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护理工作者应尽快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根据10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问卷调查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症状、治疗知识和预防保健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52.32%、51.67%和52.67%.由此可见开展老年糖尿病社区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及预防保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时,由于合并肝肾等其他疾病,极易发生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及治疗,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很大威胁。通过对此类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预防,教会病人低血糖反应的表现及处理,会减少老年药物性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易发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门诊及急诊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68例,对其合并症、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与神经精神症状,肝、肾功能不全者低血糖不易恢复.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加强预防、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对2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进行原因分析,并给予预防治疗及指导.结果 低血糖发生原因有:药物作用、食物摄入不足、空腹运动、胰岛素剂量注射错误等.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恢复,血糖控制平稳.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适当放宽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低血糖反应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5~2010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22例均用50%葡萄糖40~80ml静脉推注,必要时重复,清醒后进食,无法进食者,继用10%葡萄糖静脉滴注。如神志仍不清醒,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100mg。结果:2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经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与不合理用药及降糖药不正常排泄有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做好糖尿病知识宣教,使其认识低血糖症状。一旦发现经快速血糖检测证实后及时治疗,以掌握最佳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樊凌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188-18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均好转,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水平,且76例患者均未发生后遗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鉴别低血糖的能力,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发病后应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有效的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病因、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i年4月。2013年5月收治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相应护理方法。结果:38例患者在及时治疗后均快速好转,血糖均恢复正常水平,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后遗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较高,护士应对低血糖相关知识准确把握,提升快速、准确鉴别低血糖症状的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对低血糖症加以预防,在患者发病后进行及时治疗,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便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临床特点的探讨及护理观察,使糖尿病患者掌握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达到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正确治疗的目的.方法对77例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7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包括3例合并中风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低血糖反应的相关知识,对低血糖的临床症状有娴熟的鉴别能力和对患者出现的紧急症状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做到正确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总结工作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之内的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临床的护理方式。结果: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有效的治疗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对49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经过密切的观察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护理,明显的缓解了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症状,宣传糖尿病知识,实现对疾病的主动控制,有效的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在根本上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对疾病的转归起到积极作用。方法:对168例患者以卡片、健康处方、宣传栏、板报和口头宣教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转归有了深刻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了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上海市社区老年单纯高血压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知信行模式。方法2011年5月至7月,以上海市徐汇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47572例高血压患者为目标人群,进行简单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高血压信念、高血压行为。共发放问卷3800份,回收有效问卷3328份,应答率87.6%。取其中的老年(≥65岁)单纯高血压患者及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单纯高血压1057例和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60例分两组纳入分析,男性分别占42.5%(449/1057)和41.7%(150/360),平均年龄(76.1±6.4)岁和(75.9±6.4)岁。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对“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99.4%比96.5%,χ2=8.659,P=0.003)和“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98.9%比95.4%,χ2=8.898,P=0.003)的知晓率高于老年单纯高血压组。两组高血压知识均主要来源于社区全科医师门诊,但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中这一比例更高(75.9%比65.6%,χ2=12.913,P〈0.05)。两者中控制盐摄人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3%比88.8%,P=0.799);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每次运动时间较短[(49±30)min比(53±31)min,t=3.362,P=0.001],更“担心有心、脑、肾并发症”(12.0%比6.3%,)(χ2=12.144,P〈0.05),更倾向于选择三级医院作为主要就诊机构(20.2%比13.8%,χ2=7.832,P=0.005),其降压达标率明显低于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15.3%比79.2%,χ2=470.264,P〈0.05)。结论社区全科医师门诊是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知识的主要途径,全科医生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及降压达标标准,尤其应加大对合并有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糖尿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结核病的态度、就医行为和获取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渠道.方法 以201 5年7 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第一、第二和第五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室门诊就诊及住院部在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599例糖尿病患者,其结核病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51.1 3%,核心信息全部知晓率为4.17%.7条核心信息中,糖尿病患者对结核病症状、就诊机构、免费检查和免费治疗政策知晓情况最低,分别为32.78%、40.40%、36.68%和47.6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64.77%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对结核病患者歧视的态度倾向.81.83%的糖尿病患者愿意了解更多预防结核病病的卫生知识,希望了解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大众媒体(67.69%)、文字性读物(48.57%)和专题宣传品(48.79%).结论 乌鲁木齐市糖尿病患者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少数民族患者和受教育水平较低者知晓率较低,今后需要加大对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詹玉娟 《海南医学》2010,21(20):130-132
目的了解海口某企业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特点,为企业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022名45岁以上中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将检查中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DM和IFG患病率分别为19.57%和22.99%。DM和IFG患病率基本上呈随龄递增趋势,随体重指数增加DM和IFG患病率也随之升高,DM和IFG人群的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DM和IFG人群高血压、高脂血症患病率高于正常血糖人群。结论该社区中老年人高血糖患病率较高。年龄增长、肥胖是高血糖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与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之间存在着并存关系,控制体重、预防与控制高血糖,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发精神障碍抗精神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T2DM伴发精神障碍患者9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及治疗组(47例),对照组仅给予T2DM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施加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FBG、2hPG、HbAlc、IL-6、TNF-α、BDNF水平及BPRS、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FBG、2hPG、HbAlc、IL-6、TNF-α、水平及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BDNF水平、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治疗能有效提高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减轻其炎症反应与精神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DF)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DF患者1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在常规2型糖尿病(T2DM)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足部截趾或溃疡发生率和Fontaine分度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DF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足部截趾或溃疡发生率及Fontaine分度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社区对老年HT合并DM患者给予规范性治疗化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共8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0例,实验组予规范性社区治疗化管理,对照组予常规社区疾病控制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在病情介绍及治疗方案、上门及时服务、医患配合3方面较对照组满意度高,规律服药、疾病知识掌握、适当运动、饮食食盐控制、血压监测分别提高:42.25%、40.50%、27.50%、25.00%、22.00%,实验组两周患病率、1年住院率较实验组分别低5.75%、9.00%,P均〈0.05。结论突出以PDCA循环为主的社区规范性管理干预在老年HT合并DM患者中.可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治疗效果提升,可称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苏加丽  张怡  许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0):2493-2498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防治知识与防治行为的现状,为社区DR重点人群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由服务站就诊或配药的501例糖尿病(DM)患者或糖耐量异常(IGT)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包括居民对DR的认知情况(题目1~7)、居民采取DR防治措施的现状及意愿调查(题目8~10)。结果 DM患者与IGT者题目2(DR病因)、3(DR可预防控制)、5(DM定期检查眼底)、6(了解DR的途径)的认知情况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13.198、15.721、25.168,P<0.05)。DM患者与IGT者题目9(最近眼科检查时间)、10(是否定期眼底检查)的防治行为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156,χ2=4.474,P<0.05)。不同性别IGT者题目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0,P=0.007)。不同年龄DM患者题目9、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614,P=0.022;χ2=23.449,P<0.001)。其中,<60岁与70~79岁的DM患者题目9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60~69、70~79、≥80岁DM患者,60~69、70~79岁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80岁DM患者(P<0.05)。不同病程DM患者题目8(DR知识讲座)、10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9,P=0.005;χ2=6.353,P=0.042)。其中,病程>10年DM患者选择“参加过”的比例均高于病程<5、5~10年DM患者,病程<5年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均高于病程5~10、>10年DM患者,病程5~10年DM患者选择“会定期检查”的比例高于病程>10年DM患者(P<0.05)。结论 本社区居民对DR知晓率较低,且IGT者在认知程度和防治行为上均不及DM患者,因此对社区居民开展DR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与10年中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 Y  Zhao D  Wang W  Liu J  Cheng J  Liu Q  Liu J  Jia YN  Sun JY  Qin LP  Wu Z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45-1248
目的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及其组份与10年中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1992年对北京大学和首钢地区年龄范围在35~64岁的4154人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于2002年对此人群进行随访复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2740人,选择基线调查时未患糖尿病的2659人进行分析。结果(1)10年间新发糖尿病112例,总发病率为4.2%,男性为5.0%,女性为3.6%。(2)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代谢综合征各异常组份的患病率均比未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高;在发生糖尿病的亚组人群当中,空腹血糖异常的患病率最高,为71.43%。(3)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除血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腹部肥胖、高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异常是新发糖尿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空腹血糖异常组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最大,相对危险度(RR)为7.14(4.62~11.03)。(4)与无代谢综合征且空腹血糖正常者相比,有代谢综合征但空腹血糖正常的亚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RR为2.91(1.17,7.21)。结论代谢综合征对新发糖尿病有独立的预测作用;在代谢综合征各异常组份当中,对新发糖尿病预测作用最大的是空腹血糖异常,但代谢综合征对新发糖尿病的预测作用不能全部被空腹血糖异常所解释,对于那些无空腹血糖异常但具有代谢综合征的亚组人群也应该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注射液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旺注射液加对糖尿病(DM)患者的疗效。方法;51、例DM患者随机分为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和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的用量、尿蛋白的排量等指标。结果: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五加可以作为一种DM有效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60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T2DM+CA组),行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测定,并与63例无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55例止常对照者比较。T2DM+CA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0.23±0.13)与(0.41±0.16)μg/L,P〈0.01],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0.63-4-0.11)μg/L,P〈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冠示,高敏感C反应蛋白、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是影响vaspin的独讧危险因素。提示低血清vaspin水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