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在麻醉恢复室全麻苏醒期老年患者意识水平恢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中以丙泊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患者入麻醉恢复室(PACU),采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和改良镇静/警觉(MOAA/S)评分同时评估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恢复程度,记录不同MOAA/S评分时所对应的NT分级(NTS)和NT指数(NTI)、MAP和HR。结果 NTI与MOAA/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在麻醉恢复室全麻苏醒期能够及时准确评估老年患者意识水平的变化,且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2.
门诊小儿患者全麻术前及术后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诊小儿麻醉是指12岁以下不需要住院患儿的麻醉,其中非插管全麻是门诊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一种[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与成人差别较大,全麻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医护人员不能连贯观察与监护的门诊患儿。正确的术前指导可以减少或预防小儿全麻时并发症的发生,而做好术后  相似文献   

3.
林海平  陈健  李清浩 《医学综述》2012,18(3):475-476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乳腺癌根治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压和心率改变情况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时血压和心率分别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前、插管后即刻、切皮时和拔管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术后麻醉恢复快,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秀云  张丽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80+1489
全身麻醉是经过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产生抑制状态而呈现神智消失、周身不感觉疼痛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目的。手术完毕麻醉终止,但麻醉药物尚未完全代谢,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如何做好全身麻醉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全身麻醉分为吸入性麻醉和静脉复合全麻,本文主要讨论静脉复合全麻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麻醉恢复室中行全麻手术患者进行苏醒期护理的效果及其发生苏醒期躁动的情况,总结对其进行护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2400例实施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其进入PACU后为其进行全程的病情观察;在为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苏醒期躁动的主要诱因为其施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室中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几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恢复室中,护理组患者发生疼痛、受到外源性刺激、出现不正常行为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了解全麻患者在麻醉苏醒期发生躁动的关键因素,及时为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其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几率,此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麻醉、手术、原有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全麻后恢复早期是患者病情多变的高危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观察与护理,可以降低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组收治择期全麻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的患儿245例,麻醉方式为全麻或区域加全麻。通过小儿在PACU的监测与护理,观察分析小儿麻醉苏醒期的主要并发症,认为预见性地做好小儿在PACU的监测护理,是小儿麻醉  相似文献   

7.
刘春容  王淼  何莉 《广州医药》2008,39(6):70-71
目的 探讨全麻术后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需求.方法 对600例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情况进行观察总结,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以帮助患者在恢复室的平稳过渡.结果 与结论针对患者情况预见性地给予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可较好地预防或减轻麻醉恢复期间相应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全身麻醉是经过静脉或肌肉注射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产生抑制状态而呈现神智消失、周身不感觉疼痛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目的.手术完毕麻醉终止,但麻醉药物尚未完全代谢,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因此,如何做好全身麻醉术前和术后护理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全身麻醉分为吸入性麻醉和静脉复合全麻,本文主要讨论静脉复合全麻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9.
李亚莉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12-1213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下胸科手术对全麻用药量、麻醉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开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Ⅱ组先行硬膜外麻醉后同时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分别观察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时、术中及拔管时的SBP、DBP、HR、SpO2及PETCO2。结果:Ⅰ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波动明显,术中全麻药用量大,拔管时间明显延长,患者应激反应强烈。Ⅱ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麻药用量小,拔管及时。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术后镇痛又利于胸科术后患者咳嗽咳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时长对全麻苏醒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110例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选作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麻醉时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的麻醉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麻醉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情况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患者手术中采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时,不同的麻醉时长均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进行麻醉,不会出现不同麻醉时长对患者苏醒质量带来影响的问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在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于宁陵县人民医院行上腹部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全麻,观察组给予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统计两组芬太尼、维库溴铵及丙泊酚总用量,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麻醉药物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总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优化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毛美睿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07-2208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单纯全麻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40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A组),记录麻醉前(To)、插管后(T,)、切皮(T:)、开始探查(L)、拔管后(T4)的即时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GEA组各时间点S13P、DBP、MAP、HI(明显低于GA组,各项恢复时均明显短于GA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减轻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心血管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3.
刘莹  宋敏  王颖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197-197
目的运用高龄患者全麻术后入恢复室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加强高龄患者在术后苏醒期间的观察与护理,避免麻醉并发症及意外的发生。方法高龄患者一般是65岁以上的患者,我院至2006年成立麻醉恢复室以来,每年大约需要入恢复室的患者3000例以上,而65岁以上的患者有900例左右,占总人数的30%,所以必须要制定一套安全、有效的护理流程,才能保证患者在全麻术后苏醒期间的安全。结果通过这套护理流程,保障了我科对高龄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护理的安全,使恢复室的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结论制定科学的护理部流程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能够减少和避免高龄患者全麻术后恢复期的并发症,还能提高恢复室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把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患者身上,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导管拔除管理方案在麻醉后恢复室全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2月全麻术后在麻醉后恢复室复苏的51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20年1—12月全麻术后在麻醉后恢复室复苏的58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实施气管插管导管拔除管理方案,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  相似文献   

15.
李蕊 《中原医刊》2009,(14):57-58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印例(年龄≥60岁),随机分为两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中(T3)、拔管时(T4)的心率、收缩压(SP)、舒张压(DP)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手术结束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结果Ⅰ组术中及拔管时血流动力学较Ⅱ组平稳(P〈0.05);Ⅰ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减轻术中应激反应,缩短拔管时间,术后清醒完全,是老年患者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用于单纯丙泊酚静脉全麻,Ⅱ组用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全麻。记录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 min、10 min、输尿管镜插入和碎石取石时的Bp、HR和并发症。结果Ⅰ组患者在麻醉后5 min、10 min、输尿管镜插入时、碎石取石时的Bp与麻醉前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也低于Ⅱ组(P〈0.05)。结论静脉全麻能够很好的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对全身麻醉(全麻)后苏醒延迟质量管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麻醉恢复室(PACU)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比较实施PDCA循环前后全麻苏醒延迟质量管理的效果。结果同实施PDCA循环前比较,实施PDCA后全麻苏醒延迟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进行围麻醉期(麻醉前、麻醉和麻醉后)管理改善了全麻恢复质量,明显降低了苏醒延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中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0月叶县人民医院72例中低位结肠癌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复合组与全麻组,各36例。全麻组接受全身麻醉,复合组接受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基本情况及麻醉前后MMSE评分。结果两组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合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全麻组(P<0.05)。术后12、24 h复合组MMSE评分大于全麻组(均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中低位结肠癌患者,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麻,观察组进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降低、心率减少、芬太尼用药量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缩短.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减少全麻药及局麻药的用量,是老年上腹部手术时较适宜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比较全麻联合硬外膜麻醉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之间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度入住,并进行胸腹部手术病患8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全麻联合硬外膜麻醉,对照组采用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其他手术前用药以及麻醉用药,2组患者一致,比较患者在手术后清醒情况以及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手术后对患者的观察发现,采用全麻联合硬外膜麻醉的患者不仅在手术后清醒用时上低于对照组,而且在手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上也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腹部外科手术中,相比较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全麻联合硬外膜麻醉,临床效果更佳,对患者健康以及手术后恢复更有利,值得临床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