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近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AMI病人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后进行PCI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介质、纤溶指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情况,比较两组PCI术后心肌TIMI血流分级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近期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炎症反应,提高纤溶活性,明显改善心肌复流TIMI血流分级,降低术后近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浆炎症反应物及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140例UA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7例)和丹红治疗组(7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0名。丹红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为3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结束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浓度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丹红注射液治疗3周后,CRP,IL-6,FIB,DD,PAI-1水平下降(P<0.05或P<0.01),t-PA活性升高(P<0.01)。治疗前UA病人的CRP与IL-6,PAI-1,DD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1)。丹红治疗组治疗后CRP与IL-6,PAI-1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t-PA呈负相关(P<0.05)。结论UA病人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提高纤溶活性,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炎症趋化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PAI-1)、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口服+常规治疗(芪参组,n=50)与常规治疗(对照组,n=50),比较两组PCI术前1 d、PCI术后24 h、PCI术后第4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内皮素-1的差异.结果:共有100例完成试验,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前1 d、PCI术后24 h,芪参组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内皮素-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芪参组PCI术后4周的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和内皮素-1有明显回落(P<0.05~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组间与PCI术前1 d比较,PCI术后24 h及PCI术后4周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激活物抑制剂、内皮素-1浓度均较术前1 d有明显改变(PCI术后24 h为增加,PCI术后4周为回落,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可降低ACS患者PCI术后血清炎症趋化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心通对冠心病择期PC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85例冠心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脑心通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服用脑心通胶囊1.6g,每日3次。两组均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行PCI。检测两组术前、术后24h血清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脑心通组术后hs-CRP、CK-MB水平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hs-CRP、CK-MB、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脑心通组CTnI水平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且术后CTnI水平脑心通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PCI术前口服1周脑心通,可降低PCI术后血清hs-CRP、CK-MB、CTnI水平,减轻PCI术对心肌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不同负荷剂量的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共140例,随机分为4组,负荷剂量组A(阿托伐他汀80mg,35例),负荷剂量组B(瑞舒伐他汀20mg,35例),常规剂量组C(阿托伐他汀20mg ,35例),常规剂量组D(瑞舒伐他汀5mg,35例),检测PCI前后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CK-MB、cTnI、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记录术后2小时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回落指数(STR),比较PCI术后心肌梗死校正TIMI帧计数(CTFC),术后30天随访,测定LVEF并复查肝肾功能,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PCI术后2小时 hs-CRP、SAA、CK-MB、cTnI、NO、t-PA各组均升高,但hs-CRP、SAA、CK-MB、cTnI负荷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NO、t-PA负荷剂量组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 ET-1、PAI-1均降低,但负荷剂量组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各项指标两负荷剂量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小时STR、CTFC、术后30天LVEF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负荷剂量组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两负荷剂量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术前联合应用负荷量他汀能够改善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进一步减少心肌细胞的坏死,改善患者短期临床预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相比较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稳定型心绞痛行择期PCI治疗患者101例,入院后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芪参组,n=51)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50)。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芪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0.5g,每日3次,入院后即开始服用。3~7(5.5±1.5)天后行PCI治疗。入院后次日晨及PCI术后次日晨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观察PCI前后血浆TnI和CK-MB水平的变化。结果 PCI术前芪参组和对照组TnI和CK-MB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TnI和CK-MB浓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芪参组TnI和CK-MB浓度虽有升高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且芪参组术后TnI和CK-MB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观察发病不同时段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变化,并同未行PCI治疗的AMI病人比较,以了解hs-CRP及IL-6在急诊PCI病人中的浓度变化是否可用于PCI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入选病人血清hs-CRP及IL-6浓度,其中PCI组45例,对照组35例。结果 1术前两组病人血清hs-CRP、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血清hsCRP、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病人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DU)、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SU)、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sCRP及IL-6浓度变化可用于PCI临床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月于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分别于PCI前后予以瑞舒伐他汀20mg,2周后改为10 mg;B组患者分别于PCI前后予以瑞舒伐他汀15 mg,2周后改为10 mg;C组患者分别于PCI前后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D组患者PCI前未予以瑞舒伐他汀,PCI后予以瑞舒伐他汀10 mg。比较4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架置入情况、球囊扩张次数、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TIMI分级、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ST段回落(STR)比例,PCI前和PCI后24 h、7 d、40 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并观察4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支架置入1枚者所占比例、球囊扩张次数、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IMI分级、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心室颤动发生率、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STR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hs-CRP、IL-6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hs-CRP、IL-6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hs-CRP、IL-6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后24 h、7 d、40 d,A组患者hs-CRP、IL-6低于B组、C组、D组(P0.05),B、C组患者hs-CRP、IL-6低于D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CK-MB、c Tn T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CK-MB、c Tn T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CK-MB、c Tn T上主效应显著(P0.05);PCI后24 h、7 d、40 d,A组患者CK-MB、c Tn T低于B组、C组、D组(P0.05),B、C组患者CK-MB、c Tn T低于D组(P0.05)。4组患者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心肌再灌注的改善效果相当,安全性相似,但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炎性反应,提高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PCI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数(CFR)、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及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IMR、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行PCI的冠心病病人,可明显改善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导管室上游应用替罗非班对中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血运重建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80例中高危NSTACS患者均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分为上游组(PCI前应用替罗非班,n=38例)和下游组(PCI开始时应用替罗非班,n=42例),观察术前及术后24小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观察两组靶血管血流灌注及院内、30天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结果:与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清PAI-1水平均显著低于基线水平[上游组(11.8±3.2)vs.(9.7±2.7)ng/L,P=0.003;下游组(11.0±1.1)vs.(10.1±1.6)ng/L,P=0.020],上游组术后PAI-1水平显著低于下游组[(9.7±2.7)vs.(10.1±1.6)ng/L,P=0.039]。两组术前术后PT、DD和FBG未见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游组术后靶血管TMPG分级3的比例明显低于下游组(P=0.023);两组患者院内和3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未见有意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通过调节纤溶系统,改善接受PCI治疗的中高危NSTSCA患者血栓高负荷状态,部分改善靶血管的血流灌注,导管室上游应用效果或更显著,且未见明显增加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纤溶参数的变化,及氯沙坦对纤溶参数的影响.方法测定40名健康者和60例扩张型心肌痛心衰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氯沙坦组.治疗14天后复查tPA、PAI-1、AngⅡ.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tPA活性下降、PAI-1活性升高、AngⅡ含量上升(P<0.01).治疗14天后,常规治疗组tPA与PAI-1的活性和AngⅡ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氯沙坦组tPA活性上升、PAI-1活性下降(P<0.01),AngⅡ含量降低(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痛心力衰竭患者纤溶参数明显异常,氯沙坦能改善纤溶参数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栓通联合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对照组)和血栓通联合纤溶酶治疗(观察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梗死面积与hs-CRP及IL-6水平。结果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与hs-CRP、IL-6含量均呈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关系(r=0.695,P=0.000;r=0.603,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IL-6含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结论血栓通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hs-CRP及IL-6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的ACS病人38例,分为对照组(19例)与研究组(19例),分别给予维拉帕米、参附注射液冠状动脉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给药后首次、PCI结束前末次时TIMI3级所占比例均显著增高,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降低(P0.05);术后7 d、14 d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高,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降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参附注射液用于ACS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治疗,可有效促进微血管灌注,改善病人慢血流-无复流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伴2型糖尿病(T2DM)的PCI患者2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吡格列酮。PCI术后24 h内、1个月、3个月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含量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两组血清hs-CRP、HbA1c及血浆PAI-1浓度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因素仅对HbA1c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对hs-CRP及PAI-1的抑制作用不明确,其对再狭窄抑制作用理论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老年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前瞻性纳入4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测量下肢周径差,比较下肢周径差变化情况。入院即刻和治疗后48 h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下肢周径差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明显[在髌骨上缘15 cm为(1.86±1.33)cm比(2.78±1.43)cm,P=0.03;在髌骨下缘10 cm为(1.64±0.86)cm比(2.36±1.29)cm,P=0.03]。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MPAR、t PA、PAI-1、FDP、hs-CRP、IL-6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 PA和PAI-1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MPAR、t PA、PAI-1、FDP、hs-CRP、IL-6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进一步减轻患肢肿胀,促进患肢血栓再通,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殷宪刚  高晓燕  李瑶 《山东医药》2013,53(15):53-55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梗死的预防作用.方法 510例拟行PCI的AC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5例.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左卡尼汀3.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持续静滴,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均1次/d,连用7~10d;两组均于入院后第2天进行PCI.所有患者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8、24 h及3、7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氮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并同时做18导联心电图.结果 PCI围术期共发生心肌梗死105例,其中治疗组38例(14.9%),对照组67例(26.27%),两组相比,P<0.01.两组血清CK-MB、cTnT、hs-CRP、NT-proBNP水平在PCI后均升高(P均<0.05),尤以对照组升高明显;CK-MB≥5倍正常值上限和cTnT≥10倍正常值上限者,治疗组4例(4/38,10.53%)、对照组26例(26/67,38.81%),两组相比,P<0.01;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41例(94.51%)和159例(62.35%),两组相比,P<0.01.结论 ACS患者PCI围术期应用左卡尼汀对缺血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可降低围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PCI术后,他汀类药物对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具备PCI指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47例,分为合并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132例和未合并心房颤动组(未心房颤动组)115例,在PCI术前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分别测量PCI术前及术后6h及1周时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2组患者PCI术前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患者cTnI、hs-CRP高于未心房颤动组(P<0.05);PCI术后6h,2组患者cTnl、CK-MB和hs-CRP均明显升高,心房颤动组升高更明显(P<0.05);PCI术1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心房颤动组下降较未心房颤动组明显,但未回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PCI治疗,他汀类药物抗炎、保护心肌作用更强,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的变化,并观察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的影响。方法测定87例正常对照者和10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随后108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辛伐他汀40mg每日一次(辛伐他汀组)。治疗14d后复测t-PA活性和PAI-1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异常,t-PA活性下降,PAI-1活性上升(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纤溶参数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纤溶参数明显改善,表现为t-PA活性上升,PAI-1活性下降(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明显异常,辛伐他汀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纤溶参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同期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元益气活血胶囊治疗,观察择期PCI不稳定型心绞痛(UA)病人血清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观察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术期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PCI术前CK、CK-MB、SOD、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清CK、CK-MB、MDA、hs-CRP水平有所升高,提示存在一定的围术期心肌损伤;观察组术后血清中CK、CK-MB、MDA水平较术前降低,SO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水平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PCI术后心绞痛发作均明显减少,显效率相当,总有效率观察组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元益气活血胶囊对择期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白细胞介素17(IL-17)等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方法:选择心内科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每组1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IL-17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术前IL-17和IL-6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h两组IL-17和IL-6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以后逐渐下降,术后72h常规治疗组IL-17和IL-6表达水平仍然高于术前(P0.05),但丹红组的已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丹红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2.7%比81.3%,P0.05)。72h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丹红组IL-17[(31.4±6.1)ng/ml比(23.2±4.3)ng/ml]和IL-6[(60.3±11.6)ng/ml比(42.7±8.4)ng/ml]水平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43.6±4.5)%比(53.7±5.6)%],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小[(22.7±4.3)%比(17.2±3.7)%],P均0.05。结论:丹红注射液降低IL-17和IL-6因子表达,可能是改善PCI术后MIRI的机制,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