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徐道峰  熊健宪  王小农 《河北医学》2007,13(12):1249-1250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136例。结果:本组1次取尽结石106例,21例分别经2~3次取尽,有9例残石未能取尽,结石取尽率90.3%。结论:术后使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残余结石,安全、创伤小、费用低、残石取尽率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胆道结石患者在术中和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使用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09年8月以前未用胆道镜(无胆道镜)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患者的40例作为对照组,并对俩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记录两组患者的残石率、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残石率27.2%,并发症发生率为17.72%,手术2年后的复发率为14.5%;观察组患者的残石发生率明显下降,无严重并发症。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道结石术中术后配合使用纤维胆道镜,可降低术后残石率,并可反复取石,患者身体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220例胆道残石患者,取净结石201例(91.4%)。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分为微创组(53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胆道结石有效且安全的一种方法 ,微创优势明显,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对于胆道结石疾病治疗的意义。方法将我院在2012-01-01-2013-12-31期间治疗的8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按其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的纤维胆道镜微创取石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术后复查时结石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上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术后复查时结石的复发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液电碎石治疗胆道结石后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1996年10月~2003年1月我院纤维胆道镜诊治的250例胆道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纤维胆道镜术中、术后分别发现漏诊结石2例和15例,术中发现残留结石9例,取尽4例;术后残留结石171例,取尽144例,结石总取尽率为84.2%。结论 纤维胆道镜辅助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残余结石率的影响。方法:按术中是否使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分组,其中术中胆道镜组43例,对照组41例,然后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残余结石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3例术中使用胆道镜患者,术后有残余结石3例,残余率6.98%。41例术中未使用胆道镜患者,术后有结石残余11例,残余率26.86%。两组比较术后残余结石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可降低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同时可了解胆道解剖形态,术后并发症亦无增加,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与开腹胆道探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彬  田云鸿  邓绍强  李敬东 《西部医学》2011,23(9):1739-1740
目的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术后残石率和并发症。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0月肝内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73例患者(腹腔镜组),同时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间行开腹胆道探查取石患者59例(开腹组),对比两组结石取尽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结石取尽率93.1%,开腹组结石取尽率94.9%,两组间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腹腔积液发生率、切口感染率较腹腔镜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开腹组明显延长;腹腔镜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道结石疗效优于开腹胆道镜探查术。  相似文献   

9.
阳历 《中外医疗》2011,30(28):31-32
目的通过分析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86例胆道结石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93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器械取石,观察组在胆道镜的协助下进行取石,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28例出现残石,残石率为20.11%,观察组5例出现残石,残石率为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T"管窦道取石并发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胆道结石治疗中应用胆道镜,能够提高结石清除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T"管窦道取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胆道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1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肝内外胆管患者实施术中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其中术中纤维胆道镜治疗143例。术后纤维胆道镜治疗9例。结果15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中术后行胆道镜治疗。取净151例,取净率99.34%。结论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易行、有效、费用相对较少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残余结石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硬质胆道镜联合气压腔内碎石与纤维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深圳市光明新区中心医院及协作单位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经胆总管切开后,以硬质胆道镜探入胆道,并以气压腔内碎石,尽可能取尽结石;对照组以纤维胆道镜探查胆道,并以网篮取石,尽可能不遗漏结石。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成功取石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4.8%vs 65.2%),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2%vs 34.8%),取石速度<40 min者所占百分比明显多于对照组(63.6%vs 4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胆漏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胃肠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5%、1.5%6.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10.6%、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一年复发分别为3例、6例,术后三年复发分别为4例和10例,观察组结石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硬质镜联合气压腔内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可降低患者的残石率和复发率,减少胆道损伤,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胆道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62例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做对照.比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95.2%及80.7%,观察组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有发热、T管脱落、胆道出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胆道镜治疗老年胆道结石术后残余结石具有安全、创伤小、费用低、残余结石取尽率较高的优点,是一种十分安全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疾病的诊断和胆管结石的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515例的情况。结果: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223例,发现结石213例,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292例,发现结石3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取出,结石残余率为0,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取净率96.3%。发现胆管癌12例,胆道良性狭窄14例。结论:纤维胆道镜的应用,提高了胆道疾病的诊疗水平,降低了胆管结石残石率,行胆道手术应将胆道镜列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至2009年应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0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1例结石完全取出,5例结石大部分取出,3例取石失败,取石成功率97.2%.术后发热4例,腹痛6例,胆管出血2例,腹泻3例,无胆道穿孔、胆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纤维胆道镜T管窭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谢苍 《浙江医学》2005,27(5):354-355
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始终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以往多需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但自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以来,尤其此技术在基层医院逐渐开展后,胆道术后因残留结石再手术率明显下降,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笔者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残留结石56例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崔大炜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9):856-857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208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17例和未用胆道镜组91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5.9%(42/117),术后胆道镜取石后残石率1.71%(2/117),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3.74%(58/91),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09%(11/91),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胆道结石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可作为胆道结石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道镜取石及碎石在胰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胰管结石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因合并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1例行胰体尾部加脾切除术,1例行胰尾加脾切除、胰腺断端空肠吻合术(Pusetow),其中行胰管切开取石、疏通主胰管并联合胰肠Roux-en-Y吻合术,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及碎石治疗20例胰管结石患者(胆道镜联合手术组),并与期间仅行胰管切开取石、疏通主胰管并联合胰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10例胰管结石患者(常规手术组)以及仅行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ESWL)术治疗12例胰管结石患者(ERCP+ESWL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腹泻缓解率、糖尿病缓解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手术组比较,胆道镜联合手术组及ERCP+ESWL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道镜联合手术组与ERCP+ESWL组比较,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残石率、术后疼痛缓解率、腹泻缓解率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糖尿病缓解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胰管结石的治疗中,外科手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取石、碎石技术能显著减少结石残留率及术中出血量,并明显提高患者术后上腹部疼痛缓解率。  相似文献   

19.
吴丹 《浙江医学》1997,19(3):152-152
纤维胆道镜的应用目前在全国各地医院已逐渐开展,因其能直视胆道内部,并可利用其附件直接在胆道内部进行取石、碎石以及活检等操作,有助于胆道结石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我科1992年以来进行的160例纤维胆道镜胆道取石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60例中男性87例,女性73例,年龄24~82岁。胆道手术中使用胆道镜40例(术中组),手术后使用胆道镜120例(术后组)。采用日本Olympus CHF-P_(20)型纤维胆道镜,配有取石网篮、活检钳、逆喷冲洗管、气囊扩张导管等附件。术中组10例为术前B超等检查怀疑胆总管下端结石,术中经胆囊管置入纤维胆道镜,3例发现胆总管下端结石并通过胆囊管取出,7例胆道检查正常。另30例为术前明确胆道结石,25例术中取净,其中最多1例一次取出结石136枚;另5例因结石较大且嵌顿,术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完全腹腔镜及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择期治疗的胆石症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微创联合组(28例)采取腹腔镜辅助胆道镜治疗;完全腹腔镜组(31例)采取完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传统手术组(31例)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微创联合组及完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68.0±2.0)、(53.0±6.0)、(62.0±4.0)min,P〈0.05]。微创联合组及完全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手术组[(10.0±2.0)、(9.0±2.8)、(18.0±3.2)mL,P〈0.05)。同时,结石取净率在微创联合组、完全腹腔镜组及传统手术组分别为100%、93%、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三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完全腹腔镜及传统开腹手术均可安全有效的治疗胆石症,但腹腔镜辅助胆道镜治疗创伤小,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