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刀合并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合并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颈源性头痛分为三组,观察组(针刀合手法治疗组)80例,西药组(非甾体抗炎药治疗)80例,推拿组(推拿手法治疗)80例。分析比较三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西药组65%,推拿组72.5%,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刀合并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国矫正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采用中国整脊,对照组30例采用按摩加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66.7%,经χ^2检验P〈0.01,两组总有效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中国矫正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苏敏 《当代医学》2013,(3):152-153
目的探讨火针加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火针加毫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74.36%(29/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加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比单纯的毫针治疗效果要好,有效率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就诊的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的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共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头痛强度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每日头痛指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和12周后的随访时,两组VAS值、NDI值及每日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且同时间节点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VAS值、NDI值及每日头痛指数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 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0. 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清宫正骨手法能够有效降低和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头痛强度指数VAS值、NDI值以及每日头痛指数。针刺联合清宫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黄荣武  黄孙兴 《右江医学》2001,29(3):238-239
目的 :探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的机理和疗效。方法 :为明确为颈源性头颈痛的 2 78例患者采用分筋理筋、提拉牵引、旋转复位等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 ,随机抽查同期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病症 15 8例作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78.78% ,总有效率 98.92 % ,对照组痊愈率 5 3 .79% ,总有效率 76.5 8%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疗效显著 ,手法设计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段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颈源性咽异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松解手法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分段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整复手法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次后的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咽喉感觉知觉量表(LUMP)评分,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LUM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64.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松解手法治疗基础上,采用分段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咽异感症能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症状及咽异感症状,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整复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40例,采用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头痛强度评估(PPI)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PPI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今墨对药、吕景山对穴组方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步牵引整脊手法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三步整脊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82.35%,对照组愈显率50%,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远期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步牵引整脊法不仅能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枝川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枝川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理疗及神经阻滞治疗。结果:两组通过优良率及视觉模糊评分(VAS)法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枝川疗法疗效确切,为治疗颈源性头痛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牵引配合手法综合治疗5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结果本组58例,显效53例,有效5例,无效0例,显效率91.38%,总有效率100%。结论电针、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源性头痛应用针灸结合小针刀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做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60例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ROM和VAS评分,分析疗效,探讨针灸结合小针刀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8.33%(P0.05)。治疗前,两组ROM和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下降,而观察组治疗后ROM(1.85±0.71)分、VAS(2.65±0.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OM(2.56±0.63)分、VAS(4.32±0.73)分(P0.05)。结论临床针对颈源性头痛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小针刀治疗,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颈椎活动能力恢复,减轻患者头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钟亚彬  乔晋琳  程浩  陈敏 《吉林医学》2012,33(11):2282-2283
目的:观察针刀组与电针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0例,分成针刀治疗组30例和针灸对照组30例,评价针刀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头痛的临床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针刀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有显著疗效,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可以作为颈源性头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耳颞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方法: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神经阻滞组;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按摩治疗组;比较两组的VAS视觉镇痛评分,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均值分别是8.03±1.07,1.24±1.6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头痛完全缓解18例(60%),好转9例(30%),有效1例(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93.3%。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颈椎旁神经阻滞加耳颞神经阻滞联合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弹拨颈部阳性反应点为主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弹拨颈部阳性反应点为主的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治疗,连续治疗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对头痛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头痛VAS评分改善率84.09%,对照组头痛VAS评分改善率52.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拨颈部阳性反应点为主的手法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用董氏奇穴针灸配合导气疗法治疗,与颈部按摩配合口服颈复康颗粒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邵氏无痛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按照对枕部、颈部、背部痛区、痛线的划分,确定治疗部位。其中常规组31例,应用牵引下正骨、针灸进行治疗;试验组31例,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邵氏无痛手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有效率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较常规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试验组复发率12.50%,常规组复发率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邵氏诊疗法,摸位准确,手法得当,同时配合牵引下正骨、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分析偏头痛与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及头痛方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0例偏头痛患者和2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分别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都采用头痛方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单双侧、颞部、前额、顶部等部位的头痛、头痛程度和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病程、搏动性和枕部头痛、畏光、畏声、恶心、呕吐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后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27/28),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比颈源性头痛患者的发病年龄小,多表现为搏动性疼痛,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和畏声等症状。偏头痛大多表现在颞部,而颈源性头痛不仅表现在颞部还表现在枕部。偏头痛与颈源性头痛使用头痛方治疗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排便次数、时间等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72.5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脑中频治疗可以促进肠道血液循环,提高肠道平滑肌张力,改善内部环境,调整自主神经功能,促进肠蠕动,促进正常排便功能的恢复,无副作用,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7,(5):389-390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整脊手法联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在广州市番禺疗养院于2015-02—2016-07间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出8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整脊手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源性头痛的治疗中,将中医针灸与西医整脊手法结合起来治疗效果确切,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达到协同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牵引下捺正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伤二科病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3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接受常规针刺结合牵引下捺正手法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经过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结论:牵引下捺正手法配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