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情绪稳定性与错误记忆的相关关系。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情绪自评量表PANAS(中文版),对随机抽取的南通大学大一至大四226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出情绪稳定者和情绪不稳定者各30名。让60名被试到心理实验中心参与Deese Roediger-McDermott(DRM)实验测试。结果:(1)情绪稳定性与错误记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情绪稳定者比情绪不稳定者更容易出现错误记忆现象;(3)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被试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学习中未出现的关键诱词是引发错误再认的关键词,情绪稳定组比情绪不稳定组在关键诱词上的错误再认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并且情绪稳定组比情绪不稳定组更容易出现错误记忆现象。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记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特点。方法 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健康对照组及46项脑局灶性损伤患者进行测试。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MQ及人像再认两项成绩显著低于脑额叶病变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 脑其他部位病变组病人的CMS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想学习与其阴性症状相关、指向记忆及人像再认与阳性症状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特点.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健康对照组及46例脑局灶性损伤患者进行测试.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成绩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MQ及人像再认两项成绩显著低于脑额叶病变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脑其他部位病变组病人的CMS成绩差异无显著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想学习与其阴性症状相关、指向记忆及人像再认与阳性症状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记忆差别。方法通过对50例"显著进步"状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记忆测验。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相比存在不同程度记忆减退,两者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组患者MQ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青壮年差异更明显;不同病程的患者,MQ值随着病程的迁延,记忆减退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方法对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进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记忆量表5项记忆分测验和记忆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7.
采用选择性提醒测验对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例正常人的语词记忆能力进行了测验,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的不同病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不同剂量、不同病程及精神症状对记忆的影响也作了探讨。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存在记忆障碍,并有联想回忆减少和插入增多特点。病型、药量、病程对记忆无明显影响,精神症状有显著加重记忆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Schizophrenia,SCH)错误监测功能是否存在损害。方法将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34例正常对照组( HC组)作为研究对象,使用E-prime编制的错误监测任务进行测试。结果 SCH组在选择反应时、评估反应时、不匹配反应时、不确定数,脱失数[分别为(713.22±174.52)ms,(491.14±170.29)ms,(1060.31±130.84)ms,(8.28±12.55)次,(8.00±7.53)次],高于HC组[(560.73±156.94)ms,(395.62±188.03)ms,(989.85±104.33)ms,(2.97±4.13)次,(3.12±6.50)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737, P=0.000;t=-2.159, P=0.035;t=-2.426, P=0.018;t=-2.282, P=0.022;t=-2.824, P=0.006);SCH组与HC组在全对[(124.72±23.74)/(131.74±21.96)个]、半错[(2.91±10.91)/(0.62±1.10)个]、全错[(15.69±17.64)/(13.35±18.63)个]、半对[(6.83±10.40)/(4.21±7.03)个]以及正确率[(0.831±0.161)/(0.874±0.159)]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AMA、HAMA、病程与错误监测的各项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测功能存在损害,可能与前扣带回皮层功能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基于事件前瞻记忆( 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改变的特征,明确EBPM和TBPM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损害情况,探讨患者前瞻记忆与其社会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40名正常对照者实施前瞻记忆测试.并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估这些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 EBPM:(5.33±0.86)分、TBPM:(5.20 ±0.82)分]相比,患者组的EBPM评分[(4.18±1.04)分]和TBPM评分[(3.45±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8,P<0.01;t=-6.522,P<0.01).患者组TBPM损伤指数与EBPM损伤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238,P<0.01).控制精神症状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患者EBPM评分和TBPM评分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瞻记忆损害,并且TBPM损伤程度大于EBPM,患者前瞻记忆与其社会功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Chen XS  Xu YF  Tang YX  Wang Y  Zhang MD  Lou FY  Liang JH  Chen C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40-3043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相关负电位(ERN)的变异及相应脑激活区.方法 在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应用德国Brain Products公司的ERP记录与分析系统,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5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2名健康成人做了ERN检测及脑激活部位的比较.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ERN潜伏期在Cz(健康对照组:49ms±13 ms,患者组:58 ms±14 ms,P<0.01)、Fz(健康对照组:47 ms±13 ms,患者组:60 ms±11 ms,P<0.01)、C3(健康对照组:50 ms±14 ms,患者组:57 ms±17 ms,P<0.05)和C4(健康对照组:51 ms±12 ms,患者组:60 ms±13 ms,P<0.01)上明显延迟,波幅Cz(健康对照组:7.5μV±3.1 μV,患者组:5.0 μV±2.8 μV,P<0.01)、C3(健康对照组:8.0μV±3.7 μV,患者组:5.5 μV±4.0μV,P<0.01)、Fz(健康对照组:7.7 μV ±3.8 μV,患者组:5.0 μV±3.1 μV,P<0.01)、Pz(健康对照组:7.5 μY±3.0 μV,患者组:4.5 μV±3.3 μV,P<0.01)较健康对照组低.(2)ERN潜伏期和波幅变化与阳性症状分和PANSS总分之间缺乏显著性相关.(3)精神分裂症组脑岛、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等处激活明显低下.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ERN波幅和潜伏期异常,可能反映了本组患者内在错误监控机制存在缺陷,此特点仍需进一步随访.(2)脑岛等处功能异常导致的精神分裂症错误监控功能障碍,可能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传体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MECT组(40例)和非MECT组(52例)。非MECT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MECT组在服药的基础上联合MECT治疗10次。两组在基线期、第4周末、第6周末采用经典自传体记忆测验(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est, AMT)的范式评估自传体记忆功能。对不同测量点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与非MECT组相比,MECT组在第4周末中性词、积极词、消极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回忆时间更长(F=13.662,P<0.001;F=9.290,P=0.003;F=19.146,P<0.001),中性词、积极词、消极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分数及AMT总分更低(F=13.225,P<0.001;F=12.823,P=0.001;F=10.281,P=0.002;F=11.405,P=0.001);MECT组比非MECT组在第6周末中性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回忆时间更长,回忆分数更低(F=9.872,P=0.002;F=7.402,P=0.008)。MECT组第6周末自传体记忆的回忆时间和回忆分数与基线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CT治疗可能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程度,延长回忆的时间,特别是对中性词诱导的自传体记忆,但影响短暂而且可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于事件前瞻记忆(EBPM)和基于时间前瞻记忆(TBPM)的特点,为认知功能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3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前瞻记忆的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 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EBPM评分为(3.80±0.85)分,对照组EBPM评分为(4.10±0.7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5,P=0.143),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组TBPM评分为(3.33±1.09)分,对照组TBPM评分为(3.93±0.8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P=0.02).结论 伴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对非述情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更严重的基于时间前瞻记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特点.方法用MK801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将动物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主动回避反应(AAR),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AR),空间分辨记忆(SDM)3种模式对学习记忆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在大鼠AAR实验中,对照组大鼠AAR习得率明显高于模型组,并且消退也慢于模型组;在大鼠OPAR实验中,大鼠电击24h后,模型组大鼠STL较短;在大鼠SDM实验中,模型大鼠操作错误的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训练时不吃的次数亦多于对照组,对照组完成一次训练的总时间需要216 s左右,而模型组大鼠需要306 s左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伴有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并与神经系统的谷氨酸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5-7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性记忆及其与睡眠的关系。方法在2015年5月19日~2017年5月19日期间选取100例睡眠质量较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睡眠质量较好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且实施回顾性分析,了解受检者临床资料、PSQI评分、PANSS评分以及WCST和SCWAT实验。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总分、WCST持续性正确数、WCST错误数、STROOP反应时间、STROOP遗漏数高于对照组(P0.05),WCST完成分类数、WCST正确数、EBPM评分、TBP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进行因变量和自变量分析,可发现PSQI日间功能障碍、WCST完成分类数、教育程度均属于自变量,EBPM、TBPM为因变量(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可影响前瞻性记忆,临床中需依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提高其认知功能,降低夜间障碍,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前瞻性记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想通过对患者的病程与记忆商数的相关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程度与病程的关系。方法用韦氏记忆(WMS)测验调查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记忆商数。结果病程与记忆商数的比较,无论大学组、中学组和小学组,病程与记忆商数的相关性分析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程与记忆商数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期、近期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方法 49例健康志愿者入组健康对照组;51例近期未服药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精神分裂症组,进一步分为首发精神分裂症亚组(n=23)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亚组(n=28)。应用基于事件前瞻记忆实验范式测评前瞻记忆,再认法测评回溯记忆,空间广度测验测评视空间觉工作记忆,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回溯记忆和视空间觉工作记忆成绩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分别为0.008、0.016和0.001),控制回溯记忆、视空间觉工作记忆等因素后,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成绩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的前瞻记忆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r=0.405,P〈0.05),与年龄、病程、PANSS总分及阴性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5、-0.345和-0.486,均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亚组与慢性精神分裂症亚组前瞻记忆、回溯记忆和视空间觉工作记忆成绩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基于事件前瞻记忆缺陷,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记忆缺陷程度相似,精神分裂症的前瞻记忆缺陷属于原发性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神庭穴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51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别进入电针组(n=25)和对照组(n=26),电针组进行电针百会、神庭穴的治疗,治疗4周后分析2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测验(WMS)的评分变化。结果电针组与对照组间的PANSS评分、减分率无显著差异;电针组WMS记忆商增加值(16.00±13,62)显著高于对照组(-1.38±11.58)(t=4.918,P〈0.01)。结论电针百会、神庭穴可以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运用神经阻滞剂对患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制的临床记忆量表对141例住院期间处于恢复期的患进行测验,按年龄分组,其结果与正常人群对比,及22例停药后患的记忆总量表分与住院恢复期时结果对比。结果:精神分裂症患治疗期的记忆总量表分低于正常人,停药后的记忆总量表分高于用药时。结论:神经阻滞剂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患的记忆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损害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1例未服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同时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记录可能与记忆损害相关的资料。结果: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记忆商数与阴性症状及IL-2关系最密切。对记忆异常者与记忆正常者的logistic分析,发现PANSS总分和IL-2水平两者为记忆损害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PANSS总分、血清IL-2水平相关,而与性别、受教育年限、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发病次数、性格、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因及阳性症状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枸橼酸坦度螺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安慰剂清洗2周后,两组患者均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坦度螺酮30 mg/d,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等量安慰剂胶囊,两组均治疗8周。采用PANSS评分评价疗效,用韦氏记忆量表(WMS-R)评价患者的记忆功能,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治疗后的第6周和第8周PANSS总分和各因子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总分[(50.6±7.8)、(45.8±6.8)分]、阳性症状评分[(14.2±3.9)、(10.1±4.7)分]和阴性症状评分[(12.5±4.3)、(11.3±3.8)分]低于同期对照组[(65.4±9.3)、57.5±9.2)分,(19.3±5.8)、(17.8±5.4)分,(16.6±4.5)、(14.7±4.8)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WMS-R测试结果显著改善[(90.64±13.26)分比(103.53±14.33)分],对照组无明显改变[(91.25±12.87)分比(94.16±13.25)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比15.0%)和TESS评分[(3.52±1.16)分比(3.47±1.21)分]无明显差别。结论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记忆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