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第一及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第一及第二产程产妇胎心监护异常120例为观察组,另将同期胎心监护正常的120例产妇选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NBNA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变异减速(VD)、晚期减速(LD)、延长减速(PD)者上述评分均差于早期减速(ED)者,且LD与PD者差于VD者,均P<0.05.结论 第一及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对新生儿窒息及神经行为异常干预措施的制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00例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产妇作为观察组,400例图形无异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妊娠结局、围生期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脐带绕颈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P0.01)。2组轻度贫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胎膜早破、轻度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羊水粪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限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出现不良图形时,应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正确识别不良图形,给予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4.
产前胎心变异减速对围产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胎心监护仪是产科临床诊断胎儿宫内情况的一种精密仪器,能估计临产时胎儿对宫缩的耐受能力,及时发现高危胎儿和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本文通过产前胎心变异减速(VD)波型的分析,观察胎儿出生时情况及分娩方式,评价VD波型的产前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负荷试验过程中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产前对孕妇进行常规无负荷试验。结果无负荷试验过程中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的发生率为0.43%,其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总的死亡率与发生率。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病例的无负荷试验结果与围生儿预后结果无显著关联。结论胎心率自发性减速本身提示了胎儿危险,需立即处理,其发生与羊水过少,胎儿畸形,胎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脐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负荷试验过程中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的高危因素及其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产前对孕妇进行常规无负荷试验.结果 无负荷试验过程中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的发生率为0.43%,其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总的死亡率与发生率.胎心率自发性减速病例的无负荷试验结果与围生儿预后结果无显著关联.结论 胎心率自发性减速本身提示了胎儿危险,需立即处理,其发生与羊水过少,胎儿畸形,胎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脐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计算机分析电子胎心率监护 (EFM)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 2 935份胎心监护曲线 (CTG)的计算机评分及其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CTG评分分 5组 :≥ 8分组 ,7分组 ,6分组 ,5分组和≤ 4分组。分别对各组新生儿出生后记录Apgar评分、羊水量、羊水污染度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等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CTG评分 7分组和≥ 8分组各项对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6分组与≥ 7分组相比 ,新生儿Apgar低评分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羊水污染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5分组与≥ 6分组相比 ,羊水污染、Apgar低评分及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各项对比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 4分组 ,围产儿预后全部不良 ,各项指标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计算机分析电子胎心率监护 (EFM)对预测围产儿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艮珍 《全科护理》2012,(5):401-402
[目的]研究胎心监护在第二产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足月、单胎、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证的产妇181例,随机分为监护组和对照组。监护组在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进行全程监护,直至胎儿娩出;对照组用多普勒由专人每隔5min听1次胎心,每次持续1min,并手法触诊宫缩直至胎儿娩出。[结果]监护组阴道助产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胎心监护在第二产程中连续监护,能及早发现胎儿窘迫,指导临床及时给予积极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10.
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图形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分析各类异常图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3月待产的284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出现Ⅱ类、Ⅲ类图形的423例产妇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200例第二产程为Ⅰ类图形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胎心监护图形不同分为7个亚组,分别与对照组脐动脉血pH值、第二产程时间、低Apgar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的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除早期减速和延长减速亚组外,其余各亚组脐动脉血pH值均不同程度地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除延长减速亚组外,其余各亚组第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观察组除早期减速和延长减速亚组外,其余各亚组低Apgar评分患儿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基线异常、正弦型、晚期减速亚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中出现Ⅱ类、Ⅲ类图形能早期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医务人员需及时准确处理,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和血气分析对脐带异常的围生儿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有脐带异常的单胎足月孕妇52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分娩全程均行胎心监护。回顾分析同期入院的分娩全程行胎心听诊的单胎足月伴脐带异常的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胎儿娩出后即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各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钳及酸中毒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围生胎儿均有酸中毒出现,但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发生酸中毒12例(23.08%),明显少于对照组20例(38.46%),且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9.6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5.77%)及剖宫产情况(3.85%)相较于对照组(26.92%,19.23%,23.08%)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血气分析监测脐带异常围生儿对胎儿缺血、缺氧程度的反映更灵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指导围生儿的治疗,提高存活率,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心率监护中短变异(STV)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本院住院分娩孕妇常规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的同时,应用牛津公司8002专家系统进行分析,选择短变异〈5.0ms的孕妇256例,并分为STV≤2.9ms组10例、STV3.0~3.9ms组86例和STV4.0~4.9ms组160例;随机选择同期STV≥5.0ms160例作为对照,并对不同STV组与围生儿预后不良和NST异常的分布情况及STV与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STV3.0~3.9ms组和≤2.9ms组的NST异常、围生儿预后不良及胎儿附属物异常明显高于STV4.0~4.9ms组与STV≥5.0ms组(P〈0.05)。结论STV长度与胎儿宫内缺氧等围生儿预后不良和胎儿附属物异常有较好的相关性,它可成为衡量胎心率变异的一个新指标,提高了胎心率曲线判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2011下半年至2012上半年收治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产程中采用胎心监护,其中出现异常胎心宫缩图形100例、胎心率各类减速32例、基线率异常45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12例、中度窒息11例。结果在产妇产程中出现可变减、晚减以及频发早减和基线率异常的情况,都是胎儿缺氧的表现。结论对产妇在产前进行常规的胎心监护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胎心变化异常,还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医院产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胎儿窘迫是分娩期常见的胎儿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围产儿死亡和新生儿神经性后遗症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分娩期胎儿宫内缺氧的监测,是提高产科质量,搞好围产期优生的必要措施。近两年来我院对251例产妇在临产后进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羊水能够保护胎儿,使胎儿活动自如,防止胎体粘连致畸,给胎儿一定的活动空间,使其不致受到挤压和机械损伤;临产时使宫缩压力均匀分布,避免胎体或脐带直接受压引起胎儿窘迫。对于母体同样有保护作用,缓冲了胎动引起的不适,并在临产时对产道有润滑冲洗作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预后的不良影响已受到广泛重视。下面以我院近期羊水过少患者的胎心监测及处理结果共同探讨胎心监护在羊水过少患者产程中的应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产程中持续电子胎心监护预测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随机从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根据其产程中胎心监护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持续电子胎心监护(研究组),另40例接受间断性胎心听诊监护(对照组),比较新生儿和产妇状况。结果:研究组阴道助产率50.00%、剖宫产率42.50%高于对照组17.50%、20.00%,顺产率7.50%、顺产非阴道助产率5.00%低于对照组62.50%、20.00%,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率2.50%低于对照组30.00%(P<0.05),新生儿脑瘫率5%、围生儿死亡率2.50%比对照组30.00%、5.00%(P>0.05)。结论:产妇分娩中接受产程中持续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缺氧有预测作用,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活跃期和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探讨产程不同时段的胎心监护图形对于判断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81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记录并比较活跃期及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采用ROC曲线分析分娩前1 h胎心监护图形及第二产程时长对于新生儿预后的指导意义。结果:181例的胎心监护图形中,未出现III类图形,分娩前1 h胎心监护的I类图形比例低于活跃期,II类图形比例高于活跃期,特殊减速图形的比例较活跃期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不良预后组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相比,活跃期各类图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1 h,新生儿不良预后组II类图形时长明显长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而I类图形时长短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0.05);不良预后组中发生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的比例高于新生儿良好预后组(P0.05)。分娩前1 h II类图形时长与新生儿预后关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646[95%置信区间(95%CI):0.544~0.748]。结论: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更容易出现各类减速图形,判读活跃期和分娩前1 h的胎心监护图形可能需要不同的标准。分娩前1 h II类图形时长对判断新生儿预后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出现回复慢、非中度变异减速时。第二产程时长与新生儿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院产科所收治的产妇中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80例以及干预组80例。对照组给予胎心听诊处理,干预组给予胎心监护处理。对两组产妇胎儿Apgar评分进行观察,统计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改善新生儿娩出后健康情况,降低窒息发生率,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熟练地识别胎心监护图,正确地指导产程中的处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在产程中采用电子胎心监护130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异常图形353例,其中基线率异常85例,各类减速268例,其中新生儿轻度窒息63例,重度窒息8例,产程中出现晚期减速、可变减速及基线率异常均为胎儿缺氧或潜在缺氧的表现。早期减速一般认为是较安全的图形,若频繁出现也应引起重视。结论产妇临产后及第二产程常规进行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的胎心率变化,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0.
产时胎心监护是指观察胎儿对宫缩的反应,在产程进展中能随时观察分娩进程中的胎心状况及宫缩强弱,通过胎心监护既可观察胎儿宫内情况,为产程处理提供依据。自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开展产程中选择性使用胎心监护监测产程。现随机收集500例作为研究组与随机收集的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期间产程中应用听诊器听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