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供应室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全程质控管理方案,并加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全程质控管理后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灭菌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程质控管理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提高供应室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细节管理应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进行其效果观察。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融入细节管理,以细节管理前作为对照,比较细节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检测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后,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讨论: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成效显著,有效降低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总体上提高了护理质量。患者和护理人员对管理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的质量监测和护理管理在提升供应室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消毒供应室的13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2016年3~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为实施前,2017年1~9月采取质量监测护理管理的为实施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情况。结果: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收回供给及时度、防范意识都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监测与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人员和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口腔科消毒灭菌监测与管理质量。方法:医院门诊口腔科于2018年5月开始实施强化消毒灭菌监测管理,2017年12月~2018年4月为实施前,2018年5~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份样本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样本消毒灭菌合格率及口腔科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监测管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门诊口腔科样本监测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门诊口腔科医护人员对消毒灭菌质量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门诊口腔科实施强化消毒灭菌监测管理,能显著提升科室物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供应室消毒工作应用PDCA后的工作质量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供应室消毒工作采用常规管理办法的工作质量相比较,依照分配原则,前者设定为观察组,后者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工作效果。结果: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供应室消毒工作中应用之后,供应室消毒工作质量,如消毒液浓度检测的合格率97%、无菌干包率98%、器械清洁达标率99%、灭菌物品合格率9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工作处理量、满意率91%(91/100)以及护士工作积极性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供应室消毒工作中应用之后,医院供应室消毒工作的质量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和工作人员对医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细节管理实施前2017年1~6月及细节管理实施后2018年1~6月;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各科室满意度调查评分及灭菌,包装,洗涤合格率比较。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各科室满意度调查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与实施前比较,细节管理后灭菌,包装,洗涤合格率均不同程度提高(P0.05)。与实施前比较,细节管理后科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评分均提高(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是医院重要且特殊的科室,实施细节管理后,灭菌,包装,洗涤合格率均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医院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室的满意度评价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建立ISO9001质量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规范和ISO9001标准建立供应室质量体系,比较实施ISO9001前后的消毒供应服务质量、灭菌物品供应服务效率、消毒灭菌工作质量的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5.26%,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3.51%(P0.05);与医护人员沟通的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灭菌物品的供应效率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明显好于实施前(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ISO9001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了管理制度,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各68份资料,比较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工作完成率及工作质量评分。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工作完成率及工作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消毒供应室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对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性质量改进在医院供应室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供应室于2014年5月~2016年2月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随机抽取经过消毒灭菌处理的无菌物品800份,对物品的清洗、包装以及灭菌质量进行分析,随机抽取85例临床医护人员,调查供应室的满意度,分析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实施前后800份无菌包清洗、包装、灭菌质量的不合格率。结果: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前,医院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2.62%、包装质量不合格率3.65%、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83%均高于实施持续质量管理之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率0.74%、包装质量不合格率0.93%、灭菌质量不合格率0.1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满意率为72.94%(62/85),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满意率为94.12%(80/85),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可显著提高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质控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室质量体系进行完善,规范质量控制管理,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定期进行细节质控的总结讨论,并评价实施细节质控前后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结果:实施细节质控后清洗、包装、消毒合格率(95.3%,97.7%,99.0%)高于实施前(81.7%,88.0%,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清洁区评分(96.30±1.55)、包装灭菌区评分(97.37±1.68)无菌品存放区评分(98.63±1.42)以及患者满意度(98.81±1.67)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质控可纠正工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采取细节管理,对于供应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并分析细节管理对于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没有实施细节管理,为实施前。2016年1月~2016年10月实施细节管理,为实施后。比较两个阶段护理质量和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包括护理服务态度、回收和供给的及时率和包装的质量。结果:比较了细节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及安全识别能力发现,实施后各方面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对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工作、科室人员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均有积极的帮助,并且显著提高了科室的整体工作质量。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医院自2017年7月开始对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大力度合理改进,不断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医务人员灭菌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制度管理,让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深入人心。将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后320例患者与实施管理前2017年1~6月320例患者进行比较,记录实施前后院内感染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口腔科消毒灭菌质量管理,可增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灭菌意识,更好的预防院内感染,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观察一段时间内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情况,然后在消毒供应室实施包括建立护理监控小组、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及消毒供应室物品洗消流程等细节管理的方案,观察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情况。观察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对消毒室物品满意程度及消毒室工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及供应物品合格率。结果: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供应物品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6%提高到93%(P0.05);消毒室供应人员的服务意识由实施前的77.6%提升到实施后的95.3%(P0.05);安全意识由实施前的81.3%提高到实施后的97.6%(P0.05);供应物品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6.3%,提高到99.6%(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中引入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对消毒室供应物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口腔科器械消毒管理对医院交叉感染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在口腔科诊治的21 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的器械消毒采用常规方式,实施后采用优化的器械消毒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口腔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结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院感控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化口腔科器械消毒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护理管理中实施环节控制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以实施环节控制时间为界,将医院针灸科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实施前与实施后各40例。观察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记录实施前后患者治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调查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感染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综合目标质量管理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在中医针灸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环节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知,促使其重视医院感染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手工一体感染控制管理的效果评价。方法:为提升消毒管理水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8年7月起,构建实施手工一体感染控制管理。随机抽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实施前)及2018年7月~2019年3月(实施后)各600份医疗器械消毒管理记录展开调查研究。观察记录手工一体感染控制管理实施前后,医疗器械消毒供应管理优良率,以及因器械消毒管理质量欠佳或不合格引起的临床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结果:实行手工一体感染控制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工一体感染控制管理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等发生率,保障患者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质量追溯系统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在医院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前消毒供应室职工作为对照组(14例),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医院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消毒供应室职工作为观察组(1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测与质量控制,观察组利用质量追溯系统,利用二维码,进行信息化监测和管理,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基本工作情况、工作效率和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记录准确性,无菌物品安全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中进行器械清洗工作的职业暴露问题,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于2017年3月实施;设2017年3月~2018年5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器械清洗情况。结果:器械清洗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评分、职业危害环境评分分别为(93.74±3.74)分和(91.28±3.29)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器械清洗人员的防护依从率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66.67%;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04%,显著低于实施前的22%(P0.05);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58.33%(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工作存在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防护知识培训、强化防护环境管理、强化监管工作、提升职员防护态度等,可显著提高防护管理质量,减少器械清洗职业暴露情况的发生率,提升器械清洗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方法:针对皮肤科门诊患者受到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的病原学检测数据。结果:实施预防与管理措施后,医院感染率为0.93%,低于实施前的1.34%(P0.05);皮肤科物品表面、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病原学检测结果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满意度为94.74%,高于实施前的83.56%(P0.05)。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医护质量,有效预防皮肤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一、二级医院供应室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5年6月本地区一级及其以上级别医疗机构的供应室(一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5家)进行调查,对供应室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两级医院供应室的高压灭菌、环境控制、物体表面、无菌试验与医院人员手卫生合格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供应室的质量控制效果比较好,但是还需要继续健全消毒工作制度,加强消毒措施的硬件建设和人员培训,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