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14)
探讨故障树分析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呼吸内科于2018年1月起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故障树分析法,查找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类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和改进措施,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实施6个月后,比较实施前(2017年7~12月)和实施后(2018年1~6月)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变化和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患者满意度。结果:病区整体护理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基础护理、病区管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突发事件处理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由5.00%降到1.67%,患者满意度由88.33%提高到95.00%(P0.05)。结论:故障树分析法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防控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依据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点设立12个质量控制小组,确定各个小组的工作范围和职责,计划并制作护理质量检查登记表、考核反馈表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表,观察其实施效果。结果:质量控制小组制度实施前后的外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外科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可以显著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更好保证了医疗护理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内分泌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日平均血糖和胰岛素注射技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日平均血糖值低(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以提高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
目的:探讨层级质量控制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6例于医院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层级质量控制。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达标率和护理合格率、护理技术考核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质量控制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效预防医院感染,从而保障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事件发生,改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看法,提升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6.
7.
8.
9.
通过个案护理查房,了解护士对病人护理问题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达到加强护士责任心,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内涵质量,为病人提供持续改进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护理质量分析会的召开,传递信息,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加强团队协助精神,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护理质量不断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规范化管理在提升中药饮片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药房于2021年7月采用规范化管理,将2021年1—6月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7—12月设为实施后。抽取实施前、实施后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各500张、患者各50例开展研究。分析实施前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结果:实施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管理质量评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考核评分、MMAS-8量表评分、患者对中药饮片使用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展规范化管理后,有利于降低中药饮片处方用药不合理率,避免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让患者对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管理服务更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药文化管理措施在提升ICU病房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2—11月某医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ICU护理干预策略,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文化指导下的管理策略。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ICU就诊期间的抗生素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医院感染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ICU护理工作质量的各个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人群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入住ICU的患者人群,在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文化管理措施干预的方法,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质量的评分,改善患者家属的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8)
目的:探究层级质量控制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外科自2019年1月起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资历进行层级划分,设置质控员、护理组长等岗位,不同层级护士对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培训方案进行调整,应对层级管理方案,不同层级护士安排不同的培训计划,将培训考核作为重要的评级依据,调动护士的积极性,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外科护理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外科医师及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外科病区的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文书管理、专科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外科医师、护士对管理方案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层级质量控制应用于外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外科的护理管理质量,促进了医护之间的团队协作,获得了医护双方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4.
1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8)
目的:探讨专病一体化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98例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专病一体化管理。评价两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记录两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饮食方案、并发症管理、运动方案、疾病监测及药物治疗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及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专病一体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外科患者疾病认知掌握度,改善自护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4)
目的:探究设立外科质量控制敏感指标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设立外科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敏感指标,共包括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士专业技能合格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导管感染发生率、围术期用药错误发生率、围术期健康知识知晓率、手术相关护理风险发生率、疼痛评分准确率、术后康复活动执行率9项内容,自2015年1月起开始实施,每月进行相关数据的监测及分析,针对检测结果进行持续改进,比较2014年和2015年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015年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2014年(P0.05);2015年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9.10±0.50)分,显著高于2014年的(88.60±4.20)分(P0.05);2015年意外拔管、用药错误、导管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14年(P0.05)。结论:设立外科质量控制敏感指标,能够有效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多元化中医辨证管理方案在提升中医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中医妇科自2021年7月起对患者实施多元化中医辨证管理方案,2021年1—6月为实施前,2021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护理人员共16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护理总满意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多元化中医辨证管理方案有利于提升中医妇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可起到显著性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改善护理管理质量,且可以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对于该种模式较满意,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建立查检表,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划分指标等级,抓住关键质量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方法:建立一支优秀的护理质控组长队伍,充分发挥质控组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领导和榜样作用,设立护理质量查检表,由护士长掌握各项标准和查检表内容,对科室护士进行全员培训、贯彻落实。每月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结果:设立了护理质量查检表,体现了划分指标等级A、B、C,提高重点质控项目分值的作用,患者和护士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检查项目分值等级划分,提高重点质量的关注度,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应用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护理质控组长的作用,提升护理管理者的整体执行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态势分析法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产科2016年7月~2018年6月的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自2017年7月起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2016年7月~2017年6月为实施前,2017年7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统计实施前后护士与产妇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各项目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护士与产妇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态势分析法,通过分析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加以改进,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更好的服务于产妇,提升护士和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行ICU常规临床管理。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成立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出任组长,由两名高年资护士出任副组长,由科室内护士担任组员。统计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作用显著,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