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房非炎性疾病,发生于青春期妇女多为乳腺小叶增生:发生于哺乳后期者多为乳腺导管增生:发生于更年期妇女多为乳房囊性增生。笔者近年应用自拟消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乳房疾病,是非肿瘤、非炎症性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疾患。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病的范畴,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一般认为黄体素不足,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形成本病。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乳房疾病,是非肿瘤、非炎症性的乳腺上皮增生性疾患,属于中医"乳癖"范畴.发病年龄集中于20~50岁,50岁以后发病率急骤下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房病的75%,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一般认为黄体素不足,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形成本病.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仅限于中医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中医治疗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病 ,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 4 0 %左右 ,占全部乳房病的75 % ,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1 ] 。 182 9年英国人AstleyCooper最先报道乳腺增生病。乳腺增生病临床上分为单纯性乳腺上皮增生症和囊肿性乳腺上皮增生症。主要临床表现为乳  相似文献   

5.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2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症状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根据临床经验,我们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乳腺增生病焦虑抑郁的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103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 12例(11.7%)乳腺增生病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增生病患者发生焦虑情绪有2个影响因素,乳腺增生病患者发生抑郁情绪有1个影响因素.结论 乳腺增生病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为乳房疼痛程度,保护因素为工作;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为家族精神病史.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是以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组织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既非肿瘤又非炎症的乳腺病变。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由于乳腺增生症中的一小部分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乳腺增生病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研究表明该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失调所致,表现为机体内黄体酮、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之首位。乳腺增生病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最为常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一般常于月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由于乳腺增生病中的较重的一部分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乳腺增生病也被认为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中医认为其与忧思、劳倦有关。2001年11月~2003年10月,我们运用自拟三甲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乳腺癌的多阶段发展模式是“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积极治疗乳腺增生病对预防乳腺癌有重要意义。楼丽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辨病、辨证、辨体、辨位相结合的“四辨识病”诊疗模式,在与乳腺癌等其他乳腺疾病相鉴别后,结合病因病机、体质学说、经络学说等全面认识乳腺增生病,以“三机调增”为主要手段,标本兼治,内外共治,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是以周期性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的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是乳房部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笔者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108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立今  陈剑秋 《医学综述》2007,13(7):516-518
乳腺囊性增生过去曾有许多名称,2003年WHO乳腺肿瘤组织学新分类取消了这些病名,采用各种病变单独命名的方案。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乳腺囊性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而目前临床上仍在使用乳腺囊性增生一词。  相似文献   

12.
超声医师对于“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应谨慎。乳腺增生症是女性乳腺的常见病。由于增生病变组织形态学改变复杂多样,因此命名繁多,国际上统一将这类疾病称为良性乳腺病(benignbreastdisease,BBD),是乳腺正常发育和退化过程中的失常(aberrationofnormaldevelopmentandinvolution,ANDI)。临床上关心的是BBD中发展成乳腺癌的危险有多少。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建议有乳腺增生症状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乳腺癌。现在超声诊断乳腺增生症的部分标准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必要的病理支持。所以超声医师的首要任务是除外乳腺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以及病变的良恶性,尽量少下乳腺增生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郭华  李建梅  王维  李少英 《右江医学》2010,38(4):398-40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现状。方法采用乳腺临床检查、乳腺B超检查或/和乳腺X线检查,并调查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946例社区妇女中乳腺疾病检出率为71.17%,乳腺增生、乳腺肿块、可疑乳腺恶性病变及乳腺导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42.55%、23.23%、3.91%及0.41%。其中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乳腺增生及乳腺肿块的患病率高于社区居民(P<0.0 5);已婚妇女乳腺增生及可疑乳腺恶性病变的患病率高于未婚妇女(P<0.0 5);乳腺癌发病的高危人数为3 8例(占1.95%)。结论宝安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因此定期进行妇女乳腺病普查普治是十分必要的。进行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能帮助社区妇女更好地了解患乳腺癌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HCDFI)对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及早期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乳腺体检女性病人90例,均采用HCDFI进行检查,并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导管不典型增生组(ADH组)和早期乳腺导管癌组(DCIS组),各45例,另选取45例导管一般型增生病人(UDH组),比较3组影像特征.结果:随着病情进展,UDH组、ADH组及DCIS组病灶边界规则性及清晰度逐渐降低,低回声衰减和高回声晕增加,病灶周围血流逐渐增加(P<0.01).结论:依据HCDFI检测结果可对乳腺病变情况进行良好诊断,且其检测成本较低,可作为常规检查推广.  相似文献   

15.
保定市妇女乳腺疾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妇女乳腺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影响乳腺疾病发病率及乳腺癌病死率的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6769例妇女,采用手诊结合IBS800红外乳腺检查仪(台车式)进行乳房透照,可疑乳腺病变者进一步行乳腺B超、乳腺钼靶X线摄片及乳腺核磁共振检查,以确诊乳腺增生病、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4370例,患病率为64.56%;乳腺增生病人数为3827例,发病率为56.54%,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多发于3049岁;副乳腺229例,发病率为3.38%,仅次于乳腺增生病;乳腺癌19例,发病率281/10万。结论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倡导妇女定期到专业医疗单位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乳腺疾病,通过体检筛查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诊断,分析乳腺囊性增生病与乳腺癌的相互关系。[方法]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及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病例,通过超声诊断观察病变部位的二维声像特征、血流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以此作为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依据,病例诊断经手术病理检查或细胞学穿刺活检证实,对比分析两者出现乳腺癌的几率,以此判断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否为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结果]20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11例,占5.5%(11/200);200例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中检出乳腺癌2例,占1%(2/200);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比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几率高,前者是诱发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罗艳霞 《广州医药》2007,38(3):72-74
目的 了解接受劳动教养的已婚特殊人群妇女健康状况.方法 对1321例特殊人群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结果 妇女的患病率达77.59%,妇科病以子宫颈炎为首,共检出964例,占72.97%,其次是阴道炎占19.30%,宫颈癌前病变9.71%,妇科肿瘤4.23%,宫颈癌0.22%;乳腺疾病主要以乳腺增生为主,检出乳腺增生287例占21.72%;乳腺纤维瘤5.14%;乳腺溢液0.68%;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0.45%;乳腺癌0.15%,同时发现36.2%患有两种或以上疾病.结论 生殖系统感染是特殊人群妇女的主要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肝郁证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诊断规律。方法制定检索标准,对1992~2012年期间符合检索标准的肝郁证临床研究文献收集、整理,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肝郁证的相关疾病、疾病类别、阳性指标频率分布。结果检索到40篇文献中涉及疾病16种,病例总频次2013,归为8大种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占42.50%,居第一位,消化系统疾病占27.50%,居第二位,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病例频次分别为706、388,居疾病第一、第二位;相关阳性指标总频次6354,共69类,肝郁积分频次840,居第一位,雌二醇频次825,居第二位。结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肝郁证主要相关病种,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是其主要相关疾病,肝郁积分、雌二醇是其现代临床辨证的主要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yclinD1、p1 6和p5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 2 3例乳腺增生症、1 1例乳腺不典型增生、5 8例乳腺癌中CyclinD1、p1 6、p5 3、ER、PCNA进行检测。 结果 CyclinD1、p1 6、p5 3的表达在乳腺增生症与不典型增生、乳腺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yclinD1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和 (或 )器官转移状态、3年生存情况、ER的表达、PI分级相关 ,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无关 ;p1 6和p5 3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相关。p1 6与CyclinD1 ,p1 3的表达呈相关关系 (P <0 .0 1 ) ,CyclinDl与p5 3的表达亦呈相关关系 (P <0 .0 1 )。乳腺癌 ,不典型增生多基因异常表达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症 (P <0 .0 1 ,P <0 .0 5 ) ,多基因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特征均相关 (P <0 .0 1 )。 结论 CyclinDl、p5 3的过表达与p1 6的失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 ,可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性 ,指导临床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512例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分类的可行性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复习512例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各种病变出现的频率。结果:该病以轻度一般性增生为主,出现率约81.7%;多种病变组合,以2-3种病变者居多占74.3%,多者达到6种,平均2.7种。乳腺增生病发病年龄以纤维腺瘤变病人最年轻(20-30岁),一般性增生病变年龄高峰在25-40岁之间,而非典型增生病患者则多在40-60岁之间。结论:将乳腺增生病分为单纯性及非典型增生两大类是可行的,其形态学特征易于掌握,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