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硬膜外电刺激与术后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硬膜外脊髓刺激法用于全麻患者。42例食管癌拟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相等两组,刺激组和对照组。单极电极经皮主硬膜外腔。电刺激脉冲60 ̄120Hz、强度1.8 ̄4V,调节强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电刺激之后,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吸入低浓度安氟醚。硬膜外电刺激一直持续到术后48小时。结果发现术中安氟醚用量和术后哌替啶用量均显著减少。我们认为硬膜外电刺激不仅术中、而且术后能有效控制疼痛。  相似文献   

2.
上胸段硬膜外麻醉与镇痛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胸段上麻醉与镇痛阻滞胸交感神经,能快速控制心痛效能,其负性力心力(率)作用、扩张部分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作用、抗应激和弟血作用能降低心肌氧耗,增加心肌氧供,地严重冠心病治疗困难的患者可能是一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小手术和门诊手术患者术后同样产生疼痛和不适,但因创伤较小而容易被人们忽视。笔者认为对于中小型手术后的疼痛,同样需要给予术后镇痛治疗。为此,本文采用曲马多预先镇痛方法进行术后止痛。今总结和评价其镇痛效果,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付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43-1547
目的:评价乳腺癌根除术中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70例行乳腺癌根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超前镇痛组、联合超前镇痛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帕瑞昔布钠、帕瑞昔布钠+地佐辛。记录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并比较各组心血管反应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超前镇痛组术后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超前镇痛组(P<0.05),术后6~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虽仍低于超前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导开始前至手术结束,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插管后5 min至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个超前镇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超前镇痛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大于超前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和地佐辛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根除术超前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会引发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增多,但会可能增加患者呕吐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镇痛泵追加用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身麻醉术后需用芬太尼等药物及镇痛泵镇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抽取0.05~0.10mg芬太尼从茂菲氏管追加负荷量;观察组抽取泵内混合液3~5ml(含芬太尼0.03~0.05mg)作为追加量直接静脉推注。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泵内混合量作为追加量直接从静脉推入镇痛有效,较常规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时机与超前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前镇痛 (preemptiveanalgesia)是通过对手术创伤后周围和中枢疼痛敏化的抑制达到术后镇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超前镇痛的存在 ,但其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1,2 ] 。本文选择硬膜外阻滞完善的腹部手术患者 ,在不同时间点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探讨硬膜外腔应用吗啡的镇痛时机。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6 5例 ,男 36例 ,女 2 9例 ,其中胆囊和胆管手术 5 0例 ,胃、肠部分切除术 9例 ,肾脏切除术 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n =38)和对照组 (n =2 7) ,两组…  相似文献   

7.
本文封17例手术后曾接受遇硬膜外腔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患者,在再次手术时仍然采用硬膜外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丁丙诺啡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盐酸丁丙诺啡是帝巴因衍生物,是阿片μ受体激动-拮抗药,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30-100倍,主要在肝内代谢。该药对生理功能影响较轻,副作用主要有恶心、呕吐,可用胃复安,氟哌啶等治疗。丁丙诺啡药效强,持续时间长,是较为可取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麻醉和镇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重点讨论了硬膜外麻醉和镇痛对全身各系统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并对硬膜外麻醉和镇痛与安麻合并硬膜外镇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阿片受体激动药,起效快,镇痛作用强,剂量容易控制,停药后病人苏醒迅速。现就其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与冠状动脉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硬膜外麻醉与镇痛能阻滞心交感神经,使狭窄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缺血心肌获得更多的血流。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院在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期间共收治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6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并在术后施行硬膜外腔镇痛,效果良好。现总结硬膜外腔镇痛的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腰麻伍用微量吗啡的术后镇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麻为操作简单、麻醉效果确切、适用于下腹与下肢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对术后镇痛有些不便。我们自2002年2月至12月对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在单次腰麻过程中伍用吗啡0.1mg,得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是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我院白2001年1月至2003年8月期间曾对210例全麻-硬膜外复合麻醉术后病人施行硬膜外腔吗啡PCEA和间断给药术后镇痛治疗,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接受胸腰椎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阻滞所需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术后镇痛情况,包括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首次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按压时间、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以及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结束时(T2)、气管拔管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多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低于对照组,首次PCIA按压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T1、T2、T3时间点的SBP、DB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应用于胸腰椎手术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提升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气管内硬膜外联合麻醉下,硬膜外给药时间不同、全麻诱导药物不同对术后镇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开腹行切除肝癌、胃癌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30例。A组:在T8-9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全身麻醉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1~1.5mg/kg,琥珀胆碱2mg/kg。B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A组。C组:在T8-9行硬膜外穿刺,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诱导药物为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2.5mg/kg,琥珀胆碱2mg/kg,必要时可加芬太尼2~3μg/kg。切皮后90min,经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6~8ml,再经硬膜外注入含吗啡2mg、氟哌利多2.5mg的生理盐水10ml。D组:诱导药物中不使用芬太尼,用利多卡因1~1.5mg/kg代替,术中也不使用芬太尼,其余条件同C组。分别于术毕后4、8、24、48h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消耗量、恶心、呕吐、瘙痒等指标。结果 A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少、镇痛效果最好;B组和C组次之;D组的药物消耗量最大,镇痛效果最差。结论 硬膜外复合气管内麻醉时,硬膜外麻醉与芬太尼同时使用,术后镇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硬膜外镇痛因其镇痛效果好、促进术后恢复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是,由此带来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我院SICU科于1998年1月~2002年4月对920例术后患者实施硬膜外镇痛,现将有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麻醉用于肛门手术及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采用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A组,90例)或单次骶管麻醉及术后传统镇痛(B组,66例)的肛门病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平面、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及术后48 h内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和排尿状态.结果 A组患者麻醉平面、术后镇痛效果、睡眠状况及排尿状态均优于B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括约肌松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骶管麻醉及术后PCA用于肛门手术麻醉及镇痛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超前镇痛效应及对全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超前镇痛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但临床结果各家报道不一,本文观察全麻病人硬膜外超前镇痛的效应及超前镇痛对全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硬膜外麻醉与镇镇痛对术后转归的作用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阐述了硬膜外麻醉民镇痛对心血管系统,凝血,肺功能,胃肠系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认知功能及体温调节的影响,和对术后转的作用,并比较了硬膜外局麻药和阿片类药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