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术后疼痛是手术患者重要忧虑的关注点,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酒石酸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拮抗药,镇痛效价为吗啡的4~8倍,其镇痛效应强,镇痛时间久[1],而呼吸抑制仪为吗啡的1/5,同时药物依赖发生率较低.近年来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2].作者总结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联合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沙酮为阿片受体激动药,目前主要用于阿片类药物成瘾者的替代治疗,其次作为二线镇痛药用于吗啡等其他阿片类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癌症疼痛或非肿瘤性慢性疼痛。美沙酮临床应用个体差异大。本文综述了美沙酮个体化治疗的遗传药理学基础。1美沙酮临床治疗的主要问题1·1个体差异大据报道,阿片类药物成瘾者替代治疗、癌症及慢性疼痛时美沙酮的维持剂量可在5-160 mg。  相似文献   

3.
阿片类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中度至重度疼痛以及大多数术后疼痛的治疗多依赖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指数范围窄,个体差异较大,而且常常伴随着严重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甚至呼吸抑制(RD)等严重不良反应。研究阿片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个体间对阿片类药物反应存在的差异。确定基因特异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降低其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杨勇  谢智慧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861-1862
盐酸纳洛酮是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吗啡酮的衍生物,是一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妇产科术后复方吗啡硬膜外镇痛300例观察晋江市医院庄雅影硬膜外注射阿片类药物是一种公认的镇痛方法,应用于手术后镇痛、产科镇痛与癌症疼痛较为理想[1]。我院自1991年以来,采用复方吗啡硬膜外注射治疗妇产科术后疼痛300例,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6.
癌痛是癌症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镇痛药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主要药物。但强阿片类药物除了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阿片受体结合缓解疼痛外,还可与胃肠道内阿片受体结合引发以便秘(OIC)为主要症状的胃肠功能紊乱。这类便秘会持续存在于阿片镇痛治疗的全过程,不仅是癌症患者额外的痛苦,更是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瓶颈[1]。  相似文献   

7.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市场销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 《海峡药学》2006,18(1):200-201
枸橼酸芬太尼是合成类阿片药物,成为吗啡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临床,适用于术前、术中麻醉,术后镇痛,以及各种肿瘤疼痛和慢性疼痛。它是近十年全球麻醉药品增长最快的镇痛药品。芬太尼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更适用于新型镇痛方法,使它成为我国使用最多的麻醉性镇痛药品之一,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阿片受体是阿片类镇痛药的重要作用靶点,中度至重度疼痛的治疗大部分依赖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指数窄并且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且常常伴随着一些严重的耐受性和成瘾性等副作用。深入认识阿片受体高分辨率结构特点,有助于一些基于结构研发的方法中开发治疗疼痛及成瘾药物。研究阿片受体的基因多态性有助于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个体间对阿片类药物反应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例大剂量吗啡致肠梗阻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协同医师采用NRS评分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根据NRS评分进行剂量滴定、药物的选择、剂量转换。对大剂量吗啡致患者肠梗阻进行用药监护。结果:药学监护改善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转换为芬太尼贴后,患者肠梗阻缓解,并使本例对吗啡耐药患者的重度疼痛得到控制,改善了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用药监护在癌痛规范化治疗过程中促进了本例肠梗阻患者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通过本例癌痛伴肠梗阻患者的成功治疗为同类难治性疼痛患者的阿片类药物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疼痛治疗的过程中,机体会对药物产生生理耐受现象,即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各种药理作用(包括止痛作用)的剂量-效力曲线发生右移,从而导致要维持相同的药效,必须不断加大用药剂量.过去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其分子机制极为复杂. 1阿片受体以及阿片类激动剂作用于受体后的效应 阿片受体按照其与不同高度选择性配体的特异结合力以及它们激动后产生的不同生理效应划分为μδ、κ 3种,每种又分为数个亚型.其中μ受体对吗啡和其它临床使用的阿片镇痛药的亲和力明显高于δ和κ受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吗啡依据其特殊性在临床中的用途。方法 根据其药理作用分别应用于术后镇痛、治疗癌性疼痛、缓解心肌梗塞时疼痛、治疗神经病性疼痛、治疗痢疾。结果 吗啡在上述临床治疗中有着较一般临床治疗突出明显效果。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原则,吗啡在临床中作用突出且广泛。  相似文献   

12.
史晓阳  张会峰 《药品评价》2011,8(19):14-16,41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炎症;联合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抗惊厥药拉莫三嗪、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吗啡、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及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再摄取抑制剂等多种药物,极少患者能达到疼痛完全缓解;自主神经病变的对症治疗包括:胃轻瘫、心律失常、膀胱自主神经病变、男性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阿片类物质及其受体自从被发现以来。已历经了数百年的时间。人类最早把阿片类药物用于镇痛,吗啡作为阿片类药物首先被分离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在一定时期内吗啡对于治疗减轻癌症等引起的疼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吗啡等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治疗疼痛这一方面,其对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近年来尤为突出。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吗啡可作用于K、6和μ受体,通过PTX-敏感性G蛋白、IP3、PKC及KATP等通路封心肌细胞产生保护作用,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增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通过上述机制吗啡在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肥厚以及心力衰竭等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布托啡诺与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少华  兰丽云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44-1545
吗啡类镇痛药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时间长,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很广泛,但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较多.布托啡诺为完全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主要通过对脊髓κ受体激动药和μ受体的部分激动药,能产生与吗啡类似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吗啡[1-7],因此,常用于替代吗啡控制术后急性疼痛.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布托啡诺和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Jde)简称NX,为羟氢吗啡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与阿片受体的亲核力大于吗啡与脑啡肽,是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目前,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和急性肺水肿,救治各种中毒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就该药在这三方面的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术后疼痛是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系列反应,小儿唇腭裂患者术后疼痛可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小儿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对心身、家庭及社会带来负面影响[1].传统的术后镇痛治疗常以阿片类药物为主,如杜冷丁、吗啡及芬太尼等,但大量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引起许多围术期副作用.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采用微球载体技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静脉注药可以避免消化道局部刺激、呼吸抑制等副作用[2,3].本研究观察了氟比洛芬酯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生组织癌性疼痛治疗法和厚生省、日本医师会编辑的《癌晚期治疗护理手册》中,治疗癌性疼痛的中心是使用镇痛药,明确规定主要药物是吗啡的经口服用。但在日本治疗过程中,只有半数左右的患者能达到止痛效果,尚大有改善的余地,为此探讨吗啡治疗癌性疼痛时的正确使用方法。一、吗啡投予的开始时期在剧痛或是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等非阿片  相似文献   

18.
纳络酮治疗急性安定中毒5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纳络酮是阿片样物质特异性拮抗剂,已用于休克、心肺复苏、吗啡类药物及酒精急性中毒等治疗,现将我们用纳络酮治疗急性地西泮(安定)中毒56例临床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吴春筑 《贵州医药》2005,29(8):720-720
硬膜外注射阿片类药物,可抑制伤害性感受器系统的变突触反射,包括心理上的影响,吗啡的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不仅在脑部而且也在脊髓,药物穿过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作用于阿片受体,可防止疼痛和伤害性刺激上传,达到镇痛的目的。作者近年来观察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吗啡的术后镇痛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英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31-1833
盐酸纳洛酮(naloxonehydrochloride,NX),化学结构与吗啡极为相似,能与阿片受体产生特异性结合,其亲和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是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并且无激动活性,在体内吸收迅速,易通过血脑屏障,能阻止并取代吗啡样物质与受体结合,解除中枢抑制作用。近10多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特别对于阿片类药物、镇静催眠类药物、酒精、一氧化碳中毒,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