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期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足月儿发病率为0.5~1‰,早产儿为4‰。目前,1岁以上病死率虽已降到10%以下但新生儿化脑仍高达60%,存活者后遗症发生率约为50%。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仍是儿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化脑的病原菌及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延误诊治者,极易并发脑室炎或/和脑积水.起病特急的往往并无头颅增大和前囟隆起的表现,故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现将我院儿科一例4月婴儿化脑早期合并脑室炎及阻塞性脑积水治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特别是2岁以下可达60%。各种化脓菌中,肺炎双球菌所致化脑病死率约15—25%,流感杆菌脑膜炎病死率约10—15%,长期存活者中半数留有后遗症。现治疗上虽采用新型抗菌素为主的综合治疗,但至今仍不能完全避免死亡,故须重视。本文仅就79倒小儿化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脑室炎常发生于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但其它如败血症、百日咳脑病等疾病亦可发生。目前国内报告多以侧脑室穿刺为诊断方法,近年来国外用实时超声波(简称超声)扫描,对前囟未闭或颅骨缝增宽的化脑病儿探测脑室系统,帮助诊断,对发现脑室扩张者,行脑室造口引流或脑室——腹膜分流术。本文自1984年12月至1985年11月对前囟未闭的化脑和脑炎住院的婴幼儿患者8例进行超声波探测脑室系统,并借助水囊探测硬膜下积液,结果8例脑室系统均有异常,其中2例同时  相似文献   

5.
当今,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特别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的病死率(40~80%)和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35~75%)依然很高。化脑预后的好坏与抗生素开始治疗后脑脊液中细菌的数量及存活时间的长短有直接关系。Feldman等报告脑脊液中流感杆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焦雄,张如弼,焦旭文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为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感染性疾病。文献报道,2岁以下患儿的病死率可达60%[1]。早期诊断并及时 、正确、彻底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并发脑室炎的远期影响,我们对1984年11月至1989年10月收住院的11例进行1~6年远期转归随访。资料和方法一、对象临床诊断化脑(流行性脑膜炎除外)  相似文献   

8.
化脓性脑膜炎(化脑)是小儿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据报道,在美国本病仍是多发病及重要的死亡原因。美国1978年的病死率是13.6%。国内近20年的病死率为10~20%,存活者中10~15%留有后遗症。病死率和患者年龄及病原菌种类固然有关,早期诊断是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关键。但是,化脑早期或部分治疗后化脑的脑脊液(CSF)常规检查有时改变不典型;细菌学检查也常阴性,易与非化脓性脑膜炎混淆。本文就小儿化脑的实验室诊断近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监测血清中降钙素原(PCT)的含量,探讨其在化脓性脑膜炎(化脑)婴幼儿治疗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人民医院儿科60例化脑婴幼儿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预后分为痊愈组、后遗症组和死亡组,比较3组患儿PCT变化。结果:60例患儿中,痊愈30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患儿19例,死亡11例。3组患儿的PCT基础值(确诊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儿治疗后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组PCT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后遗症组有8例降低,余均升高,但降低幅度却小于痊愈组(P<0.01),死亡组均升高。结论:PCT水平的动态监测对判断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的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与预后关系密切。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4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化脑43例,出现并发症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是婴儿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许多细菌均能致病,尽管当今抗生素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化脑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部分病儿特别是新生儿及幼小婴儿其病死率仍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彻底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小儿时期,尤其婴幼儿期。该病病死率较高,存活者神经系统后遗症较多,为小儿时期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恰当干预是降低本病死亡  相似文献   

13.
自抗菌素在临床广泛应用后,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下简称化脑)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许多危重病例,获得挽救,但仍有部分病儿留下严重后遗症或不免死亡,因而有必要查明原因,加以探讨。为此,我们对过去15年(1962~1976)中最后诊断为化脑的96个病例(流行性脑膜炎球菌脑膜炎除外),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资料,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窒息合并化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窒息合并化脑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钱志辉(淮安市人民医院儿科223200)关键词胎龄羊水早破惊厥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图法分类号R722.13新生儿窒息合并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时,病死率及后遗症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不易诊断,以致延误治...  相似文献   

15.
<正> 化脓性脑膜炎(以下简称化脑)目前仍然是婴幼儿病死率甚高的常见传染病之一。我科于近8年间(1976年8月~1984年4月)收治的45例婴幼儿(1~6月20例,7月~1岁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8例育龄妇女结脑病例,其中15例为妊娠合并结脑(观察组),23例为育龄期非妊娠结脑(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农村与流动人口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就诊及确诊延迟率高,合并症多,后遗症及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结脑以农村与流动人口为主,病情凶险,误诊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规律全程联合用药及加强综合救治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梅  孙海晨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621-1623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acute purulent meningitis)是化脓性细菌所致的软脑膜、蛛网膜、脑脊液及脑室的急性炎症反应,脑及脊髓表面可轻度受累,也可与化脓性脑炎或脑脓肿同时存在.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干预是降低本病病死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系有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较常见.临床以发热、呕吐、头痛及精神改变等症状、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改变为特征.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因致残率高,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占存活儿的1/3,因此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部位、出血量与消化道出血率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部位、血肿量、有无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合并消化道出血66例(24.4%),死亡32例(48.5%).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脑基底节区出血并脑室出血组36.4%、脑基底节区出血组11.6%、蛛网膜无消下腔出血组36.7%、脑干出血组31.8%、小脑出血组17.6%,脑叶出血组25.0%;病死率: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病死率48.5%,化道出血组病死率11.8%.脑出血患者脑基底节区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系统者,有中线结构移位者,出血量大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并有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远远高于未并消化道出血的脑出血患者.结论: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量大等因素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0.
化脓性脑膜炎(下称化脑)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是由各种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易并发硬脑膜下积液。本文总结53例婴幼儿化脑合并硬脑膜下积液23例,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我科自1982年至1990年6月共收治化脑53例,其中并发硬脑膜下积液者23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