3例发生胎盘胎膜残留,无1例发生软产道裂伤,对照组有8例发生胎盘胎膜残留,3例软产道裂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地西泮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莉英  余艳红  苏桂栋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18-119,135
目的探讨提前钙化胎盘的组织结构定量改变。方法选择15例36周前B超发现Ⅲ级胎盘成熟度的低风险孕妇为研究组,随机选择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5例为对照,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分析胎盘组织的HE切片。结果研究组纤维素样坏死病灶数及含合体结节绒毛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5.33±15.19)个vs(23.76±11.92)个,P〈0.05]和[0.34(0.24,0.56)vs0.25(0.19,0.30),P〈0.05];绒毛血管的体积密度显著小于对照组[(23.57±1.14)vs(25.78±1.55),P〈0.01],绒毛间隙的体积密度显著小于对照组[(38.98±6.39)vs(55.41±6.95),P〈0.01],两组绒毛体积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31±13.56)vs(50.84±14.56),P〉0.05]。结论提前钙化胎盘的组织结构受损,有效功能组织结构减少,这些变化可能是其围生期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在孕12-18周女性引产中的效果及对排胎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妇产科自愿要求引产的140例正常孕妇(孕12-18周)资料,72例为羊膜腔内注射乳酸依沙吖啶和米非司酮方案归入对照组,68例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方案归入研究组,比较两组引产结果、清宫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后排胎时间、出血量及不良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引产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53%vs90.28%,P<0.05),两组流产后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70%vs36.11%,P>0.05);研究组宫缩开始时间及宫缩后排胎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78±2.14)hvs(31.72±11.52)h,(8.24±3.65)hvs(10.72±4.27)h,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69.47±28.53)mlvs(96.32±37.26)ml,P<0.05];引产过程,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71%vs34.94%,P<0.05)。结论孕12-18周女性选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联合宫颈扩张术方案引产,可提高引产成功率,在更短时间内排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收集妊娠16~27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200例。试验组100例,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75~100mg,另外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共3次;对照组100例,只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75~100mg引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30小时内引产成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产程明显缩短;而72小时内有效引产率、产后出血及胎盘残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配合米非司酮口服终止妊娠使引产时间缩短,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快速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黄玲玲 《海南医学》2012,23(16):113-114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期引产孕妇血清泌乳素、雌三醇、孕酮、IGFBP-1及VEGF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进行中期引产的42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凡诺组)21例和观察组(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组)21例,对两组孕妇引产前及注射后24h、引产后24h的血清泌乳素、雌三醇、孕酮、IGFBP-1及VEGF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引产后24h的血清泌乳素、雌三醇、孕酮及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IGFBP-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期引产孕妇血清泌乳素、雌三醇、孕酮、IGFBP-1及VEGF水平影响大于单用利凡诺,引产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子宫动脉栓塞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的作用。 方法 对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下引产的3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引产同时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氨甲蝶呤介入治疗作为观察组,另22例引产同时未行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基本情况及引产结局,评估预防性子宫动脉栓塞在引产中的作用。电话随访引产后月经恢复情况及再次妊娠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结果 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胎盘主体位置、前次剖宫产史、引产方法、感染、引产成功率、胎盘黏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21),引产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31)。②对照组中有8例引产出血量>300 ml,有4例发生了较严重的出血,急诊行子宫动脉栓塞+氨甲蝶呤介入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效果,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③电话随访:子宫动脉栓塞病例患者和非子宫动脉栓塞病例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 结论 对于中期妊娠合并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的患者,引产前预防性应用子宫动脉栓塞能够减少引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作为引产出血时的急救处理也是安全有效的。子宫动脉栓塞对引产后月经恢复及生育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对早产的发生是否有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5 月~2011 年7 月期间188 例
HBsAg阳性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系统抽取同期病案号末位数是1和9的HBsAg阴性孕妇265例作为对
照组。结果孕妇HBsAg阳性胎盘前置发生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孕妇(2.66% vs 0%,P=0.03);阳性组<37周的早产发生率明
显高于阴性组(12.23% vs 6.04%,P=0.02)。两组之间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胎膜早破、剖宫产和产
后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之间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Apgar 评分等婴儿发育指标也无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HBsAg阳性、ALT升高、胎盘前置以及重度子痫前期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HBsAg阳
性孕妇可增加早产的风险,但它并不影响胎儿宫内生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来我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给予米非司酮和利凡诺)、利凡诺组(单独给予利凡诺),观察两组孕妇的宫缩开始时间、引产时间、胎盘排出时间、引产痛、子宫出血量、宫颈撕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宫缩开始时间、引产时间、胎盘排出时间均短于利凡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引产痛Ⅲ。Ⅳ级明显低于利凡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2h的子宫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宫颈撕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中引产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利凡诺单独应用的不足,提高引产成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用于16 ~ 24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入选140例16~24周的瘢痕子宫的妊娠妇女,孕妇自愿选择终止妊娠,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对照组A 70例,则应用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针终止妊娠.选取同期子宫孕16~24周的非瘢痕子宫病例7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作为对照组B.评价三组引产成功率、引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术前紧张、不完全流产率等.结果 治疗组引产时间(宫缩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总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完全引产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A(51.4%比27.1%,x2=8.655,P=0.00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引产过程中治疗组紧张发生率(48.5%比95.7%,x2=38.7,P=0.000)、中重度疼痛率(61.4%比91.4%,x2=17.48,P=0.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引产过程,胎盘残留发生率治疗组可能更低(18.5%比41.4%,x2=8.707,P=0.003).治疗组与对照组B比较显示,在引产时间、完全引产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引产产程时间更短,孕妇紧张发生率、引产并发症更少,对医务人员技术要求更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