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2—8月我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EPO治疗组(n=43)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皮下注射rHu-EPO。观察两组患者第1、4、7、10、14天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压、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第7、10、14天两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β蛋白均明显降低,EPO治疗组低于照组(P 0.05)。治疗14 d后EPO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压、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Hu-EPO能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及S-100β蛋白含量,降低NIHSS评分,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可能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解放军252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以及治疗前、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水平逐渐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3、7和14天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异常和心率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脑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icificenolase,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脑苷肌肽实验组(41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和14天测定血清NSE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两组血清NSE含量及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14天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脑苷肌肽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的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0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mL,1000r/min离心取上清液检测NSE、S100蛋白水平,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NSE水平、S100B蛋白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d后二者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观察31例发病36 h入院的患者,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S100蛋白含量逐渐升高,其中NSE于发病后第72h达峰值,S100蛋白于发病后第120h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而治疗组发病后72、120、168h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减轻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起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影响.方法 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盐酸纳美芬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结果 2组NIHSS评分、MMSE评分、IL-8、hs-CRP、S100β蛋白水平及NSE水平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MMSE评分、IL-8水平、hs-CRP水平、S100β蛋白水平及NSE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8、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相关,且预后良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镁离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9月在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掷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NSE水平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5天,2组NSE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0天,2组NSE均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第5天(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硫酸镁可为急性脑梗死的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静  张保华  裘丽红 《医药论坛杂志》2011,(21):152-153,155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观察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SE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与依达拉奉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SE水平开始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观察组NIHSS在治疗后第7、14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1例脑梗死患者起病第 1、3、7天血清TGF β1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TGF β1水平在起病第 1、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以第 1天为低谷值。TGF β1低谷值与脑梗死体积无显著相关性 ,而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TGF β1参与了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早期测定血清TGF β1水平对判断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及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 d和14 d患者血清中NSE、hs-CRP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治疗后,依达拉奉组患者血清NSE、hs-CRP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NSE、hs-CRP含量升高,其含量可反映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脑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依达拉奉可以降低NSE和hs-CRP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脑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第1、3、7、14天抽取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 水平,同期收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 hs-CRP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脑梗死体积大小的相关关系。结果脑梗死组 hs-CRP 在发病后第1、3、7、14天均高于对照组(P <0.05),但只有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梗死体积大脑梗死患者 hs-CRP 含量大于梗死体积小的脑梗死患者,在病后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s-CRP 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参附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宏  陈志昌  周涛  向道康 《贵州医药》2003,27(9):796-798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情况及参附注射液的调节作用。方法 32例肺癌患者根据病理学结果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从手术前 3天到术后 14天 ,每天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 5 0ml,手术过程中静脉滴注 5 0ml;对照组除不用参附注射液外 ,其它条件与治疗组相同。于术前、术毕、术后 3天、术后 14天抽取静脉血监测补体C3 、C4,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C反应蛋白 (CRR)和血常规。结果术后 3天、7天 ,治疗组患者血浆补体C3 、C4和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中性粒细胞分类 (N %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玫  蔡鸿  刘波 《贵州医药》2003,27(8):701-702
目的对比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 2 5 0ml,连续1 4d)和对照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连续 1 4d) ,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d、1 4d作全血粘度 (C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RCI)、血小板聚集率 (PCR)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1 4d ,两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 ;实验组CP、RCI和PC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刺五加注射液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蛋白变化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7d内检测血清NSE水平和S100蛋白浓度,并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和S100蛋白变化较腔隙性脑梗死组显著升高(P<0.05);有意识障碍组与无意识障碍组、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NSE水平和S100蛋白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NSE水平和S100蛋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检测血清NSE水平和S100蛋白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发病 72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分别于第 1天、3天、5天、7天静脉滴注降纤酶 10U、5U、5U、5U ,对照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共 14d ,两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 ,并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评分作出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P <0 .0 1)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降纤酶治疗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和增长 ,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qd。两组疗程均为2周。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治疗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于发病24 h内,治疗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 6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 6水平相比较。结果: 治疗第7天开始观察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此后NIHSS评分持续下降;对照组NIHSS评分则在治疗第10天开始显著下降(P<0.05)。治疗第7天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入院24 h内血清IL 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从治疗第7天开始逐渐下降,治疗第14天时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 6水平在治疗第10天后逐渐下降,但对照组各时段血清IL 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开始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血清IL 6水平最高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最高值(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降低其血清IL 6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疏血通注射液6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丁苯酞组为对照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口服200mg,3次/d,连续治疗10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d后各抽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NSE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治疗前NSE水平上,治疗组与对照组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0d后NSE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33例发病36h入院的患者采用动态观察方法,显示对照组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血清NSE的含量也逐渐升高,其中NSE含量于发病后第72小时达到峰值,而后逐渐下降。而采用丁苯酞的治疗组在发病后72h、120h、168hNSE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减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缺血及再灌注的损伤,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地神经元的损伤情况。方法 17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非体外循环组(实验组)8例,手术在常温心脏跳动下进行;体外循环组(对照组)9例,术中阻断升主动脉,鼻咽温度为25℃-27℃。动态监测围术期所有患者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早期,其S-100β蛋白和NS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或P<0.01),其中S-100β蛋白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NSE术后1d恢复至术前水平;实验组S-100β蛋白从术中到术后1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NSE从手术毕到术后8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1)颈内静脉血中S-100β蛋白和NSE的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价CABG地神经元损伤程度的可靠指标;(2)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神经元的损伤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托吡酯(TPM)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TPM对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方法急性大脑中动脉区梗死症状发生后12h以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小剂量TPM组)及C组(大剂量TPM组),并分别于入院后即时,第3、7、14、28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NSE的浓度,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A组、B组及C组入院当日血清NSE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血清NSE均有下降。B组、C组第3、7、14天血清NSE浓度较常规治疗组下降(P<0.05);第28天三组血清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于第7、14、28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入院时下降(P<0.05),且B组和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A组。结论TPM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浓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脑损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NSE及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按急性脑梗塞临床路径的规范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u-EPO6000U/次,每2天一次,共3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SIA)检测NSE、hs-CPR、IL-10水平。结果:⑴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SE水平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要优于对照组。⑵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s-CPR、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4天hs-CPR、IL-10的水平均下降,而治疗组hs-CPR、IL-10水平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其神经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脑梗塞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而起到神经保护、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C-反应蛋白和血清白介素-18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发病后24h内入院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时选择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组发病第1天,第14天及对照组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天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4天的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自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