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1],其临床特征为排便时盆底肌群不能协调松弛或异常收缩,盆底出口阻力增高,引起排便困难等症状.其病名的演变来源于对病因的不断研究.目前认为,该疾病为一组综合症候群,除了便秘症状外,还可能合并肠易激综合征、排尿困难、肛门直肠痛、帕金森氏病等多种疾病{2-5}.  相似文献   

2.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研究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nrelaxed pelvic floor syndrome,UPFS)的肛管直肠动力学变化。方法对天津市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有便秘症状并经排粪造影诊断为UPFS的57例病人用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仪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以无排便功能紊乱症状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UPFS病人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力排时直肠肛管压力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此压力差为负值,引起直肠初始感觉和初始便意感觉的容积及最大耐受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PFS病人存在明显的直肠感觉功能下降和盆底肌肉协调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便秘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导单囊肛管直肠功能测定仪对3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和肛管一直肠抑制阈值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舒张压降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_压、直肠感知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及肛管一直肠抑制阈值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盆底失迟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后位双挂线术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79例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病人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行耻骨直肠肌后位双挂线术治疗,对照组行耻骨直肠肌后位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6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耻骨直肠肌后位双挂线术治疗盆底失弛缓性便秘,疗效优于耻骨直肠肌后位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是引起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一个常见原因 ,普通用泻药或生物反馈治疗均有利有弊 ,手术治疗因效果不佳临床很少采用。肉毒毒素A是一种神经毒素 ,通过抑制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而用于治疗神经源性的肌肉收缩过度 ,近年来应用于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目的 :本研究在于评价肉毒毒素 A注入耻骨直肠肌的疗效。方法 :2 5例( 1 5例女性 ,平均年龄 2 3.2岁 )有出口梗阻型便秘症状的患者接受肛管直肠测压和排粪造影 ,所有患者在两种检查中均发现耻骨直肠肌紧张 ,所有患者都不能排出直肠气囊。每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耻骨直肠肌的局部注…  相似文献   

6.
儿童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29例便秘患儿经结肠造影和直肠肛门测压诊断为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6.7±4.0)岁。所有病例经过结肠造影和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检查均排除先天性巨结肠症。29例患儿排便弛缓反射均为上升相(正常为下降相),RAIR正常(注气5~10 m1)21例,RAIR减弱(注气15~30 ml)8例;20例直肠初始感觉和最大耐受量均正常。明确诊断后采用排便诱导训练法,配合饮食调节、乳果糖或福松等缓泻剂软化大便等治疗1-2个月,痊愈4例,好转5例,有效率31.0%;开塞露依赖20例。有4例病史在1年以上、长期依赖开塞露的学龄期患儿做了肛门内括约肌和直肠平滑肌部分切除术(Lynn术),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每1-2日自行排便1次,疗效满意;其中2例术后复查直肠肛门测压、肛管静息压及括约肌功能长度均较术前下降,排便弛缓反射仍为上升相。结论儿童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便秘病史、结合直肠肛门测压和结肠造影;排便诱导训练法等治疗不满意者可选择Lynn术。  相似文献   

7.
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诊断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价值。研究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对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分类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113例慢性便秘患者同期进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检查。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根据排便时管压力曲线类型和排便指数(排便压/收缩压)将盆底失驰缓综合征分为轻中重三度。19例重度患者采用中医挂线治疗(治疗1组),20例轻中重度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2组),观察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压力检测指标的变化。2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佃底肌电图诊断盆底失驰缓综合征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和排粪造影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1组排便驰缓反射,排便压与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肛管功能长度,肛管静息压与治疗后比较明显减低(P<0.01)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2组排便驰缓反射,排便压与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肛管功能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与健康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若剔除重度患者上述指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肛管直肠压力测定是一种无创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好的检查方法。中度盆底失驰缓综合征患者适合保守治疗,重度患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RS)和盆底痉挛综合征(SPS)的典型症状是:患者排便时盆底肌不放松反而收缩,因而肛管不能开放,排便困难。研究证实,此类患者在非排便时即在静息状态下,盆底肌EMG、肛管静息压与收缩压、肛门直肠抑制反射等各项功能指标均属正常,盆底主动或随意收缩后,亦能恢复至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疗效,选取产后42d的产妇进行盆底肌电图及肛管压力测定,评估其盆底功能,将临床便秘症状明显的40例产后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自己进行提肛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测定数据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情况改善不明显;但肛门压力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女性产后盆底肛门压力及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超声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PFD)的可行性。方法对符合PFD诊断的30例女性便秘患者行三维动态超声检查,比较其静息状态下与模拟排粪状态(Valsalva动作)时经会阴动态超声测量的指标饯角、经肛管三维超声测量的β角、γ角和H线的差异;同时,对超声各测量指标诊断盆底失弛缓综合征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三维动态超声检测出30例患者中直肠前突13例(43.3%),直肠黏膜内套叠14例(46.7%),子宫脱垂11例(36.7%),膀胱脱垂1例(3.3%)。与静息状态相比,Valsalva动作时α角、β角和H线显著缩小,γ角显著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α角、β角、γ角和H线对PFD的检出率分别是93.3%(28/30)、96.7%(29/30)、96.7%(29/30)和86.7%(26/30)。结论经会阴超声测量的仅角和经肛管超声测量的β角、γ角和H线都可以为临床上诊断PFD提供可行的指标数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2例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采用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39~10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6天(7~19天),随访12个月,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分别为(55.95±5.57)mmHg、(43.19±5.1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肛管收缩压分别为(164.21±11.02)mmHg、(137.40±7.6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肛管力排压分别为(128.31±16.93)mmHg、(81.33±8.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出口梗阻型便秘症状(ODS)评分分别为(15.83±4.52)分、(5.90±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Wexner评分分别为0分、(0.71±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Wexner评分均≤3分,未出现严重肛门失禁。手术前后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不满意)分别为(44.21±5.12)分、(14.36±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PAC-QOL评分(满意)分别为0分、(10.02±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断+自体闭孔内肌移植术术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对肛管高压区、耻骨直肠肌及直肠下段三个部位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耻骨直肠肌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我们对42例耻骨直肠肌失弛缓型便秘患者采用此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电刺激模式:20min/次,3次/d,15次/周,均治疗2周。结果显示,随访3个月,患者排便症状改善情况:显效9例,有效2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71%(36/42)。患者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排便用力程度、肛门及骶后疼痛在治疗结束时、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相比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粪便性状在治疗结束时、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显著(P〈0.05)。患者治疗结束时肛管静息压、括约肌功能长度、直肠阈感觉容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大耐受量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结果表明,精确肛管高压区、耻骨直肠肌及直肠下段三个部位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有效地治疗耻骨直肠肌失弛缓型便秘。  相似文献   

13.
耻骨直肠肌起自耻骨联合下方,左右各一向后下延伸 ,于直肠后方联合形成一环绕直肠肛管结合部的"U"形结构 ,并将直肠肛管结合部向前上方悬吊 ,使肛管轴线与直肠轴线形成一个夹角 ,即肛直角.当耻骨直肠肌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排便时肛直角不变甚至反向缩小 ,引起排便困难等症状 ,称之为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 m...  相似文献   

14.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PRS)是顽固性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其名称较多,如:肛门痉挛、痉挛性盆底综合征、反常性耻骨直肠肌收缩及耻骨直肠肌肥厚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盆底生物反馈疗法加针刺八髂穴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将6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加针刺八露穴,对照组单纯给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排便情况、肛门测压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排便情况各指标评分及肛门测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排便周期、排便时间、排便方式、排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感、便质方面评分及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直肠初始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均下降,其中治疗组各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或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盆底生物反馈疗法加针刺八髂穴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UPFS)是指人体排便时盆底肌反射性或随意性舒缩功能异常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是便质软排便费力,肛门阻塞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便秘[1],占慢性顽固性便秘的55%[2]。  相似文献   

17.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肛管内括约肌失弛缓症是功能性出口梗阻所致便秘的一种类型,赵克开等详细叙述了肛管内括约肌与便秘的关系,但国内尚未有专文论及肛管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的X线诊断。笔者在从事多年便秘X线检查的实践中曾多次遇到该症,其中不乏经临床证实者。现简要小结于后,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闭孔内肌移植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法:对26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病人采用耻骨直肠肌后方切断术,同时再游离并切断闭孔内肌坐骨附着端断端与侧方耻骨联合肌及部分括约肌缝合。结果:26例病人均有一定程度症状缓解,大便1 ̄2次/d,随访6个月至3年,无1例复发。讨论:把游离的闭孔内肌与侧方耻骨直肠肌作缝合,可拮抗耻骨直肠肌的反常收缩,防止术后再粘连。结论:该方法对治疗耻骨直肠肌痉挛引起的便秘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