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细菌性脑膜炎发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的变化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2年在广西贵港市及所辖市、县建立起以实验室检测为基础的脑膜炎症状监测系统.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脑脊液及血标本进行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结果 共评估了2 493名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95例,临床诊断444例,可疑病例1 954例.确诊及临床诊断的细菌性脑膜炎年均发病率为2.63/10万;死亡21例,病死率为3.90%.发病年龄呈增高趋势,确诊及临床诊断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7岁.由真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脑脊液及血培养阳性菌中新型隐球菌分别占42.55%(20/47)及16.36% (9/55);其次为猪链球菌,分别占14.89%(7/47)及7.27%(4/55)用PCR方法检出脑膜炎奈瑟菌2株、流感嗜血杆菌2株及肺炎链球菌10株.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谱发生了变化;敏感的症状监测系统加以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脑膜炎的发现、防控及临床诊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6所监测哨点医院,以临床诊断为急性脑炎、脑膜炎的病例为监测对象,收集有关病例信息,并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分别采用细菌培养、ELISA和RT-PCR(或PCR)等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共报告1 207例;地区分布较分散;7~9月发病最多,不同月份发病情况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6∶1。以儿童为主,0~4岁和5~9岁发病率高;大中小学生、散居儿童、农民、托幼儿童为高发职业;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呕吐、精神萎靡、恶心;乙脑阳性率为11.82%,其他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例分离到的病原体最多的是肠道病毒、流腮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经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中,误诊率高达30.95%。[结论]济南急性脑炎、脑膜炎分布广泛,多为病毒引起,临床上存在一定的漏诊,应加强适龄儿童的疫苗注射及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3.
广西南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5岁以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流行特征、病原谱、后遗症等的特点。方法 采取以监测区域所有医院、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为监测单位,以人口为基数的流行病学监测方法,以符合筛选标准的病例作为研究病例;采集脑脊液(CSF)和血液标本,按照统一规程进行病原学分离和临床诊断。结果 在26个月的监测期内,在5岁以下儿童中共收集到符合筛检标准的研究病例1272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265例,临床诊断病例年均发病率为86.36/10万,病原确诊细菌性脑膜炎病例38例,年均发病率为12.38/10万。确诊病例的病原谱以葡萄球菌为主,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双球菌(Sp);年龄分布以1月龄以下年龄组为最高,次为1~12月龄组,1~24月龄组是Sp和流感嗜血杆菌(Hi)所致脑膜炎的高发年龄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3.16%和0.00%,病死率18.42%。实验室分别从1193份血培养标本和1211份CSF培养标本中分离出40株Hi和23株Sp等致病菌,但均未分离到脑膜炎奈瑟菌(Nm)。结论 首次证实广西存在Hi所致脑膜炎,年均发病率为0.98/10万,处于较低发病水平;确诊细菌性脑膜炎年均发病率12.38/10万,是当前危及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确诊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谱以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4.
就细菌性脑膜炎的国内外流行状况、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影响预后的因素及药物预防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使得许多细菌性脑膜炎病例获得治愈,但该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至今仍保持着较高水平。同时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细菌性脑膜炎的致病菌种类和耐药性较以前已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依然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感染性疾病,也是一种需要被紧急救治的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及提前预防是有效降低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流行病学、细菌性脑膜炎的发生机制以及该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细菌性脑膜炎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南宁市5岁以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由监测区内各医疗点对符合筛检标准的就诊患儿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脑脊液和血液进行细菌培养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将数据输入数据库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272例脑膜炎疑似患儿,检出各种细菌性脑膜炎38例,发病率12.40/10万,病死7例,病死率18.42%。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24月龄以下儿童(占97.37%),无性别差异。本病在6、9、12月份高发,在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儿童和未送托儿童中高发,与家庭人口数、家中房间数无关联。结论南宁市细菌性脑膜炎多发2岁以下儿童,其发病率与父母文化程度和环境卫生有密切联系;改善环境卫生,提高家长的防病意识是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预防医学》2005,11(1):i003-i003
课题来源:国际疫苗研究所(IVI,韩国)2000—2003年资助项目,研究起止时间:2000年11月~2003年6月,成果登记号:200463088,项目负责人:董柏青,完成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单位:国际疫苗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北京市朝阳区2006~2008年度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为制定预防与控制流感流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要求的标准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2006~2007年流行期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310件,分离出流感病毒146株,阳性率为47.10%,其中甲3亚型114株,占78.08%;甲1亚型24株,占16.44%;乙型8株,占5.45%。2007~2008年流行期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600件,分离出流感病毒301株,阳性率为50.17%。其中甲3亚型57株,占18.94%,甲1亚型3株,占0.10%;乙型241株,占80.07%;两个流行期分别以12月和1月病毒检出率最高,且流感样病例门诊就诊百分比趋势与病毒分离率基本一致。结论:两个流行期监测表明,流感样病例数分别占门诊总病例数的2.35%和2.93%,监测门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高峰均在1月份,2006~2007年流行优势株为甲3亚型毒株,2007~2008年乙型流感病毒为流行优势毒株。流行病学采集的资料与病毒分离情况基本一致,说明朝阳区流感监测系统是敏感和特异的。  相似文献   

10.
我省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疟疾流行区。曾在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和70年代初发生了三次大流行.1955年发病率高达159.04/10万。经过几十年大力防治,至1986年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截至1993年已有57个县(市)经省考核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从1986年起,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每年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作为全省的疟疾监测点,以便及时了解疟疾的疫情动态、发病特点、媒介按蚊的密度及传播潜势等。现将1992~1995年的疟疾发病情况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和方法1.1病原学监测采取主动和被动侦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中初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为做好流脑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大连市防疫站站志、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脑个案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资料对1996-2010年流脑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10年大连市流脑报告发病162例,年均发病率为0.19/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连市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情况,为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6~2015年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2006~2015年共报告AFP病例181例,每年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均>1/10万,各项及时性指标均达到WHO要求。各区市县AFP病例监测敏感性尚不平衡,合格便标本采集率降低。结论:各区市县应进一步提高本辖区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积极开展主动搜索,提高合格便标本采集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0~2013年大连市甲肝流行规律,为甲肝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1990~2013年大连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甲肝发病率波动在1.79/10万~192.30/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68.73/10万,历经四次流行高峰,自200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近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冬春季高发,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发病为主。结论:大连市甲肝防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局部暴发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继续实行以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朱琳  肖丹  韩一楠 《职业与健康》2014,(21):3102-3105
目的了解大连市2006—2013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一步完善水痘防治策略及规划。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大连市水痘流行的三间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大连市共报告水痘24 02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87/10万,无死亡病例。冬春季为高发月份;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高新园区(136.52/10万)、甘井子区(94.77/10万)和旅顺口区(75.47/10万);水痘病例主要集中于20岁以下年龄组,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其中5-9岁发病率最高,为308.52/10万;大于20岁的成人水痘发病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水痘暴发疫情共235起,其中有18起构成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大连市水痘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儿童为高发人群,加强监测,尽早开展水痘疫苗常规接种是降低水痘发病率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传染病在国境间传播,为口岸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西藏樟木口岸3443名出入境人员、口岸从业人员和尼泊尔司乘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各种传染病216例,占受检人数的6.27%,其中HIV抗体阳性2例,检出率为0.06%;梅毒136例,检出率为3.95%;HBsAg阳性58例,检出率为1.68%;丙肝20例,检出率为0.58%。经统计学分析,四种传染病的检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程度、行业、性别、婚姻状况中有显著差异。结论应重点加强对樟木口岸常年往返的尼泊尔司乘人员传染病监测,同时也应加强对口岸酒吧、餐饮服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和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06/2007年度(2006年10月~2007年9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 对网络直报的流脑疫情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山东省2006/2007年度流脑发病34例,发病率0.037/10万,比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减少45.16%;死亡6例.同比减少40.00%.病例分布在12个设区的市;1~4月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65.62%;≤29岁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4.11%;在1个市1所学校发生聚集性流脑疫情.在流脑病例中分别检测出A、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1株和3株;在健康人群中检测出A、C群Nm各3株.结论 应采取以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开展流脑病例、健康人群流脑带菌和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2006-200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张倩文  袁玉  历丹  安庆玉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580-2581
猩红热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冬春季高发,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性较强。近年来辽宁省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了解其在大连市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我们对大连市2006—2008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3 - 2018 年淄博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针对性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2013 - 2018年全市各哨点医院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检测信息进行总结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2013 - 2018年共报告25 756例,采集标本2 279份,采样率为8.85%,阳性339份,阳性率为 14.87%。年度分析显示2018年病例占比、样本阳性率最高,分别为52.00%、26.54%。季度分析显示第三季度病例占比最多(40.03%),第二季度样本阳性率最高(17.80%)。年龄组分析,<4岁组阳性占比最多(43.07%),样本阳性率最高为19~28年龄组(20.72%)。其他类别:水果类及其制品,病例及阳性占比均最多,为22.32%及20.94%;农民病例占比最多(31.20%),散居儿童阳性占比最多(33.63%);散装方式病例及阳性占比均最多(分别为40.43%及44.84%);家庭病例及阳性占比均最多(分别为77.83%及77.88%)。结论 各哨点医院应继续重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上报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大食源性疾病的宣传工作,做好对民众的科普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索流感流行规律,为制定流感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马鞍山市2006-2013年流感监测年度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平均ILI就诊百分比(ILI%)为6.72%,流感发病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峰,病例以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为主.2006~2009年7月,病毒分离平均阳性率为8.13%,毒株类型以季A(H1N1)和B型交替出现为主;2009年8月~2013年,核酸检测平均阳性率为18.40%,以新甲(H1N1)、季A(H3N2)和B型交替出现为主.结论 2006-2013年马鞍山市流感活动相对稳定,但流感监测工作仍然不能放松,需加强对B型流感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连市麻疹流行特点,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2005~2006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6年共确诊麻疹病例379例,平均发病率为3.33/10万.其中,2005年发病率为2.28/10万,2006年发病率为4.37/10万,两年发病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市11个县区均有发病,金州区发病率最高,为15.76/10万;瓦房店市最低,为0.58/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月为发病高峰,占62.80%;发病呈现两端集中趋势,≤8个月和15岁以上分别占8.71%和51.98%;外来人口发病占57.78%.[结论]大连市麻疹疫情有回升趋势,应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麻疹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