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付费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它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善医疗品质的方法之一,是控制医疗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成功手段。与临床路径紧密结合的单病种付费制度在我国正逐步实施。在临床路径基础上,能够科学测算单病种的诊疗成本,为医疗保险实行单病种付费方式提供参考。文中就临床路径的概念、起源、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及实施步骤等进行描述,阐明应用临床路径的意义,并对其在单病种付费的应用前景和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临床路径是近几年在医院实行的新型管理模式,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使用可以对医疗行为做出规范,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在单病种付费方式中运用临床路径管理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医院管理模式,这种方式能够为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保障,使医院对病人的医治有更高的医疗效率,预防患者需要花费巨额的医疗费用,避免医疗费用会无缘由的发生变动,促使医院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恰当的使用,改变医院原来的管理模式。单病种付费方式是在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上新提出来的付费方式,通过探索发现临床路径医院管理模式下的单病种付费方式可以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是对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方式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院院长论坛》2006,3(B03):22-22
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武警总医院六个科室的十项手术治疗从5月1日开始试行“单病种临床路径和限额付费”管理模式。此举也使武警总医院成为了北京地区首家推行该项管理模式的三甲医院。 “单病种临床路径和限额付费”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医院管理模式,其创新之处就在于把规范临床路径与限额付费相结合,从而实现医院资源的最优化管理。该院经济管理科主任李明介绍,单纯的限额付费虽然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是医疗质量不一定提高;同样,仅仅规范临床路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但医疗成本往往会增加。只有把这两者科学的结合起来,才能以最低廉的收费让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县级中医医院单病种付费的实施效果与影响,加强单病种付费工作的监控管理。方法: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及专家访谈、座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数据。结果:县级中医医院实施单病种付费在规范医疗行为、限制医疗费用增长等方面具有明显效果,但存在一些问题。结论:要结合中医医院发展实际及单病种付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提升单病种付费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不断深化医疗费用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单病种付费将成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发展趋势,覆盖范围也将不断扩大。但在现行运行机制下,实行单病种付费会给医院带来一定风险,对医院的管理能力、医疗服务质量、社会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将是一场考验。只有适当转变经营理念,调整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深化内部改革,才能保证单病种付费顺利实施,实现在新医改环境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付费方式主要是按服务项目付费,这种付费方式具有刺激医疗机构为了追求本部门利益提供过度医疗服务的弊端,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难以控制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开始研究和探索新的医疗服务付费及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现将诊断相关组-预付费制度、单病种付费模式、临床路径这一医院管理模式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江淑雯  张春红 《医学与社会》2009,22(9):23-24,27
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200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186例,分析单病种限额付费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疗费用的影响。发现实行单病种付费的暴露组自付费用减少172.5元,平均住院日缩短2.3天,差距有统计学意义。探讨单病种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利用率的影响,认为单病种付费能够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有助于提高新农合基金利用率,建议选择适合的病种推广单病种付费方式。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外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现状为研究背景,在借鉴ABC分类管理理念和大数定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单病种临床路径分组管理的新理念,即将每个病种分3套路径进行管理。通过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有效解决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纳入率低和变异率大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不合理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1年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计划性剖宫产三个单病种临床路径前、后总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资料。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后各单病种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后,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计划性剖宫产总费用、药品费用,与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囊良性病变择期手术、急性单纯性I嗣尾炎检查费用略有下降,无显著差异(P〉O.05);计划性剖官产检查费用略有上升,与实行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定额支付方式,能降低病种总费用、药品费用等费用及降低医疗成本,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少卫生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0.
王莉云 《中国病案》2013,(12):54-56
目的通过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单病种付费对降低住院费用的影响,以探讨单病种付费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单病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单病种付费试点前后住院费用变化。结果采用单病种付费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并降低该病种的医疗费用,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出院病人平均总费用从单病种付费试点实施前的7131.83元下降到实施后的4870.83元,下降31.7%。结论对于常见病和高额费用疾病,应逐步推广单病种付费管理模式,可以减轻患者负担;并应进一步探讨更加合理的付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和医疗质量欠佳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两大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按质量支付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有效尝试。本文以英国的质量与结果框架(QOF)为典型案例,系统说明了英国按质量支付的内容、实施效果及未来走向,旨在为中国支付方式改革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利用政策方案分析框架,从政治、技术、经济、行政4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情境下推行按质量支付的可行性,认为按质量支付在中国应用的前景良好但目前仍缺乏大范围推广的条件,未来可以先在门诊慢性病和中医药支付中试点,将按质量支付有机融入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体系并不断探索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李雪竹  匡莉  张慧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8):3466-3474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方面存在绩效考核体系和支付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英国质量与结果框架(QOF)经过多次调整,最新版本更加注重慢性病防控与疾病管理质量。本研究从管理与运作体系、指标体系的演变历程及新版(2021—2022年版)指标构成、计分规则和按绩效付费规则等方面对英国QOF进行介绍,并剖析了英国新版QOF的设计细节和运行情况。本研究发现,英国QOF是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质量控制系统和以报酬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其以主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为管理重点,通过设置三级指标体系,并规定指标分值和每分值对应的金额,实现将全科诊所服务质量与其绩效报酬相联系,能够从整体上提高英国卫生系统的效能。借鉴QOF的经验,我国应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层门诊慢性病支付方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医联体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医保支付改革是医联体重要的内生动力。目前医联体与医保改革并不完全合拍,导致医保对患者的引导不足,医联体内生动力机制缺失。为探究新型医联体内医保支付改革方式,本课题组对重庆市医联体现状和医联体内医保支付方式进行研究,指出重庆市医联体内医保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重庆市医联体的医保支付改革策略,为医联体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结果显示,重庆市建立了以托管模式、分院模式、县域技术帮扶模式为主的医联体,实行了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建立了多元混合式医保支付模式,减少了转诊的“门槛费”。但仍存在医联体内医保基金不能相互调剂使用、医联体与医保之间缺乏联动、医保支付方式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等问题。建议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允许医联体内医保基金相互调剂,健全医疗质量与绩效考核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制定相关医保政策,合理确定预算总额,完善医保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临床路径在单病种限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广华 《中国医院》2009,13(6):20-23
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付费”的内涵式发展策略,助推了质量管理立体化进程,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用药情况、总费用、服务态度、就医环境以及就医过程的感受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患者、医院、社会多赢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一轮医改政策的驱动下,DRGs(诊断相关分组)作为医疗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工具,正在逐步试点和推广。这一变革促使医院内部的管理开始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临床路径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工具之一,可以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成本。为按“一次住院”为支付单元的DGRs带来了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效益的有效管理工具。根据DRGs支付制度的特点,分析这一支付工具对临床路径的应用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为临床路径的深入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服务提供者,承担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可助力我国医疗服务模式转型,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当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而薪酬水平是影响其从业意愿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让全科医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是我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检索文献、浏览相关国家官方网站,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4个国家全科医生的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薪资支付方式、薪资构成、绩效考核等方面主要特点进行梳理与归纳,旨在为我国全科医生薪酬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支持。经研究发现,四国均建立了全科医生薪酬制度及用于考核全科医生服务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四国均采用混合方式向全科医生支付薪酬,以经济手段激励全科医生提升服务质量。另外,美国和中国探索下放医保基金管理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自主将结余基金进行再分配,提高了全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澳大利亚通过设置"差异系数"和奖学金/补助金、免费对偏远地区全科医生开展能力提升培训等方式,增强全科医生岗位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从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筹资机制、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法制不健全、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五方面,论述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①加大政府投入和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缓解医患矛盾。②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医患和谐。③加快法制化建设,平衡医患关系。④改变医疗费用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真正建立医患合作伙伴关系。⑤加快医院自身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按病种付费中引入病例分型的探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目前我国以单病种付费为基础的按病种付费模式进行分析,指出该付费模式下存在病种覆盖面不广、医疗质量及医疗费用缺乏可比性等问题,导致该付费模式难以推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引入病例分型质量费用管理模式的优势,为探索医保付费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险机构实施单病种付费结算方式,病案成为单病种准入和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医院费用的重要依据,也关系到对实施单病种结算科室的考核评价。通过对单病种结算病案的审核,发现病案中存在诊断缺陷、病程记录中对病情分析、治疗等记录的不完整性,不能充分反映医疗诊治的过程。因此,医院需要不断加强病案书写质量的提高,这不仅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体现,也是医保部门监督审核医疗费用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过程中涉及医疗保险各方面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是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河子社保局所支付单病种费用是由医院审核申报的,社保局负责对医院进行考核。单病种的申报对医院的信誉及经济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审核并申报单病种成为医院医保办工作的重点。笔者在本文重点介绍单病种的审核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