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开灵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俊玲  张先洲  刘环香  文为 《医药导报》2007,26(8):0956-0957
目的考察清开灵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拉定、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将清开灵注射液与上述6种药物分别配伍,观察配伍后溶液的外观、pH值和含量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测定。结果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钠和头孢拉定配伍后产生沉淀,颜色加深;与阿昔洛韦配伍后含量显著下降;与阿昔洛韦配伍后2 h内性质稳定,24 h内含量显著下降;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更昔洛韦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以和更昔洛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使用;与青霉素钠、头孢拉定不能混合使用;与阿昔洛韦配伍应在2 h内滴完。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头孢拉定注射液和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鱼腥草注射液与6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和含量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鱼腥草注射液与青霉素钠和更昔洛韦配伍后产生沉淀,与阿昔洛韦配伍后含量显著下降,与头孢拉定配伍后2h内性质稳定,24h内含量显著下降,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和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结论:鱼腥草注射液与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使用,呈阴性结果;与青霉素钠、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不能混合使用,呈阳性结果;与头孢拉定配伍应在2h内滴完。  相似文献   

3.
β-七叶皂苷钠与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与诺氟沙星葡萄粮注射液在25℃条件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诺氟沙星和β-七叶皂苷钠配伍后6h内的含量,同时考察两药配伍后pH、外观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结果:在25℃条件下,6h内配伍液外观澄明无变色,未见气泡或沉淀、pH值及吸收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5℃6h内注射用β-七叶皂苷钠在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
木糖醇注射液与临床常用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吴华  金涌  刘骅 《安徽医药》2006,10(11):814-815
目的模拟临床常用静滴浓度,研究阿奇霉素、氨苄青霉素钠、羟氨苄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加替沙星五种常用抗菌药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8 h内配伍液中五种药物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室温(25℃)下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阿奇霉素、加替沙星、头孢曲松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外观、含量、pH值没有明显变化,保持稳定状态。但氨苄青霉素钠、羟氨苄青霉素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2 h后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在上述条件下,木糖醇注射液可与阿奇霉素、加替沙星和头孢曲松钠配伍应用。但与氨苄青霉素钠、羟氨苄青霉素钠配伍不稳定。  相似文献   

5.
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美芳  利显民 《中国药房》2010,(22):2075-2077
目的:探讨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用青霉素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考察果糖注射液与5种药物分别配伍后的外观、pH值、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配伍后,外观、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配伍后性质稳定。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配伍后24h内含量显著下降,pH值略有下降,同时混合液出现浑浊现象。结论:果糖注射液与注射用头孢拉定、利巴韦林注射液、注射用阿昔洛韦、注射用青霉素钠在室温下可配伍使用;与注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的配伍在临床上则应谨慎。  相似文献   

6.
四种常用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合兴  刘珠 《中国药业》2000,9(7):18-18
目的:考察木糖醇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硫酸庆大霉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对四种抗生素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外观、不溶性微粒、DH值及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氨苄青霉素钠在木糖醇溶液中3h内含量下降至90%以下,其余三种抗生素与木糖醇配伍5h内,各项指标均无显性变化。结论:氨苄青霉素钠不宜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其余三种抗生素可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和分析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应用药物的配伍情况。方法选择5ml痰热清注射液与5ml儿科常用药物配伍,两者充分混合后观察是否有沉淀出现,若出现沉淀则加热沉淀,观察加热后、冷却后沉淀是否溶解。结果痰热清注射液与20种药物配伍试验中:①与头孢吡肟、阿奇霉素、葡萄糖酸钙、盐酸左氧氟沙星4种药物混合后出现沉淀,与头孢吡肟混合生成沉淀后加热溶解、冷却后再次出现沉淀,与其他3种药物混合后出现的沉淀加热不溶解。②与乳酸环丙沙星、头孢替安、VitBnVitKs混合后呈浑浊状态,加热后呈透明状态、冷却后再次浑浊。③与青霉素、氨茶碱、头孢他啶、VitB1、VitB6等其他12种常用药物混合后呈透明状态,可以配伍使用。结论痰热清注射液与儿科常用药物配伍的沉淀出现率达40.00%,临床用药时要尽可能少与其他药物联用,对于配伍出现沉淀的药物要禁用。  相似文献   

8.
培氟沙星注射液与20种药物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培氟沙星注射液与20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微粒与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培氟沙星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洁霉素、胞二磷胆碱、呋塞米、ATP、聚肌胞、氯霉素、氨基己酸、氨茶碱、甲硝唑注射液配伍产生沉淀、与维生素B6,双黄连,莲心治、维脑路通、地塞米松、止血敏、卡那霉素、葡萄糖酸钙、辅酶A、庆大霉素注射液配伍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磷霉素与喹诺酮类药物的配伍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喹诺酮类药物用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100mL溶液,测其吸收度和pH值。然后加入磷霉素钠1.018g(相当于磷霉素0.8g),将配伍后的药液在室温下放置0,1,2,3,4h,观察溶液的澄明度及颜色变化,测定其pH值,适当稀释后测定紫外吸收度。结果:9种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分别与磷霉素配伍后,环丙沙星、培氟沙星、谷氨酸诺氟沙星和氟罗沙星均出现沉淀。其他5种配伍前后pH、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度都有较大变化。结论:9种喹诺酮类药物均不能与磷霉素配伍,建议临床分开使用。  相似文献   

10.
氨苄青霉素钠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酸、耐酶等特点。为了正确使用氨苄青霉素钠,我们摘译了The Extra Pharmacopoeiaed 72有关氨苄青霉素钠的配伍禁忌部分,供药学工作者和临床医师用药时参考。1.氨苄青霉素钠溶液与硫酸链霉素(含有稳定剂)注射液配伍时产生沉淀,氨  相似文献   

11.
穿琥宁与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伟文  余伟标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05-1207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1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注射液与18种药物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下的外观、pH值、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穿琥宁注射液与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配伍后产生沉淀,与维生素C、维生素B6、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氨茶碱、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替硝唑配伍后外观、pH值、微粒和紫外吸收度无显著变化。结论:穿琥宁注射液可与以上15种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2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pH计、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分别考察了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8种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微粒和吸收度变化。结果: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注射用穿琥宁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配伍后产生沉淀,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p H逐渐下降,与其他25种药物配伍后无显著改变。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注射用穿琥宁、注射用头孢哌酮的不宜配伍,与氨茶碱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应谨慎配伍,其余22种药物均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临床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仙 《医药导报》2005,24(11):1078-1079
目前,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常见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抑菌药与杀菌药配伍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含多价金属离子的药物配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氨茶碱配伍、对儿童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青霉素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氨基苷类抗菌药物结膜下注射、第1代头孢菌素与氨基苷类药物配伍、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联用、用药时间过长、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中枢性肌松药配伍使用、特非那定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配伍使用等。医院应加强对医师和药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监测,还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替硝唑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40℃、25℃、37℃下24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氯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HPLC法测定配伍后4℃、25℃、37℃下24小时内不同时间替硝唑与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结果 在4℃24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5%)。在25℃4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4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和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在37℃2小时内,配伍液的外观澄明无色变,未见气泡及沉淀;2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澄明呈微淡黄色,但未见气泡及沉淀,24小时内pH值及替硝唑含量和8小时内氨苄青霉素钠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含量变化<10%),但在24小时时氯苄青霉素钠的含量低于80%。结论 在4℃24小时内、25℃24小时内、37℃8小时内,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与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在生理盐水中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的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分别利用pH计和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检测配伍液在25℃和4℃下24 h内pH和粒径的变化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配伍液中药物的含量变化情况,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考察配伍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 注射用青霉素钠分别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配伍液的外观、pH、粒径、含量均无明显改变,配伍后对青霉素钠的抑菌作用也无影响.结论 注射用青霉素钠与10%,20%,30%脂肪乳配伍后,稳定性良好,符合注射液的要求,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常用五种药物配伍实验王永桂(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人民医院,恩施445000)诺氟沙星是新一代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具有抗菌谱广,付作用小等特点,其注射液能否与其它药物混合静滴,作者未见报道。本文分别将地塞米松、氨基已酸、庆大霉素、维...  相似文献   

17.
培氟沙星注射液与20种药配伍的化学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培氟沙星注射液与20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微粒与紫外吸收度的变化,结果培氟沙星注射液与氨苄青霉素钠、等配伍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李凤华  张克俊 《安徽医药》2005,9(2):135-135
目的考察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模拟临床配制配伍液,分别于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其pH值和氧氟沙星含量.结果25℃各配伍液8 h内pH值变化很小,氧氟沙星含量均为配伍初时的95%以上.结论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能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9.
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目的:研究穿琥宁注射液与临床常用24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考察穿琥宁注射液与24种药物在室温下配伍后外观,pH微粒和紫外吸收度,结果:穿琥宁注射液与庆大霉素,丁氨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配伍产生沉淀,与VitC,VitB6,ATP辅酶A,胞二磷胆碱,氨茶碱,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三氮唑核苷,阿昔洛韦,双黄连,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红霉素,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甲硝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多种喹诺酮类药配伍禁忌探究分析。方法通过我院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患者的输液情况,发现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多种喹诺酮类药物进行配伍试验,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不同喹诺酮药物的配伍试验结果。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混合后,立即出现絮状物及乳白色混浊,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混浊不退;与乳酸左氧氟沙星混合后,混合后溶液澄清无变化;与替沙新混合后,出现絮状物,略微呈现乳白色,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不明显;与氧氟沙星甘露醇混合后,立即出现絮状物及乳白色混浊,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不明显;与氟罗沙星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混合物,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不明显;与莫西沙星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物,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混浊不退;与甲磺酸培福沙星混合后,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物,经过震荡以及久置后不明显。说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多种喹诺酮类药物存在配伍禁忌,要尽量避免两种药物的同时应用,如果必须联合应用,则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情况,并加大两种药物的输注间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