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其中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18例,股骨内髁撕脱性骨折13例,股骨外髁撕脱性骨折6例。评估术后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随访X线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摄X线片显示撕脱性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HSS膝关节功能评分(86.5±4.3)分,优28例,良7例,中2例,优良率94.95%;无韧带松弛不稳及其他并发症,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缝合锚钉技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撕脱性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且不需要二次手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带锚线钉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64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带线锚钉及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锚钉组33例: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髌骨下极切除组31例:采用髌骨下极切除髌韧带重建的传统治疗方法。对两组的手术并发症、术后膝关节功能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锚钉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髌骨下极切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下极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技术治疗急性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行带线锚钉固定治疗与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该科收治的56例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髌骨下极切除法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带线锚钉固定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27.6±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3.8±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实施带线锚钉固定治疗,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髌骨下极切除法,并且创伤更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需进行二次手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winfix锚钉环扎治疗髌骨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5月应用5.5mm Twinfix锚钉加尾线环扎治疗髌骨撕脱性骨折损伤病人24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关注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创口愈合之后病人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病人定期复查.结果:受伤至手术时间1~7天,平均3天.术后评价参照Lysholm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Twinfix锚钉治疗髌骨撕脱性骨折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无需2次手术,预后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钉在粉碎性髌骨骨折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带线锚钉结合可吸收钉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获6~12月随访,失访2例,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采用B 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19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81.2%。结论: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结合可吸收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需二次手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采用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了10例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58岁,平均(36.4±11.4)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8±1.1)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摔伤3例,运动创伤1例。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临床评估指标包括术后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随访时X线片检查结果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4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膝前疼痛及其他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X线片检查示10例患者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角度为132.0°±12.3°;Bo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为(28.5±1.8)分,优9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双滑轮技术结合“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复位效果好,固定可靠,术后患者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传统方法主要有髌骨下极切除后缝合和保留髌骨下极的内固定技术,但都存在诸多不足,本研究探讨采用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1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3~75岁,平均(46.00±19.48)岁;9例闭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Ⅰ型)。在骨折近端拧入2枚锚钉,锚线分别行“8”字缝合和Krackow缝合。术后膝关节伸直位铰链支具保护,鼓励患者术后第3天开始,在铰链支具保护下屈曲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第2周在铰链支具的保护下开始部分负重,第6周开始去除铰链支具完全负重。术后定期返院复查,拍摄X线片评估锚钉位置和骨折愈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90±2.28)个月。切口长度4~7 cm,平均(5.35±0.85) cm。术后3个月Bostman评分22~30分,平均(27.10±2.88)分,术后6个月Bostman评分23~30分,平均(28.30±2.21)分。术后6个月摄片提示髌骨骨折均骨性愈合。 结论 带线锚钉结合Krackow-“8”字缝合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早期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无需二次取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杜逸  纪益魁  胡逞颖 《当代医师》2013,(10):1396-1397
【摘要】目的介绍髌骨胫骨结节环扎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技术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8月,应用髌骨胫骨结节环扎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5~82(36.5±5.3)岁],术后积极行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2l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于术切口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疗效按改良Bostman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无创伤性关节炎,尢肌肉萎缩,尤肌腱粘连,无关节粘连,僵直,无髌韧带再断裂。结论髌骨胫骨结节环扎术后呵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并避免早期功能锻炼时对骨折块的应力牵拉,为骨折愈合提供了良好的静力环境,足一种方便实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微创治疗髌骨下极袖状撕脱骨折伴髌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髌骨下极袖状撕脱骨折伴髌腱断裂患者36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带线锚钉微创治疗,观察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关节活动度、Bostman评分,同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关节活动度、Bostman评分逐渐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带线锚钉微创可有效治疗髌骨下极袖状撕脱骨折伴髌腱断裂,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髌骨下极切除组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断端,分别采用带线锚针和髌骨下极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合适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锚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 0%,明显优于髌骨下极切除组的80. 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6±1.3)个月,未见血管及神经等损伤,其中锚钉组于术后第7天出现1例锚钉松动脱出,经二次手术置入2枚锚钉固定,术后一期愈合. 髌骨下极切除组出现屈膝困难3例,髌股关节炎4例,后期行保守治疗. 结论: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保留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的恢复了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创伤外科2016年0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髌骨下极骨折共22例行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患者(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的患者21例(对照组),阐述技术要点并根据各项指标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1、3、6月)均大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术后1、3、6、12月)、KSS评分(术后1、3、6月)均高于对照组(P <0.05);(3)观察组无1例出现膝前疼痛,而对照组有12例;随访终末期膝关节Bostman评分优良率(1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5.23%)。结论 间断垂直不可吸收缝线联合尼斯结治疗髌骨下极骨折避免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软组织激惹少,操作简单易行、耗时短、出血量少、固定牢靠,术后功能恢复好,远期内置物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十”字交叉固定于髁间嵴附着点处,同时于胫骨中上段应用空心钉为PDS线提供张力,加强固定撕脱的骨折块。采用Lysholms—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s-Tegner评分为(96.78±1.33)分。Lachman试验均阴性,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PDS线结合胫骨中上段空心钉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手术,可牢固固定骨折块,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对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进行缝线栓结固定的手术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28例前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骨折解剖复位缝线固定术,其中男24例,女4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43岁。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按Meyers-McKeever分型为II型7例,III型16例,IV型5例;术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55.3±1.6)分。患者受伤后到入院的时间分别为1-48周,平均为37周。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后,在前交叉韧带定位器引导下,经胫骨上段前内侧创建骨隧道,沿骨隧道将2号Ethibond缝线引入关节腔,利用肌腱线紧密打结,将撕脱骨块解剖复位固定。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皮肤坏死、骨折块松动脱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6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12个月复查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正常者26例,伴有轻度活动受限者2例。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为(92.5±2.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t=42.220,P=0.000)。结论 关节镜下前叉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行缝线固定的手术方法创伤小、固定可靠,有利于实现ACL胫骨止点解剖原点重建,恢复ACL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种膝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患(Meyers分型[1]:Ⅱ型15例,DI型4例),在膝关节镜下用缝线穿过前交叉韧带,在其前方交叉成“8”字后经胫骨隧道引出缝线,拉紧缝线复位固定骨折块并固定于胫骨前一枚微型钢板上。结果:术后X线检查示撕脱骨折完全复位,19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膝关节屈伸活动正常,Lachmen试验均为阴性。依据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入院时均为D级,术后A级11例,B级8例。术后Lysholm评分(93.95±0.99)分,与术前(27.74±0.45)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75,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技术治疗MeyersⅡ型、Ⅲ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微创、简捷、疗效确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髌骨骨折的手术效果以及其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应用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治疗,B组: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C组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聚髌器,分析比较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术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三组手术方法的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但术后3个月A组、B组膝关节活动度(ROM)的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有显著性(χ2=6.412,P0.05)。术后6个月三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7.523,P0.05)。结论改良张力带固定法、镍钛聚髌器固定法的手术治疗方法在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加早期的关节持续被动运动方面优于粗丝线或可吸收粗线环形缝合固定法。同时借助CPM机被动加主动训练,增强伤肢的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和肿胀,能有效避免创伤性骨关节炎,利于软骨营养,明显加速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在腰穿针引导下利用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关节镜下在腰穿针引导下利用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治疗成人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30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5例。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骨折后,先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再采用交叉韧带重建钻导器(Acufex PCL guide)引导,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成两骨髓道,置入腰穿针后通过腰穿针穿线固定骨折块。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鼓励患者主动伸屈关节,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及髌骨推移锻炼。随访时拍摄X光片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来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平均愈合时间(7.0±0.6)周。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92.3±1.6)分,术后6个月评分(97.6±1.7)分,与术前(74.6±4.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不需石膏固定,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螺钉与保守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52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患者,其中34例采取经皮空心螺钉手术治疗(空心螺钉组),18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愈合时间、愈合及预后情况(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经皮空心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2±2.3)周,美国足踝协会(AOFAS)中前足功能评分为(92.3±4.2)分,VAS疼痛评分为(0.9±0.4)分;保守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1.2)周,AOFAS中前足功能评分为(89.0±3.2)分,视角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为(1.2±0.4)分;经皮空心螺钉组在骨折愈合时间(P=0.012)及AOFAS评分(P=0.005)方面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皮空心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骨折愈合时间短,骨折愈合佳,功能恢复良好.但部分患者存在腓肠神经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8例(82处)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4例40处)与克氏针内固定组(34例42处),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68例随访3~18个月,平均(9.8±3.5)个月,82处骨折均骨性愈合.微型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0.00%,感染率为5.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钢丝双褥式缝合治疗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9年3月,我院运用钢丝双褥式缝合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38例,其中60岁以上患者21例。本组均为骨折块6块以上,大多数骨折块小于10mm~2的严重粉碎性骨折,根据王Rockwood髌骨骨折分型均为V型骨折,采用钢丝双褥式缝合进行治疗,根据陆裕朴等评定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21例老年患者均获得(12~31)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以及软组织激惹,骨折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陆裕朴等疗效评定标准,优18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对老年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尤其是髌骨下极粉碎严重,无法行克氏针张力带予以有效固定者,钢丝双褥式缝合法可有效的保留髌骨的长度,避免髌骨下极切除引起伸膝无力,减少髌股关节炎以及(错格)现象的发生,较少的内固定物有效的减轻了软组织激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