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黑龙江中医学院郝丽莉北京中医药大学苏晶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李忠爱中医整体辨证医学模式的确立,克服了人们思想上对养生的片面认识,避免了个体经验的主观性,使其自觉地走上正确道路。它在发展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说的同时,也不断地充实了自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养老面临着巨大压力。中医有着丰富的老年养生理论经验和方法,具有“医”和“养”的双重优势,对解决好养老问题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医养结合的概述,分析中医养生在养老中的优势,结合当前国内的养老实际,将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医养结合模式中,提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参与养老为依托、社区康养中心为补充、中医养生健康管理方式为手段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才把医学分为保健(养生)、预防、治疗和康复医学四类。中医养生学,早在1700多年前就列在《内经》的首篇《上古天真论》。以后历代虽有不少专论,但养生学始终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专科。为全面振兴中医学,把养生列为分支学科,不仅是中医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人类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医传染病学是传统中医与现代传染病的有机结合,为现代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根据目前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现状,结合所在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医内科脑病学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伟峰 《中医杂志》2007,48(1):75-76
在我国,以中医学为一级学科,中医学科中的内、外、妇、儿等为二级学科,本文所讨论的脑病则属于内科学属下的三级学科。近30年来,神经科学进展日新月异,在神经元、神经细胞膜、神经递质、受体研究诸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神经科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前沿,在临床医学方面,脑部疾病日益引起人们重视。脑血管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处于前三位疾病之列,且有上升之势。随着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痴呆已成为医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热点。另外,脑供血不足、帕金森病、失眠、忧郁等各种精神神经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高节奏的现代社会使心身疾病又成为一个重大课题。随着基础医学和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趋于深化,治疗手段和药物逐渐丰富,脑病已日益显现其重要性和相对独立性,脑科的分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理、法、药体系的重要环节,方剂学学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期临床各科的教学质量及临床实践。该文分析了方剂学学科建设现状并对方剂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进行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医文化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学科内涵认识趋近、研究成果走向综合、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建制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初步形成。中医文化学同时也存在着学科界限模糊、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问题。加强学科内涵研究、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提高研究队伍整体素质是中医文化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出发,对中医急诊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思考.认为中医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现有实际仍存在诸多不足,宜加强学科顶层设计、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改革,系统梳理历代中医药防治传染病的宝贵经验,守正传承经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凸显中医思维与优势,中西医并重、梳理中...  相似文献   

9.
学科建设的目的在于发展学术,本文分析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特点,并结合学科建设实践,提出了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多渠道争取经费、搭建实验和交流平台、开展科学研究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思路,以促进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中医基础类学科为主体的中医基石学科是中医药院校的立足之本。鉴于近年来中医基石学科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河南中医药大学近3年来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围绕中医基石学科建设从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改革,强调学科与教研室并重,实施建制并行,促进科室优势互补,实现科室协调发展,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需求的中医基石学科可持续发展综合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医养生理论的既往研究多侧重于养生原则和方法的归纳整理,反复归纳但鲜有创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近年来,对其研究已深入到从养生理论建构的背景来研究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并通过文献、临床、实验等方面开展中医养生理论的现代研究,以及探讨中医养生理论对中医养生学发展的相关研究和中医养生理论的专题研究。据此,本文结合近10年来中医养生理论相关文献,对中医养生理论研究进展加以整理,以此提出如何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开进一步研究,从而深入挖掘中医养生理论的内涵,促进中医养生学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2.
1 加大中医养生学科建设意义重大中华民族自古就十分重视养生保健 ,养生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养生学不仅涉及到众多具体的养生保健方法 ,而且经数千年的实践 ,总结出来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养生保健理论体系 ,她与中医治疗学一道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和《温病学》一直是必修科目,为培养高级中医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近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将它们归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对于合并后的学科如何认识?怎样建设?势必引发出一系列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仅就学科的定名和学科建设试作研析,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14.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中医现代化对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中医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根,因此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围绕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和担当中医药走向世界以及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重任的基础学科等关键环节上.学科建设首先要注重内涵,提出创新思维是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多学科融合是中医基础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惟一手段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打破传统观念,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内涵建设的同时,努力促进和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兴中医基础学科群.提出针对人类遗传性证候的出现,开展"证候遗传学"研究;为解决实验研究动物模型的问题,提出从寻找和发现天然证候动物为目的的"动物证候学"研究和以研究转证候基因为内容的"证候工程学"等设想,并认为将有一批以证候为核心的新兴学科会很快涌现出来.提出要打破封闭,着力营造一个属于科学家的而不仅仅是中医学家的中医研究环境和局面,呼吁依托重大项目,增加投资力度,建设若干装备精良的创新研究中心,以便广泛吸引各个方面有志于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素质人才,汇成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队伍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学科建设观点.  相似文献   

15.
对加强中医传统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医传统学科概念和主要特点进行界定和概述,分析了中医传统学科建设中内外驱动力、新学科目录影响、队伍建设、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经费、临床基地、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善外部环境、队伍建设、研究基地建设、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评价与激励制度、学术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医传统学科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传染病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传染病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发展中医传染病学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从明确学科发展目标,稳定学科方向;构建发展平台,汇聚人才队伍;组建交叉学科,以科研促发展;创新管理与运行机制,促进学科协调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医传染病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8.
中医康复学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市场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专业,加强中医康复学学科建设对于发挥中医康复特色优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对康复医学支持力度的逐年增加,中医康复人才的培养方式也日渐多元化。文章从中医康复学专业的优势、中医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中医康复学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给出了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相应对策,以加速中医康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文化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学科内涵认识趋近、研究成果走向综合、学科建设机制基本形成,标志中医文化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初步形成,但也存在学科界限模糊、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梳理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方式,提出面对现代重大疾病的中医诊疗实践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动力,两者必须结合中医临床,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实验研究是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和中医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中医养生体育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中许多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养生目的的方法 ,如著名的“五禽戏”、“太极拳”各种防治疾病锻炼功法以及功能康复的体操等。但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对此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 再识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健身强体抗病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而中医养生的体育运动方法是最有针对性和最容易取得成效的 ,也是大学生应该学会的基本的体育技能。因为这关系到大学生当今和以后的健康生活。如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了解中医养生体育疗法 (功法 )的基本原理和功用 ,让学生了解多种所谓的“气功”就是通过调节人体呼吸等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