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朱伟  丘小惠 《今日药学》2009,19(6):30-32,35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同时测定大黄水提物中5种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固定相Inertsil ODS3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体积分数)乙酸水溶液:甲醇=8:92,v/v;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5种大黄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在该色谱条件下20min内分离良好,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5~50、2~12、2~12、2~12、2~12mg/L,平均加样回收率(n=3)分别是大黄酸102.89%,相对标准偏差值(RSD)为2.97%、大黄素102.22%(RSD=4.60%)、芦荟大黄素101.87%(RSD=3.26%)、大黄酚103.90%(RSD=1.33%)以及大黄素甲醚103.67%(RSD=1.77%)。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用来测定大黄水提物中5种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可作为大黄水提物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 EclipseXDB 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324 nm(绿原酸、连翘酯苷A)、276 nm(黄芩苷、连翘苷).结果 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82 ~0.912、0.061~0.304、0.037 ~0.183、0.013 ~0.065 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2%、96.94%、105.6%、95.74%(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单,为全面控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HPLC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结果连翘苷在0.193~0.967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98.6%,RSD=1.7%(n=5)。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为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柴银口服液中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用Zorbax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绿原酸、苦杏仁苷、葛根素、黄芩苷、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88~9.70μg(r=0.999 9)、0.736~18.40μg(r=0.999 8)、0.21~5.25μg(r=0.999 8)、0.242~10.6μg(r=0.999 9)、0.868~21.7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80%(RSD=0.29%)、103.50%(RSD=1.29%)、103.60%(RSD=1.12%)、102.90%(RSD=0.88%)、100.90%(RSD=0.9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柴银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决明子不同清炒品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清炒品中蒽醌的含量变化,为决明子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醋酸镁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决明子不同清炒品中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有显著差异。结论清炒温度越高,决明子中游离蒽醌含量越高,结合蒽醌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7.
RP-HPLC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为:ODS柱(4.6mm×25c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7nm;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3.61%(n=5)。结果 该方法简便,与样品中其它成分容易分开,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结论 本法可作为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蒽醌类成分与醋酸镁反应显红色的特性 ,利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醋酸镁比色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0 .78± 1.98) % ,重复性好 (RSD=2 .78 ,n=5 ) ,可有效控制逐瘀扶正胶囊的质量。结论 :醋酸镁比色法可作为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蒽醌类成分与醋酸镁反应显红色的特性,利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醋酸镁比色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8±1.98)%,重复性好(RSD=2.78%,n=5),可有效控制逐瘀扶正胶囊的质量。结论:醋酸镁比色法可作为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P-ODS,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为277nm;柱温:30℃。结果连翘苷检测浓度在2.8~28.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RSD=0.73%,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参芪防感口服液是由人参、黄芪、大黄等五味中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是宁夏中医研究院的科研成果。方中的人参、黄芪都已有含量检测方法。大黄,在方中起很大作用。我们用碱比色法对口服液中大黄的游离蒽醌含量进行了测定,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山香圆口服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山香圆口服液中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以相当于芦丁中黄酮的含量为此药的质量标准。该法简便、灵敏、可靠、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和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保和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样品经聚酰胺柱层析处理.色谱条件:Agilent Hypersil ODS色谱柱,以乙腈-水(22︰78)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7 nm.结果 连翘苷与其它色谱峰分离良好,连翘苷在0.01683~0.4208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为2.0%.结论 本法简单、结果 准确,可用于保和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脉络宁口服液中肉桂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脉络宁口服液中肉桂酸的含量。建立其定量检测方法。方法:HPLC法。Dikma DimansilC18色谱柱;甲醇-0.1%磷酸溶液(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8nm;外标法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0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脉络宁口服液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酸模药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并比较不同品种不同产地酸模药材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为确定酸模药材来源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HPLC测定酸模药材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结果 比较不同品种不同产地13批样品的测定结果,酸模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最高,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3者总量,酸模约为0.95%~2.12%,齿果酸模约0.24%~0.39%,长刺酸模约为0.04%~0.15%,小酸模约为0.39%~0.46%。 结论 建立的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不同品种酸模中蒽醌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回收率为(100.6±2.2)%,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17.
王惠霞  杨金草 《海峡药学》2011,23(10):74-75
目的建立平热口服液中连翘苷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 XD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O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0μL。结果连翘苷对照品进样量在0.402~4.024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2045.9913X-16.622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3%,加样回收试验的RSD为0.74%(n=6)。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平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抗病毒口服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以乙腈-水(23:7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9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7.63%,RSD=1.89%,重复性良好.结论:本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比色法测定国光胃见喜散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光胃见喜散是重庆中药厂研制的治疗胃病的新型中成药。本文报道采用三氯化铁溶液将样品中双蒽酮类成分氧化为蒽醌衍生物,再用盐酸将蒽醌甙水解为游离蒽醌,经四氯化碳萃取,醋酸镁显色后,以大黄素为标准品,用比色法测定国光胃见喜散中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20.
比色法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 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利用蒽醌类成分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的特性,将经典的混合碱比色法加以改进后用于测定其含量。结果:改进后的比色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重复性好(RSD=1.58%,n=5)。可有效控制逐瘀扶正胶囊的质量。结论:所建立的混合碱比色法可作为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定量方法,对于其它含有蒽醌类成分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亦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