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组人p53腺病毒基因治疗(rAd—053)联合化疗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完善手术前准备、术后护理、注射p63腙病毒时的注意事项,加强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严密观察和对症处理。结果本组患者采取联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自觉症状减轻,食欲增强、睡眠改善、体重增加;血AFP下降者22例,其中10例降至正常。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亲细胞非均质分子脂质(CHML)肝癌瘤内注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经自动活检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15例注射CHML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AFP、CDFI和CT局部肿瘤的改变,并计算半年生存率.结果15例肝细胞肝癌(22结节)用CHML瘤内注射后,瘤体体积均无增大或者明显减小,8例(8/9)AFP下降,7例行CT复查瘤体缩小,增强扫描无强化(7/7),9例注射CHML 2~3次后穿刺病理复查发现肿瘤细胞变性、坏死伴瘤周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内血栓形成,但无血管扩张及增生.CHML注射治疗前后肝、肾、肺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HML作为一种局部硬化剂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近期临床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造成肿瘤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肿瘤血供障碍,初步观察认为,CHML与无水乙醇混合应用效果可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导向多电极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超声导向208例直径<5 cm的小肝癌患者采用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血流、AFP水平及生存率变化.结果治疗后1~2周肿瘤内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率100%;3个月复查B超显示196例(94.2%)患者肿瘤缩小25%以上;其中6例患者瘤体完全消失,132例AFP阳性患者转阴104例,下降21例,有效率94.7%;1年、2年生存率为100%、94.3%.结论超声导向射频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有效治疗小肝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方法在脑转移瘤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脑转移瘤病人全脑放射治疗前后分别行常规CT及CT灌注检查,得到TDC曲线,并合成脑血容量(CBV)图、脑血流量(CBF)图以及达峰时间(TTP)图。从灌注图像上测得感兴趣区的CBV、CBF以及TTP值并计算出相对CBV(rCBV)、相对CBF(rCBF)、相对TTP((rTTP)。观察比较20例脑转移瘤患者瘤体实质以及正常脑实质放疗前及放疗后各项CT灌注参数的变化,并比较不同灌注参数的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结果放疗前的脑转移瘤瘤体实质区绝大部分均表现为rCBV、rCBF明显升高,rTTP略有降低。20例脑转移瘤放疗后2例体积无明显变化,其余1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积缩小。瘤体实质区的CBF、rCBF、rCBV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CBF低于3.0和rCBF高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的治疗有效率及rCBF下降比率、rCBV下降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者的放疗疗效明显高于前者。结论脑转移瘤的CT灌注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CT灌注成像方法能有效评价脑转移瘤的放疗疗效,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灌注参数的脑转移瘤进行放疗疗效的预测,rCBF高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疗效比rCBF低于3.0的脑转移瘤放疗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AFP阴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比较2005—2007年期间30例AFP阴性HCC和101例AFP阳性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AFP阴性肝癌患者消瘦乏力、腹痛、腹部肿块的症状少于AFP阳性肝癌患者;合并乙型肝炎较AFP阳性肝癌少;Child—Pugh分级中A级显著多于AFP阳性肝癌;AFP阴性肝癌肿瘤多较小,少有卫星灶及脉管瘤栓,行根治性切除者较多。AFP阴性肝癌术后1、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AFP阳性肝癌患者。【结论】AFP阴性肝癌患者临床表现较轻且缺乏特异性,其预后较AFP阳性肝癌为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超声引导下肝癌瘤体内注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条件下培养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CD3AK细胞、γδT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超声引导下在肝癌瘤体内多点注入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绝对值,并随访观察瘤体大小及血供情况.结果 32例接受治疗患者共40个瘤体中,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微效(MR)为22例(55%).疗程结束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T细胞较治疗有所下降.24例AFP升高的患者,治疗后15例降至正常,1例升高.食欲、体力改善者30例(93.75%),疼痛减轻者25例(78.13%),睡眠改善者16例(50%),体质量回升(大于治疗前体质量5%)11例(34.38%).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癌瘤体内注射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使肿瘤局部的免疫效应细胞浓度显著提高,可更加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7月~2010年12月,58例晚期结肠癌、直肠癌患者接受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恩度7.5 mg/m2第1~7天,草酸铂85 mg/m2,静滴2 h,第1天;醛氢叶酸200 mg/m2,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推,第1、2天;5-Fu600 mg/m2,静滴22 h,第1、2天。2周重复,至少4周期。结果 17例获部分缓解,24例获病情稳定,总有效率为29.3%,临床受益率为70.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8.6月,主要毒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50.0%),恶心/呕吐(39.7%),神经毒性(39.7%)。结论恩度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直肠癌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6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mg/m2持续2h,同时静脉滴注CF200mg/m2持续2h,静脉注射5-FU400mg/m2,后再接滴5Fu600mg/m2持续静脉输注持续22h,第2天同第1天,但不用奥沙利铂。每2周重复1次,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1例,稳定(SD)28例,进展(PD)16例,总有效(CR+PR)率34.3%。不良反应主要是末梢神经毒性、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和奥沙利铂联合对晚期肝癌瘤内注入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失去外科治疗意义的39例晚期肝癌患者,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肝内瘤体行无水乙醇和奥沙利铂联合注入,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瘤体大小改变、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变化和1、2、3年的存活率。结果在完成治疗2周后,33例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11例患者肝内瘤体改变获益,31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术后1、2、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6.7%、35.9%、12.8%。结论超声引导下对晚期肝癌患者行瘤体内无水乙醇和奥沙利铂联合注入治疗效果良好,对于改善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安全性。方法49例经过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的肝癌患者。20例(33个病灶)进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组);29例(47个病灶)进行单独的^125I粒子植入术(对照组)。观察术后3d、1周和2周的不良反应,及1个月后的短期疗效。结果联合组术后3d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寒战、发热、乏力、肌肉、关节轻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联合组仅有1例发热,其他不良反应缓解;术后2周,所有不良反应均消失。所有患者观察期内均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胆囊炎及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未见白细胞减低及肝肾功能损害;体力状况(Kamofsky评分)无明显降低。短期疗效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90.9%和76.6%,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较安全的肝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Oxaliplatin/fluorouracil/leucovorin (FOLFOX4) is an effective and generally well-tolerated regimen in Western studies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bjective tumor responses and toxicities of the FOLFOX4 regimen in a predominantly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advanced colorectal carcinoma in Singapore.METHODS: Forty-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between March 1998 and December 2001. FOLFOX4 w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36% of these patients, second-line in 36%, third-line in 17%, and fourth-line in 11%. Tumor responses were assessed radiologically, and toxicities were grad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system.RESULTS: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all partial responses) was 45%, and stable disease was achieved in 35% of the patients. There were no deaths due to toxicity. Mild to moderate peripheral sensory neuropathy affected half of the patients, with 1 report of cold exacerbation in this tropical series. The rate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oxaliplatin was 11%, and they usually occurred late in the treatment course.CONCLUSIONS: FOLFOX4 has good efficac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 in our local population, but the rate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oxaliplatin was high.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n=22)按FOLFOX6方案用药,亚叶酸钙400 mg/m2,第1天;奥沙利铂100 mg /m2,第1天;5-氟脲嘧啶400 mg/m2,第1天;5-氟脲嘧啶2 400~3 000 mg/m2,持 续静脉点滴46 h.同时止吐和对症支持治疗,14 d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2h,第1天;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60mg/m^2+5%葡萄糖注射液50mL静脉推注,第1天;氟尿嘧啶注射液2600mg/m^2加入全自动注药泵中持续静脉输注46h。每3周重复用药。结果11例患者中,部分缓解4例,稳定1例,进展5例,1例完成1周期化疗后放弃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Ⅰ度5例、Ⅱ度2例,白细胞下降Ⅰ度2例、Ⅱ度6例。SGPT、SGOT上升Ⅰ度3例,周围神经感觉异常Ⅰ度2例,腹泻Ⅰ度1例,腹痛Ⅰ度1例,出现可逆性急性咽喉感觉障碍1例。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FOLFOX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37例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均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或外周肘正中静脉穿刺,置入单腔输液导管,经电脑输液泵控制氟尿嘧啶的输液速度,接受FOLFOX方案化疗(奥沙利铂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第2天;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第2天;氟尿嘧啶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4 h;14 d为1个周期),中位化疗6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全组37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67.6%,其中完全缓解率为27.0%,部分缓解率为40.5%,肿瘤进展时间为9.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7个月。在初次化疗的11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1.8%;在既往接受过化疗的26例患者中,有效率为61.5%。FOLFOX方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恶心、呕吐和末梢神经感觉异常,多为~度,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和末梢神经感觉异常。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化疗方案作为辅助性化疗或姑息性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胃癌均有较好疗效,且毒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5.
卡培他滨和伊利替康联合热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和伊利替康联合局部热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化疗组,每组均予伊利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90min,d1;卡培他滨每日口服2500mg/m^2,连服两周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化疗d1、d4、d7、d10分别接受局部热疗,每次60min,每3周重复,完成2个周期后判定疗效。【结果】热疗组和化疗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48%,40%(P〈0.05)。中住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4周,28周(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和腹泻是两组较为常见的毒副反应,热疗组较化疗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伊利替康加局部热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高;局部热疗可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Docetaxel)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eloda)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第1d;希罗达口服2次/d,餐后服用,每次1,000mg/m2,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该组完全缓解(CR...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9例,均为男性。年龄27~79岁(中位年龄56岁)。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术者7例,原发灶无法切除者2例。6例曾接受免疫治疗。透明细胞癌8例,乳头状癌1例。转移灶部位:肺转移3例,肝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4例,肾上腺转移1例,骨转移1例,脑转移1例,其中4例患者为多发转移。每例患者至少有1处可测量病灶,即目标病灶。治疗时间3~15个月。治疗方案:舒尼替尼50 mg/d,连续服用4周后停药2周,6周为一个周期,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9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5例。总缓解率为44.4%(4/9),疾病控制率为100%(9/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42周(16~62周)。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乏力、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高血压。结论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1~2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FOLFOX6化疗方案为对照组,评估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2组,试验组采用替吉奥胶囊80mg· (m2)-1 ·d-1,分2次口服,d1 ~ 14;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d1.服药2周停药1周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100 mg/m2静脉滴注,d1;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d1;5-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注射,d1;5-氟尿嘧啶2400 mg/m2持续静注不少于46h.每14 d为一疗程.每例患者至少完成2个疗程方能进行评估.疗效评价遵循RECIST1.1标准,不良反应评价遵循NCI-CTC标准.结果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率为57.14%、对照组为48.57%,患者临床收益率试验组为88.57%、对照组为85.7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主要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Ⅲ~Ⅳ度)均为恶心及血液学毒性表现,试验组恶心的重度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25.7%),差异显著(P<0.05).而组间其他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较轻,尤其减少了恶心发生的概率并减轻了化疗引起的恶心程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华蟾素联合化疗E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证实的(手术47例,胃镜活检13例)晚期胃癌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EOF化疗方案,即奥沙利铂(L-OHP)135mg/m2d1,表柔比星(EPI-ADM)50mg/m2 d1加5-氟尿嘧啶(5-FU)375~425mg/m2 d1~5,维持120h,每3周重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应用华蟾素20mL/d×10d;对照组(EOF)应用L-OHP 135mg/m2,EPI-ADM 50mg/m2 d1加5-FU 375-425mg/m2 d1~5,维持120h(静脉泵2mL/h),每3周重复,每化疗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2例,进展(PD)3例,对照组3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13例,进展4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CR+PR)为50.0%,略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3.3%)。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呕吐、手足麻木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但血小板III~IV度下降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高,口腔炎、腹泻发生率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化疗E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