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ICH)的发病率占脑卒中的10%~30%,ICH较缺血性卒中预后更差,致残程度重,死亡率极高,其早期血肿扩大是神经功能恶化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研究表明cT血管造影(CTA)点征能有效预测ICH早期血肿扩大、评估临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CTA点征的相关定义、原理及在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脑出血(ICH)是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因,发病率较高,近40%的自发性ICH患者出现血肿扩大,且血肿扩大与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对ICH后血肿扩大的早期预测和早期处置极具重要性。文中总结了近几年公认的ICH后预测血肿扩大的可能因子(主要包括影像学特征以及9分临床预测量表和BRAIN 24分临床预测量表),同时对潜在的预测因子(如血糖、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ICH患者血肿扩大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高血压脑出血(ICH)是脑卒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发病率约占脑血管病的10%~17%。研究[1]表明早期血肿扩大是增加致残率、病死率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病情恶化的独立因素。如能早期预测血肿扩大能为ICH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和帮助[2]。本文就近年来影像学方法预测ICH血肿扩大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1血肿扩大的诊断标准和病理机制1. 1诊断标准血肿扩大是指ICH患者在病程早期由于持  相似文献   

4.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目前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之一[1]。本文从ICH早期血肿扩大与预后的相关性、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实验室及临床的影响因素等阐述ICH早期血肿扩大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为ICH诊治提供新思路。1早期血肿扩大和ICH预后的相关性ICH病人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在38%~73%。早期血肿扩大定义为从首次CT扫描开始计算,24 h内血肿体积量增大>33%或绝对增多>12.5 ml[2,3]。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的特点.早期血肿扩大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预防早期血肿扩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目前已经确认一系列脑出血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总结了最新进展,并将其分为4类:临床特征(意识障碍的严重程度、血压、血糖)、实验室参数(凝血及其他炎症相关因子)、影像学(CTA征象)和预测评分量表(9 点或24 点临床预测算法、PREADICT A/B、HEAVEN评分、NAG评分及BAT评分).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约占所有脑卒中的10%~30%,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缺血性脑卒中.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是近1/3的ICH 患者在入院后24~48 h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长期临床结局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2].HE一般发生在发病初始6 h以内,尤其是发病2~3 h以内.血肿体积每增加10%,死亡风险比就会增加5%.绝对体积每增加1 mL,临床结局产生生活依赖的几率就会增加7%[3].因此,探讨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慧  钟镝  李国忠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1):1217-1222
自发性脑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患者数量约占卒中患者的15%,是治愈率最低 的卒中亚型。ICH患者可出现早期血肿扩大(hematoma expansion,HE),多预示临床不良预后。本文从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点方面汇总预测早期HE发生及预后的最新进展, 以期为预防HE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T平扫中不同类型血肿形态与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医院94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6h内头颅CT平扫检查,12~24h后复查头颅CT,将头颅CT中血肿形态分为类圆型、低密度型、分叶型、低密度-多叶型,观察这几种血肿形态再出血的发生率,分析不同血肿形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结果 24h内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4.7%,其中类圆形血肿扩大率为9.5%,低密度血肿扩大率为47.6%,分叶改变血肿扩大率为28.6%,低密度+分叶血肿扩大率为14.3%,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CT平扫中伴低密度改变及多叶改变可以为预测血肿的进一步扩大提供帮助,有助于进一步判断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全球范围内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而在脑卒中的入院患者中,脑出血占10%~30%,3个月内的病死率为20%~30%,且有早期神经功能不稳定和恶化的倾向及风险[1].传统观点认为,ICH是一短暂、迅速、单向的过程,最多不超过1 h,即可依靠机体自身防御机制使出血终止.然而近年来利用头部CT对脑出血进行动态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早期血肿继续扩大,表现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且常常导致患者死亡[2,3].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自发性ICH后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影像特征预测创伤性脑内血肿(t ICH)早期扩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2例tICH的临床资料。初次CT检查在伤后6 h内,48 h内复查CT。结果 CT复查显示,60例出现血肿扩大,发生率为4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血肿体积、多发血肿和多血肿模糊征是t ICH早期扩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tICH早期扩大发生率较高,CT影像显示多血肿模糊征可作为tICH扩大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血肿增长速度(ultraearly hematoma growth,UHG)与急性原发性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扩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6 h内就诊的ICH患者。患者完成基线及(24±2)h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记录临床信息及结局信息。UHG定义为基线血肿体积除以发病至头CT扫描时间。血 肿扩大定义为发病24 h血肿体积较基线血肿体积增加>33%或者>6 ml。90 d及1年预后不良定义为改 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UHG与血肿扩大及ICH临床预后的关系。 结果 研究共纳入148例发病6h内到院的ICH患者。所有ICH患者的UHG为5.3(2.3,12.9)ml/h。UHG在 完成头CT较早(P <0.001)、血肿扩大(P =0.019)、90 d预后不良(P <0.001)及1年预后不良(P <0.001) 的患者中数值较大。UHG>4.7 ml/h是1年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7.5,95%可信区间 为1.44~21.23(P =0.025)。其预测1年不良预后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65.1%,阳性预测率为 68.4%,阴性预测率为58%。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即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危害最严重的急性脑卒中类型,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特别是早期血肿扩大更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ICH)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疾病,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为35%~52%,其中半数在48h内死亡,6个月后仅有60%的患者能生活自理。近几年研究表明,早期血肿扩大是引起神经功能缺失加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控制早期血肿扩大对脑出血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的热点是超早期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ICH)患者血浆中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Fn)浓度与早期血肿扩大(EHG)的关系。方法入选发病6h内ICH患者59例,健康对照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c-Fn浓度,根据发病后颅脑CT扫描及(24±3)h的第2次CT测定的血肿容量和血肿扩大情况分组。结果 19例患者发生血肿扩大,血肿扩大组血浆c-Fn浓度高于相同血肿容量非血肿扩大组。结论 ICH早期(6h)血肿扩大患者外周血血浆c-Fn浓度高于非血肿扩大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87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 h内和发病后24 h内完成第1次和第2次脑部CT检查,根据其有无早期血肿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和血肿未扩大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和CT图像等信息,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中血肿扩大组30例(34.48%),血肿未扩大组57例(65.52%)。单因素分析显示,血肿扩大组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TG水平、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血肿形态与血肿未扩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SBP≥200 mmHg、入院时GCS评分≤8分、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FPG水平高、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3 h、血肿形态不规则是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肿扩大组不良预后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P<0.05),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包括入院时SBP、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NIHSS评分、FPG、发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和血肿形态,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血肿扩大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常意味着预后不良, 明确相关预测因素并构建、应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模型有助于早期干预, 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现围绕近年来发展前景较好的几种预测模型的预测机制、有效性、局限性以及相关预测因素等内容进行综述, 以期为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重症,1/3左右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内出现血肿扩大[1],而脑出血后出现的脑血肿扩大明显影响着患者预后,包括生存率、致残率及死亡率[2-3],相关研究表明积极控制脑血肿扩大相关的高危因素能显著改善预后。已知影响脑血肿扩大主要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血压情况(包括入院时、脑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是危害最严重的脑卒中类型,早期血肿扩大是其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肿扩大的存在,影响了超早期外科治疗的疗效。目前已确认一系列与血肿扩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及初始血肿部位、形态和体积等。CTA点征和血清标志物有助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目前尚不清楚早期血肿扩大的病理生理机制,但通过血肿周围破裂血管持续出血引起血肿扩大的模型研究得到一些证据支持。阻止血肿扩大为目标的临床试验性治疗虽然减少了血肿扩大,但能否改善患者预后尚无定论。至今为止,作为最易干预的不良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血肿扩大是潜在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正自发性脑出血是指非外伤引起的脑部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脑实质内出血~([1]),是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2])。研究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显示血肿扩大~([3]),血肿扩大被认为是脑出血患者不良结局及病死率的一项独立预测因子~([4-6])。因此,寻找有效的预测血肿扩大的预警标志是临床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有报道非增强常规CT平扫检查(non-  相似文献   

19.
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甘露醇对脑出血(ICH)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DSA介入下制作、血肿体积≤4ml的犬ICH模型30只,随机分为甘露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只,于24h和48h分别复查脑CT,血肿体积增大≥1/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早期应用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甘露醇组48h内发生血肿扩大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且前者24h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者明显多于自身24~48h者(P<0.05);甘露醇组48h内死亡3只,对照组无1只死亡。结论早期使用甘露醇可增加犬ICH早期扩大的发生率;ICH发病早期,尤其是24h内不宜盲目使用甘露醇,以免诱发血肿扩大,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和预后。方法回顾285例脑出血患者在病情变化后行CT检查动态观察颅内血肿量,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16.8%,多数发生在24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过高、血肿形态、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部位、不适当应用脱水剂等有关系,多数患者血肿扩大后病情加重,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导致病情加重与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