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是指糖尿病(DM)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和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退行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DM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该病除具有DM症状和/或DM并发症的症状外,还伴有腰背、髋部疼痛或持续性肌肉疼痛,且疼痛与骨质疏松(OP)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是指糖尿病并发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改变、骨强度减低、脆性增加等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是以骨组织结构破坏、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为特征的周身性骨骼疾病。DOP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日益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尚无特殊治疗进展,中医药在防治DOP方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独特优势。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OP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为中医药治疗DOP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 DOP)是糖尿病在骨关节系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骨质疏松症易致骨折,致残性高,加上糖尿病本身控制方面的困难,使得DOP治疗和康复更为棘手.目前对DOP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明确,尚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而中医药在防治DM及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基础,可以从中挖掘出对DOP有效的方药.近10多年来,一些学者在临床上应用中医药方法防治DOP,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近年来在中医药防治DOP相关的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对近10多年来中医药防治DOP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是指患有糖尿病引起骨显微结构受损和骨量消减症状,增加了患者的骨脆弱性,容易引发骨折疾病。因为骨质疏松症容易产生骨折,骨折伤残率高,使糖尿病患者的医治和病愈更为艰巨。目前西医治疗普遍以外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及钙剂,使用骨丢失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等~([1]),但是有些药物毒副作用大,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Diab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由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机体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钙、磷、镁等元素代谢障碍而导致骨组织骨量减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除了有DM的症状及并发症外,还可能出现腰背酸疼、骨密度减低和骨痛、骨折等。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是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与临床多种疾病的关系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不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尤被关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代谢性骨病的一种,它是以骨量的减少或骨组织结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因胰岛素水平下降,使骨转换加快,骨矿物质丢失导致骨质疏松,病人除表现为骨痛外,容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危害亦日益显现,其危害程度并不比心血管疾病、肾病、眼病、神经病变等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逊色,成为临床上必须直面的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些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及…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的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质疏松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小梁连接性降低,骨皮质变薄,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引起骨折的疾病.随着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结构改变,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预计下半个世纪由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将增加1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致费用惊人的增长,亦是老年人死亡的重要诱因,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为国内外医学界所关注.2型糖尿病(DM)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患病率日渐增多.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两者皆为老年病,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人数的增加,将是医学界面临的重要挑战[1].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骨量减少,老年者尤甚.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已成为一个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玺  许旭昀  陈子睿 《新中医》2016,48(7):261-263
正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为50%左右[1]。许多流行病学资料证明,1型糖尿病患者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相比,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容易被忽略,发生率高,后期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防治骨质疏松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意义重大[3]。目前对DOP的治疗己逐渐趋于多元化,而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方面更有其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表明,在1 型糖尿病中骨量的减低较肯定,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较普遍且严重.但2 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肥胖和高胰岛素血症伴血浆性激素结核球蛋白(SHBG)的下降以及一系列性激素的转化代谢异常,其骨代谢和骨转换类型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可下降、不变或升高[1].现就2 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骨质疏松( 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并发的严重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具有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脆性增加、强度降低、易于骨折等特点,临床多表现为疼痛,可兼见相应部位功能活动障碍、甚至畸形、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以...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DM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现代医学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药治疗DOP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中医在治疗DOP时多从“肝肾”论治,忽视了“脾”的重要作用。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肌肉充养四肢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互惠互利,维持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 两者病理上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先天不足致后天失养,脾气虚弱,脾虚则肌肉削,肉削则骨枯。故从“脾肾论治”DOP亦尤为重要。现从“脾肾论治” DOP出发,结合现代中医药研究基础,探讨中医药从“脾肾论治”DOP的相关机制及必要性,为中医药防治DO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贾维中  吴壮  董清平 《河北中医》2006,28(11):822-823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并发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改变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骨病,是一种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人体骨骼系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危害严重.2004~2005年,我们采用加味骨痛仙胶囊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8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真  侯建明 《中医临床研究》2013,(1):119-120,12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OsteoPorosisDO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中医对DOP的主要治则总归滋补肝肾、补肾强骨、益气温阳,兼以健脾、祛瘀、通络等,采取中药内服、针灸等方法。现代医学对DOP的治疗上是要以控制血糖为前提,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等方法。目前对DOP的治疗已逐渐趋于多元化的,多在严格控制血糖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本文就近年来DOP的治疗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PO)的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动物试验研究进行综述,为中西医治疗DOP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近10年来国内外研究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报道,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结果:中医对DOP的治则以滋补肝肾、补肾强骨、益气温阳为主,兼以健脾、祛瘀、通络等,配合中成药、针灸等方法,但多局限在小样本临床观察,缺乏系统性。西医对DOP的治疗以控制血糖为前提,抑制骨吸收,促进骨生成,抗氧化等,但西药或作用时间不持久,或副作用较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而且能大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1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8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Ins)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脱氧吡啶啉(Dpd),空腹血糖(FPG)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BMD、BGP、Dpd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和血脂的调控及尽可能的保护胰岛β细胞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骨质疏松(DOP)作为糖尿病(DM)主要慢性并发症,起病隐匿,发病机制复杂,与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相关细胞因子、激素水平变化、降糖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有关,病情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中医学认为DOP病位在骨,与肾脾肝脏腑功能失常,进而导致气虚血瘀密切相关,治疗多立足于调补脏腑、行气化瘀,使骨得其养从而改善症状。本文基于络病理论,针对DOP骨络脏腑亏虚、邪瘀阻络的主要病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DOP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防治DOP提供更多思路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运动锻炼对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骨质疏松症常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P) ,是指以骨量减少 ,骨微结构退化致使骨强度减低、骨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OP易并发骨折是该病最大的危害 ,已成为中老年人特别是绝经期后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1997年全国普查总发病人数达 6千万以上 ,其中 9.6 %患者并发骨折。骨折人数的相应增加 ,给个人、家庭、社会均带来负担。因此 ,研究和实施 OP防治已成为老年化大国的一大课题。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文自 2 0 0 0年 4月至 7月就部分人群以双能骨密度测量仪 (DEXA)对腰椎 L1~ 4 进行骨密度 (BMD)测定。低于骨峰值 2…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