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据国家癌症中心预计,2015年女性癌症发病率将达到168.7/105,5年存活率达47.3%[1].除恶性肿瘤以外,部分良性肿瘤和其他疾病例如风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同样需要化疗.对育龄期女性而言,卵巢早衰是化疗后最严重的长期后果之一.化疗性卵巢早衰(chemotherapy-induced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CIPOF)危害女性身心健康,导致生育能力丧失,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的高发病种,手术、放疗和化疗并称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其中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对转移病灶难以发挥作用,而化疗属于全身治疗,化疗药物会随着人体中的血液循环遍布到绝大部分组织。所以,对一些已经有转移的中晚期肿瘤患者,化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作为主要的抗肿瘤手段极易导致卵巢早衰(POF)从而出现卵巢萎缩性持续性闭经、第二性征退缩、盗汗、易怒、色斑等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旨在总结近年来针对化疗后出现卵巢早衰症状的中西医防治手段,帮助患者有效改善POF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癌症的治疗常会导致许多女性患者提前绝经和继发不孕。如需进行化疗,移植预先冻存的卵巢组织将有望恢复其生育能力。1997年,在1例Ⅳ期霍奇金淋巴瘤女性患者化疗前,取其卵巢皮质活检标本并冻存。癌症治疗结束后,患者出现了卵巢早衰的表现。方法:2003年,采用冻融卵巢皮质组织在腹腔镜下行自体原位移植。结果:移植后5个月,基础体温、月经周期、阴道超声检查及激素浓度等指标均表明患者的正常卵巢周期已恢复。移植后第5个月,腹腔镜检查证实了超声检查结果,并在植入部位发现一个卵泡,该卵泡清楚的位于已经萎缩的卵巢表面。第5~9个月,患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癌症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大延长了儿童,青春期及生育期女性的生存期.由于卵巢对放化疗非常敏感,往往导致女性在癌症治疗过程丧失卵巢功能造成医源性的卵巢早衰.因此,保存卵巢功能被视为是一个对提高癌症预后生活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化疗在癌症中的广泛应用,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然而,抗癌治疗往往也是导致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的重要原因.目前认为,化疗药物可以通过诱导卵巢细胞凋亡、加速原始卵泡激活、增加卵巢微血管损伤而导致原始卵泡池(primordial follicles,PMFs)减小,进而引...  相似文献   

6.
卵巢早衰是一种多病因的综合征,多数患者的病因不能够明确。引起女性卵巢早衰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遗传、免疫、代谢、医源性、感染因素及心理因素等。卵巢早衰对女性的健康有严重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闭经、不孕、泌尿生殖道疾病、心血管病变等。因此,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及对女性健康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卵巢早衰的相关因素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现如今女性工作、生活压力日益增大,饮食起居不规律,部分女性为追求纤细身材而节食减肥等诸多因素,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最终演变为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竭,出现闭经、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现代女性的生育及健康,西医治疗卵巢早衰主要采用性激素替代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且存在很大的副作用,因此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近年来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被大量投入临床,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发现,以针刺为主治疗卵巢早衰的诸多方法,效果安全、无副作用,患者也更易于接受和配合。在中医学中,卵巢早衰的主要病机是肾虚,因此作者通过翻阅大量国内外文献,针对针刺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2010年起,癌症荣登我国死亡原因榜首,2015年一年我国新确诊的癌症患者多达4,292,000例。但同时,医疗技术的进步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我国最新统计显示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36.9%,女性(47.3%)高于男性(29.3%)[1]。癌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放化疗,放化疗会损伤卵巢中的早期卵泡,造成不可逆的卵巢早衰,从此剥夺了这些女性癌症幸存者的生育能力及维持女性激素水平的能力[2]。  相似文献   

9.
化疗可能导致女性患者卵巢功能损伤,甚至导致卵巢早衰和不孕,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绝经前和生育功能.本文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类似物;卵巢组织,卵母细胞及胚胎的冰冻保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因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卵泡功能障碍而导致的闭经现象。卵巢早衰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涉及染色体异常、免疫因素、体内酶的缺乏、环境应激刺激损伤、促性腺激素传导障碍等。近年来卵巢早衰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年轻化,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充分了解卵巢早衰的病因,有助于提高治疗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化疗(CEF)、长春瑞滨联合化疗(NE)、多西他赛联合化疗(TA)3种化疗方案对青年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94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接受CEF、NE、TA 3种化疗方案化疗后出现停经症状的患者外周血促卵泡素(FSH)和雌二醇(E2)水平,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3种化疗方案对FSH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E2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化疗方案对青年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均有抑制作用,其中CEF方案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大,而TA方案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40例卵巢癌患者采用最佳肿瘤减灭术后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采用紫杉醇为主的TP方案,对照组采用顺铂为主的CPA方案,均化疗4~6周。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4~6周的化疗,治疗组CR 5例,PR 6例,有效率达到55%;对照组CR 2例,PR 4例,有效率为30%,说明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卵巢癌最佳减灭术后,选择合适剂量的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是进一步治疗卵巢癌的较佳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是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外泌体可能通过作为细胞排出化疗药物的途径、通过其携带耐药相关核酸、蛋白质等内容物及通过中和抗体类药物等方式促进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的发生和发展。本文阐述了外泌体与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的相关性、外泌体参与耐药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价值,以期为卵巢癌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机制研究、临床诊断和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手术结合化疗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以R0为目标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晚期患者的耐药与复发仍然是困扰广大临床医师与科研工作者的难题,而化疗耐药因其病因不清、机制复杂,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热点。近年来围绕此问题开展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卵巢癌耐药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药物转运、药物代谢、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改变等,细胞自噬、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及肿瘤干细胞等在卵巢癌耐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耐药机制的靶向药物治疗为提高化疗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投药器在卵巢癌化疗中的应用及化疗效果。方法:对30例卵巢患者进行化疗,上皮性肿瘤采用两种化疗方案:PAC(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卡铂/顺铂)或西艾克+环磷酰胺+卡铂/顺铂。22例患者安置腹腔投药器。结果:30例患者至今共完成123个疗程的化疗。22例安置腹腔投药器的患者中20例保持药器通畅,穿刺成功率100%,临床完全缓解率(CR)为70%,总有效率为78%。结论:经腹腔投药器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