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黄衍寿教授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例的中药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共纳入病例175例,中药处方175首,涉及药物共计140味。处方中使用频次超过30次的药物共18味,前10位依次为炙甘草、川芎、党参、赤芍、黄芪、红花、丹参、当归、桃仁、桂枝;支持度为45,置信度为0.8,得到药物组合及关联规则各30个,其中红花、赤芍、川芎,党参、黄芪,炙甘草、桂枝等为常用药物组合;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3,挖掘出“桃仁、赤芍、当归、降香、川芎、红花”等新处方5首。结论 黄衍寿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用药以益气、温阳、活血为主,佐以化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名老中医网对张继东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方法 整理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门诊处方,运用用名老中医网对处方药物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归类及关联规则的统计与分析。结果 使用频率>10%的中药共39味,使用频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黄芪、炙甘草、党参、茯苓、川芎。药性偏温,味多甘苦辛,用药以补气活血、利水渗湿、健脾化痰为主,通过药物关联规则获得常用药对及潜在新组合,得到核心处方2首,分别是“川芎,丹参,党参,茯苓,黄芪”和“赤芍,川芎,丹参,黄芪,炙甘草”。结论 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组方以补气活血,利水渗温,健脾化痰为主,体现了“标本兼治,补泻并施”的用药原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广东省名中医吴伟教授运用膏方防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3月吴伟教授门诊防治心系疾病的膏方处方,应用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吴伟教授运用膏方防治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纳入病例163例,处方163首,药物共计255味。处方中高频心系疾病为胸痹心痛(60);频次最高的前3位药物为丹参(108)、黄芩(100)、川芎(93);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3,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的层次聚类分析演化出3~6味药核心组合12组,前三位的组合为"赤芍、桃仁、红花""黄酒、山萸肉、知母、地骨皮""熟党参、陈皮、蜂蜜",挖掘了"赤芍、桃仁、红花、毛冬青、川芎、降香"等新处方6首。结论吴伟教授运用膏方防治心系疾病多用清热、活血、滋阴、化痰之品,佐以"和中"之品,体现其临证防治心系疾病"以心为本、五脏相关、活血化瘀为要、佐以清热、滋阴、化痰"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的门诊首诊处方122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其组方规律和用药经验。结果122首处方中得出12个核心组合和6个新处方。结论张伦忠教授治疗中老年郁证善于从阴阳角度辨焦虑与抑郁,重视肝、脾、肾三脏,治以疏肝解郁、顾护中焦、补肾填精,多以桑麻地黄汤为基础方临证加减,采用复方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徐浩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处方用药规律,探索其治疗胸痹心痛的经验特色。方法选取徐浩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129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基于关联规则的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对徐浩教授的胸痹心痛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徐浩教授治疗胸痹心痛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在前8位的分别为:当归、川芎、炙黄芪、柴胡、茯神、远志、炙甘草、党参;居于前3位的药对分别是"当归、川芎"、"当归、炙黄芪"、"当归、茯神";基于熵聚类的药物关联度分析挖掘出"枳壳、延胡索、柴胡、桔梗"等24个核心组合和"连翘、三七粉、柴胡、郁金、桂枝"等16首新处方。结论徐浩教授治疗胸痹心痛以气血并治、形神兼顾、寒热并用为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徐浩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将403首徐浩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使用R语言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403首中药处方,共177味中药,用药频次5 982次。使用频次居前5位的分别为黄芪、党参、茯苓、陈皮、知母。功效排名居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清热药;归经排名居前6位的分别为肺、脾、肝、心、胃、肾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知母→黄芪为中药支持度最高的组合。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组合。结论:徐浩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重视病证结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虚、瘀、水”,治疗时重视气机、气血同调、标本兼顾、多法合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名老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古今医案云平台中收录的名老中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验案,经筛选、标准化后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共纳入医案123个,处方225首,涉及药物201味,用药总频次2 801次,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茯苓、黄芪、白术、甘草、丹参等,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性则以温性、平性为主,药物多归肺、脾、心、肾经,通过关联分析显示:常用益气、温阳、健脾、利水、活血的治法,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以下5个聚类组:(1)黄芪、茯苓、白术;(2)丹参、党参、红花、猪苓,葶苈子、车前子;(3)甘草、麦冬、五味子;(4)桂枝、附子、人参;(5)白芍、川芎、当归、地黄、泽泻、益母草、太子参。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归纳出核心药物群:麦冬、茯苓、白术、甘草、黄芪、丹参、葶苈子,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利水。结论 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以补气为基本大法,根据兼挟的虚实不同分别佐以温阳、健脾、活血和利水之法,同时注重活血而不忘养血,利水而不忘护阴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用药规律和经验。方法从门诊病历中选取并整理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处方543首,提取中药处方数据,建立标准化医案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的用药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分析医案中处方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常用药对及核心处方等数据。结果整理处方543首,涉及药物217种,治疗冠心病的高频中药有黄芪、丹参、柴胡、炙甘草、三七粉、瓜蒌等,药性多属温、微寒、平,药味多属甘、苦味,主要归经为肝、肺、心经,功效以活血祛瘀、利水消肿、生津养血为主。常用药对有黄芪-丹参、丹参-黄芪、黄芪-三七粉等。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4类,分别为活血祛瘀止痛,调畅气机,宣痹通阳,益气养血、健脾化痰。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丹参、三七粉、瓜蒌、柴胡、黄芩、炙甘草、天麻、枳壳、制何首乌、党参、延胡索、川芎、薤白。结论徐浩教授治疗冠心病药物多为温、平、甘、苦,归肝、肺、心经,治疗多气血同治、寒热同调、虚实兼顾、注重调神,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理气化痰、安神定志为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王新志教授临床诊治脑出血与脑梗死用药差异。方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系统分析王新志教授临床诊治脑梗死及脑出血医案,分别包括脑梗死883例及脑出血183例,统计用药频次及核心药物组合,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用药频次居前10位药物均包括甘草、川芎、石菖蒲、天麻、茯苓、制远志6味药;治疗脑梗死多使用黄芪、地龙、北柴胡、泽泻,治疗脑出血处方多使用桑枝、木瓜、白芍、丹参。治疗脑梗死处方挖掘出16个核心组合;治疗脑出血处方挖掘出8个核心组合。结论王新志教授治疗脑梗死及脑出血均以风、火、痰、瘀为基本病理因素,并重视胃肠论治脑病。治疗脑梗死提倡心肾与脑同治,本虚标实兼顾,其中着重治于气虚、肾虚,并重视情志及大便情况,另根据现代临床研究加入降脂等药物,提高疗效;治疗脑出血提出活血止血、破血止血、活血利水治疗的方法,并擅用藤类药。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心力衰竭多属于慢性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晚期表现。虽经过积极治疗,但疗效不佳。国家级名中医周宜轩教授依照中医思辨特点以"虚""瘀""水"统领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机,认为心肾阳气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内停是难治性心力衰竭发病之关键。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采用益气温阳、温通心肾、活血利水法为主,以名方真武汤为基础,灵活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许多心血管系统疾病持续发展的“最后战场”。现代医学治疗CHF主要以去除诱因、改善症状为主,用药多为利尿、强心、减慢心率药物,以及从扩张血管、延缓心室重构等方面入手。中医学对CHF病人全身症状的整体治疗和疾病的长期预后改善都具有优势。CHF归属中医学“心衰病”的疾病范畴,徐浩教授治疗时以“虚、瘀、水”为心衰病基本病机,注重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兼顾心、肺、脾、肾,注意补虚、活血、利水在治疗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以期减慢心衰病的发展进程,改善病人的整体机能及生活质量。现将徐浩教授辨治心衰病经验介绍如下,结合运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心衰病验案1则,总结其辨证思路,挖掘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21年2月唐蜀华教授在江苏省中医院国医堂诊治冠心病的病案,录入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案。利用描述性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算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9例冠心病门诊病案,涉及220味药物。排名居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川芎、赤芍、红花、刺五加、瓜蒌皮、绞股蓝、炙黄芪、麦冬、五味子。使用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心、肺、脾居多。药物功效类型显示,前5类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理气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3组强关联药物组合,分别为丹参与川芎、丹参与赤芍、丹参与红花;关联规则得到药物二项关联规则39条;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处方及多个加减药物组合。结论:唐蜀华教授治疗冠心病以“阴虚为本,瘀热为标”为病机,用药以益气滋阴,清热活血为主。针对证候要素和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进行加减,将辨证与辨病结合,继承同时进行衷中参西,创新发展中医新理论,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徐浩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选取徐浩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处方147首,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徐浩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总结徐浩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常用药物共151种,使用频次前7位分别为天麻、牡丹皮、当归、茯神、葛根、川芎、桑寄生。常用药对为:天麻-钩藤,当归-川芎,远志-茯神,天麻-葛根。常用的药物组合为"天麻→钩藤","牡丹皮,钩藤→天麻","川芎,炙黄芪→当归","当归,茯神→远志"。核心药物为:天麻、葛根、当归、茯神、川芎。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药侧证,梳理徐浩教授治疗高血压性眩晕的常见证型及每种证型所适用的人群,实证当以平肝潜阳、祛瘀化痰治其标,虚证当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治其本。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共识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证据并结合专家经验制订,主要涉及成人慢性心衰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力争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供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参考使用。本共识并非医疗行为标准或规范,仅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和专家经验形成,随着临床实践发展以及新的证据不断出现,将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推荐本共识的目的是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实践,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个体化诊疗的需求,且就共识本身而言,并不包括所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不排斥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具体治疗措施需医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及患者意愿做出决定。关键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维持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2)慢性心衰中医学认为属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可用"虚""瘀""水"概括,益气、活血、利水为心衰的治疗大法。(3)慢性心衰A、B阶段中医主要针对原发病辨证论治,B阶段尚可酌情选用具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的中药。(4)慢性心衰C、D阶段中医证候要素以气虚、血瘀最多见,其次为阳虚、阴虚、水饮、痰浊。各证候要素常以复合证型兼夹出现。(5)慢性心衰C、D阶段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气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处方选用桂枝甘草汤或保元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参益气滴丸(推荐用于冠心病)等;阳气亏虚血瘀证处方选用参附汤或四逆汤加减,中成药可选用芪苈强心胶囊、参附注射液、心脉隆注射液等;气阴两虚血瘀证处方选用生脉散加味,中成药可选用生脉胶囊、生脉饮口服液、生脉注射液等。(6)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注意潜在的中西药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中医科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门诊处方,共收集获得处方591首,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591首处方涉及中药225味,功效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清热类药物为主;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肾经、肝经、心经、脾经为主。用药频数≥120次的中药有20味,常用药对有“肉苁蓉-当归”、“丹参-川芎”等。补肾活血法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基本方组成为肉苁蓉、山茱萸、知母、川芎、石菖蒲等。聚类分析发现,五组核心药物组合分别发挥益气填精、滋阴清热、活血通络、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之功效。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中药、药对和基础方加深了对补肾活血法临床用药体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徐宗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0月徐宗佩教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保康医院出诊的处方152首,分析徐宗佩教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辨证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用药以苦味、辛味,温性、寒性药为主;药物中肝、脾、肺、心经用药频率较高;高频药物以降香、五灵脂、延胡索、丹参等活血药物为主;共得到6首新处方。结论徐宗佩教授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宗气理论指导心血管疾病的学术思想,治疗心血管疾病多以活血化瘀、豁痰止痛、理宗气、活心血、清心火、安心神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121首处方进行分析,了解高频药物、常用药物组合、核心组合及新处方等。结果 121首方剂中使用频次≥40次药物17味;使用次数≥60次的药物组合40对;药物关联系数95%的药物组合39个;并挖掘出8个核心组合及4个新处方。结论马丙祥教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将外风与内风并重、疏肝与柔肝相结合、兼用补益之药并喜用质地轻清之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冼绍祥教授辨治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医案,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该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冼绍祥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296张处方进行分析,确定证素病机、处方规律、用药频次、药物关联等。结论冼绍祥教授辨治冠心病侧重"伏痰、伏瘀、气虚"三因,用药以行气豁痰、活血化瘀、通阳散结为主,兼顾益气养阴,体现其"泻实补虚、标本兼顾、三因制宜"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周宜轩教授临证用药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周宜轩教授临证中西医诊断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用药规律及方剂使用情况。结果 764诊次中共有48种中医诊断,101种西医诊断,46种中医证型。胸痹、心悸、眩晕占中医诊断中总病种的55.8%,西医诊断中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共占总病种的64.5%。中药使用频次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最多的中药为黄芪。结论分析周宜轩教授临证用药规律发现,"通"是周宜轩教授临床治疗中医心系病的主要学术思想特色,并提出以"通法"治疗胸痹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异病同治的中医治则,挖掘关幼波教授在肝病诊治中的辨证及遣方用药特点,探索关幼波教授辨治肝病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关幼波教授治疗肝病的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关联分析等,总结关幼波教授辨治肝病的常见证候及相应治法、用药等规律。结果:关幼波教授辨治肝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胆、肾,病性以虚、湿、热、瘀为主;常见中医证候有肝胆湿热证、气虚血滞证、气血两虚证、肝郁血滞证、阴虚血热证、肝肾阴虚证等;治法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痰、补气养血、活血解毒、舒肝解毒、滋补肝肾等;关联分析所得常用药对8对、中医证候-中药组合10类。结论:关幼波教授辨治肝病重视正邪关系,多从湿、热、瘀、虚着手,辨证时主张十纲辨证、正邪兼顾,治疗上重视调理气血、中州当先、活血化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