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5年40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核小体抗体(Anu A)、抗Sm抗体(Sm)、抗ds DNA抗体(ds DNA)、抗组蛋白抗体(AHA)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检测结果的分析,并与其他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探讨它们在SL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免疫印迹法检测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AHA和ARP。检测402例SLE患者和126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及80名健康体检者。结果在检测的402例SLE患者中,ANA、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AHA、ARP的阳性率分别为95.8%、72.4%、55.5%、76.6%,29.1%、14.2%。在126例其他疾病对照组中,ANA、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AHA、ARP的阳性率分别为41.3%、1.6%、10.3%、8.7%,17.5%、0.8%。而在80名健康体检者中,仅2例ANA阳性,阳性率为2.5%,其余均为阴性。ANA、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AHA、ARP对诊断SLE的特异度分别为73.8%,99.0%,93.7%,94.7%,89.3%,99.5%。在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三者中,任何一项检测结果阴性时,其他2种自身抗体均出现一定阳性率,并以Anu A在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阴性时阳性检出率最高,达69.5%和72.4%。三者联合检测,任一阳性,对诊断SLE的敏感度可达88.2%。三者均阳性,对诊断SLE的特异度可达100%。结论 ANA对SLE诊断的敏感度最高,但其特异度最低;Anu A、抗Sm抗体、抗ds DNA抗体、AHA、ARP对SLE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SLE诊断的可靠指标。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对SL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核型与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参考价值。方法资料来源门诊及住院的AID病例血清标本进行检测,ANA检测采用问接免疫荧光法(IIF),抗ENA抗体检测采用欧蒙斑点法(抗nRNP/SIn、Sm、SSA/Ro、SSB/Lo、Scl-70和Jo—1)六项抗体及抗(ds—DNA)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在98例ANA阳性病例血清标本中核型分布为:细胞核均质型(36.74%),细胞核颗粒型(41.84%),细胞核仁型(11.22%),细胞核膜型(1.02%),细胞核着丝点型(1.02%);重叠核型中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核颗粒型(2.04%),细胞核均质型/细胞浆颗粒型(6.12%)等。98例ANA与ENA同时阳性血清标本中42例抗双链DNA抗体阳性(42.86%)。36例均质型阳性样本中抗SSA/Ro抗体(24.48%),抗SSB/Lo抗体(6.12%),抗nRNP/Sm抗体(6.12%)。41例细胞核颗粒型阳性样本抗nRNP/Sm抗体(19.39%),SSAfRo抗体(15.31%),抗SSB/Lo抗体(6.12%)。ANA阳性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结论ANA常见核型有:细胞核颗粒型,细胞核均质型及细胞核仁型。ANA均质型核型检出的抗ds-DNA抗体为主,且抗ds—DNA抗体含量与荧光强度成正比。ANA核型与抗ENA抗体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对应性。ANA及核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可明确诊断AID,而且利于判断患者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SLE患者淋巴细胞早期凋亡与抗双链DNA抗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欧  孙凌云  王杰 《江苏医药》2002,28(12):889-891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体内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在狼疮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AnnexinV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凋亡细胞。同时与抗ds DNA抗体滴度、疾病活动性评分 (SLAM评分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 )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率 (1 3 0 7± 7 39,n =30 ) ,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 (4 0 8± 3 55 ,n =8,P <0 0 1 )及正常人 (5 1 3± 3 37,n =1 1 ,P <0 0 1 ) ,稳定期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无差异。活动期患者初发病组 (1 1 0 1± 7 56 ,n=1 0 )与已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组 (1 4 1 0± 7 2 7,n =2 0 )相比无差异。 (2 )SLE患者抗ds DNA抗体阳性组 (1 2 98± 9 2 5 ,n =2 0 )与阴性组 (9 35± 4 76 ,n =1 8)淋巴细胞凋亡率相比无差异 (P =0 1 4 ) ;抗ds DNA阳性患者中抗体滴度与淋巴细胞凋亡率无相关性 (r =0 1 1 2 ,P =0 77)。 (3)SLE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与SLAM评分呈正相关 (r =0 533 ,P <0 0 0 1 ,n =38)。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但未发现与抗ds DNA抗体滴度相关 ,也许可能反映了对体内免疫活化状态的一种调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活动性评分 (SLAM)的显著相关性提示其可以作为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丽  王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1):2917-2918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Clq抗体、ANA抗体、抗dsDNA、核小体、抗一Sm抗体,并依据有无狼疮肾炎分为狼疮肾炎组(A组)38例和无狼疮肾炎的SLE对照组(B组)22例。结果A组抗C1q、dsDNA、核小体、抗-Sm和A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均P〈0.01),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A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补体C3、C4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抗C1q抗体、dsDNA、核小体和ANA是反映SLE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重要指标,在LN诊断和判定活动性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疾病特点,评价抗核抗体(ANA)联合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80例SLE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其他自身免疫学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ANA、ANAs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ANA、ANAs阳性检出情况,ANA、ANAs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NA、抗dsDNA抗体、抗Rib-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抗Sm抗体、抗nRNP/S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00%、25.00%、35.00%、60.00%、15.00%、60.00%、25.00%、5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0、2.50%、20.00%、5.00%、20.00%、1.25%、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抗dsDNA+Sm抗体、抗dsDNA+Sm抗体+ANA、抗dsDNA+Sm+Rib-P抗体、抗dsDNA+Sm+SSA抗体、抗dsDNA+Sm+Ro-52抗体、抗dsDNA+Sm+nRNP/Sm抗体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00%、100.00%、55.00%、75.00%、70.00%、65.00%,均高于对照组的1.25%、30.00%、5.00%、20.00%、25.00%、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A、ANAs联合检测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明显有别于其他自身免疫学疾病,有助于SLE疾病的早期诊治,促进患者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在老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体检中,发现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抗体(ds—DNA)随年龄老化而出现一定比例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我们共检查280人,兹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分组与检查结果分为四个年龄组: 1、60~84岁,共检查124人,ANA(+)46人,占37%,ds—DNA(+)7人,占5.6%,总阳性率42.74%。 2、50~59岁,共检查105人,ANA(+)4人,占3.8%,抗ds—DNA(+)2人,占1.9%,  相似文献   

7.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冰珠  王红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5,31(4):296-297
目的探讨老年发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36 例老年发病的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效果,并与60例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皮肤表现及神经系统损害较中青年组明显少见(P<0 05),肾损害、肺部损害、肌痛和肌无力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 05),SLE特异性抗体(抗ds 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及补体C3下降的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 05)。结论老年发病与中青年发病的SLE相比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在诊断和治疗中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几种自身抗体检测在诊断SLE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NA、抗ds—DNA抗体、抗DNP抗体、抗ENA抗体谱几项指标在诊断SLE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测ANA;胶体凝集法测抗DNP抗体;斑点法测ENA抗体谱和抗ds—DNA抗体。结果 ANA阳性率为90.8%;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72.4%;抗ENA抗体谱五项阳性率为83.7%;抗DNP抗体阳性率为46.9%;联合检测上述几项抗体在SLE患者阳性率为100%。结论上述项目检测在SLE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抗核抗体谱在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谱。结果112例SLE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率分别为ANA97.3%、RNP30.4%、Sm30.4%、SSA52.6%、SSB14.3%、dsDNA77.7%、AnuA59.8%;抗dsDNA比抗Sm抗体阳性率高(P<0.01),两种抗体检测结果有相关性(P<0.01),抗dsDNA抗体与抗AnuA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种抗体检测结果无相关性(P>0.05);抗Anu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Sm(P<0.01),两种抗体检测有相关性(P<0.01)。结论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SLE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多项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SLE免疫学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As)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SLE(SLE组)、3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疾病对照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记法测定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和ANAs中15种抗体的水平。结果 SLE组ANA和ANAs中抗nRNP/Sm抗体、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组2项及以上抗体阳性者占93.1%。ANA、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及抗核小体抗体同时阳性且资料完整的20例SLE住院患者治疗后上述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转阴和(或)滴度下降。结论联合检测动态观察ANAs对SLE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的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抗体的产生及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仪 ,采用微量全血直接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方法 ,对 30例活动期SLE患者及 15名正常人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3+ 、CD4+ 、CD8+ 淋巴细胞亚群上Fas抗原的表达较正常人明显上调 (P <0 0 1) ;Fas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 (r =0 815 ,P <0 0 0 1) ;全部患者中有 19例抗dsDNA抗体阳性 ,抗dsDNA抗体 (+)患者组T淋巴细胞上Fas抗原的表达较抗dsDNA抗体 (- )组高 (P <0 0 5 )。结论 SLE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上调 ,由Fas介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加快 ,刺激机体产生抗dsDNA等多种自身抗体。Fas抗原表达异常是引起SLE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Fas抗原的表达与SLE的活动性呈正相关 ,可为判断狼疮的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IL-15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结果①SLE组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②发生临床肾损害者IL-15水平明显高于无肾损害者(P<0.05)。③出现抗dsDNA抗体阳性、低补体C3血症、高IgG血症者血清IL-15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无上述表现者。④活动期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关系,但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标(SLEDAI)无相关关系。结论SLE患者血清IL-15水平显著增高,IL-15可能参与SLE的病理生理过程;IL-15可能与SLE的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 (NPLE)患者脑脊液 (CSF)中抗核抗体 (ANA)滴度测定对诊断NPLE的意义以及NPLE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 2 5例NPLE患者进行CSFANA检测 ,并与 2 9例无中枢神经系统 (CNS)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非NPLE)患者及 30例具有CNS病变的非SLE患者的CSFANA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①CSFANA≥ 1:80诊断NPLE灵敏度 76 % ,特异度 10 0 % ,阳性预测值 10 0 % ;②NPLE组CSFA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NPLE及非SLE(分别P =0 0 0 0 6 ,P =0 0 0 0 0 )。结论 CSFANA≥ 1∶80为可靠诊断NPLE的检验标准 ;推测ANA导致NPLE的 4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类型及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指标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的SLE住院患者254例。用SPSS软件LOG IST IC回归法分析有关因素相关性。结果:年龄,性别,病程与心脏损害无关。在254例SLE患者中157例(61.8%)具有心脏损害,其中心电图异常136例(53.5%),心律失常60例(23.6%),瓣膜病45例(17.7%),心包积液38例(15%),房室扩大和/或心肌肥厚27例(10.6%),肺动脉高压24例(9.4%),右心房血栓2例(0.8%)。在有心脏损害组光敏、气促、胸闷痛症状的发生率及血胆固醇含量较无心脏损害组有显著升高(P<0.05)。SLEDA I评分方面在心脏损害与无心脏损害组间也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SLE心脏损害多见,一些临床指标如光敏、气促、胸闷痛症状及血总胆固醇含量等可预示心脏损害的发生,因此重视SLE心脏受累的早期证据及给予适当的降脂治疗,对减少严重心脏损害的发生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自身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及肾损害。方法测定93例初诊SLE患者血清抗Clq、Anu-A、抗核抗体(ANA)、抗dsDNA、ANCA、抗Sm。结果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肾炎表现的狼疮对照组。无论患者有无肾损害,狼疮疾病活动患者抗C1q抗体浓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的狼疮对照组。而AnuA和抗dsDNA抗体只在伴有狼疮肾损害的疾病活动组即活动LN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在活动性LN组血清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的概率为63.6%,而无一例抗C1q抗体和AnuA同时阴性。相反,在非活动LN的SLE对照组患者无抗C1q抗体和AnuA双阳性。LN组抗C1q、AnuA、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SLE疾病活动组抗Clq抗体、AnuA、抗dsDNA阳性率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活动LN抗Cl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LN。活动LN组抗C1q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及ANCA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SLE组。结论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都是狼疮疾病活动的指标,均与LN有关,可以相互补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LN及疾病活动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CIC)以及补体C3、C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SLE患者和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CIC,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据SLEDAI积分表,将SLE患者分为Ⅰ组(SLEDAI评分0.4分)、Ⅱ组(SLEDAI评分5—9分)和Ⅲ组(SLEDAI评分≥10分)。结果SLE患者CIC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P值〈0.05),补体C3、C4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P值〈0.05);CIC和补体C3: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而补体C4仅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相关分析显示CIC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补体C3、C4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IC和补体C3、C4可作为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有用指标,动态观测CIC和补体C3来评价SLE活动性优于补体C4。  相似文献   

17.
153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肾脏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临床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L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以Ⅳ型LN最多见(49%),其次是Ⅴ+Ⅳ型(13.7%),男性以Ⅳ型及Ⅴ+Ⅳ型为主,共占72.7%。与其他病理类型的患者比较,Ⅳ型及Ⅴ+Ⅳ型患者血清补体C3水平低,SLEDAI评分及肾组织病理活动性指数(AI)评分增高(P均<0.05)。狼疮活动及显著活动组抗dsDNA抗体滴度、肌酐(Scr)、AI评分与狼疮不活动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狼疮活动组血清补体C3水平及肾组织C3荧光沉积强度与不活动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差异(P<0.05)。AI与Scr、SLEDAI评分及补体C3水平密切相关(r值分别为0.37、0.16和-0.32,P<0.05)。结论低补体血症、抗dsDNA抗体滴度和肾组织C3沉积强度是判断狼疮活动的特异性指标;Scr、SLEDAI评分和血清补体C3水平是AI评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联系。方法:对47例LN患者行肾活检,并进行病理分型,分析各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结果:Ⅳ型LN常呈现出临床活动,Ⅴ型临床上呈现非活动状态;IV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高,Ⅴ型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肾脏病理急性活动指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活动指数及抗ds—DNA抗体滴度无相关性。结论:LN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有一定联系,但二者之间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牛彩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1):1244-1246
目的评价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组蛋白抗体(AHA)、抗SSA抗体6种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的敏感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SLE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Anua和AHA水平,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ANA和抗ds-DNA抗体,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并用免疫双扩散法证实抗Sm抗体和抗SSA抗体的结果。结果 Anua阳性率为77%,AHA阳性率为43%,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32%,抗Sm抗体阳性率为28%,ANA阳性率为94%,抗SSA抗体阳性率为17%。结论 Anu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阳性率可能是诊断SLE比抗ds-DNA抗体更特异的指标,尤其对于抗ds-DNA抗体阴性的SLE患者的诊断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这2种抗体对诊断SLE特异性高,但因其灵敏度低,故阳性率不高;ANA因阳性率高,而特异性低,只适宜作为SLE的筛选试验;SSA抗体阳性率在6种抗体中最低,不适宜作为筛查项目,但其真阴性率高。因此6种抗体联合检测可互相弥补其缺陷,有利于SLE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