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对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和减少医院医疗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纠纷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医疗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能明显提升血液透析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方法:以PDCA循环管理为分界点,将富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血透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服务态度、责任心等护理质量评分方面高于对照组,β2-MG、CRP、BUN、P等血液检测指标方面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留置导管感染率、内瘘闭塞率、高血钾发生率、非透析时间急诊就诊率、住院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实现血透患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血透并发症,确保血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未实施PDCA循环前的护理人员7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PDCA循环后的护理人员7名作为观察组,对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手术室综合评分及手术室人员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综合评分及手术室人员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及护理质量,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流程管理,观察组实施流程管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有利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对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选择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选择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随机均分为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与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有较多的风险事件发生因素,需要通过风险管理对策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注射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改进措施,评判其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7年1~6月在医院门诊注射室进行治疗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分析门诊注射室患者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出有效改进措施。选取2016年1~6月门诊注射室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影响门诊注射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注射等候时间,注射室环境等。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注射室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血透室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给予护理流程管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血透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流程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应用护理流程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24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优质护理管理均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四步骤实施。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康复科优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50例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其未应用护理标识;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血透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其应用护理标识。统计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室应用护理标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血透室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护理质量的改善及护理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与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对减少血透室医疗纠纷的效果。方法: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自2014年8月开始在血透室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和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从实施前后收治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2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血透室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之后血透室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之前(P0.05)。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血透室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三段式思维在血透室仪器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观察组,均应用三段式思维模式实施血透室仪器报警管理干预。选取2015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的管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血透室仪器时发生故障率、使用漏登记率、需要维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基础知识、操作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仪器报警管理中应用三段式思维,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的措施与成效。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血透室中进行护理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护理流程管理,通过一系列方法对护理流程管理的成效进行评估,护理流程管理的主要评价内容有患者满意度、风险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等。结果:医院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态度、健康知识宣讲、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评分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不断改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持续质量管理模式在肿瘤日间化疗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入住医院日间化疗病房的12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日间化疗病房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PDCA持续质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持续质量管理模式应用于肿瘤日间化疗病房护理管理中,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专业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注射室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其对应措施,进一步减少注射室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注射室护理质量,使患者认可护理服务,减少医患矛盾。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医院需要进行注射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注射室风险流程实施注射室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治疗期间医患矛盾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且其医护人员产生错误的发生率也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注射室中按照风险流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医患矛盾,降低医护人员错误发生率,也可以提高注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了医护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程度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慈溪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风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在血透室护理敏感指标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6月到2021年5月我院接诊收治的7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与敏感指标控制效果。结果:生活质量指标对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指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敏感指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血液透析室护理期间,集束化护理方案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管控护理敏感指标,以此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双因素管理法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医院麻醉恢复室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期间开展常规护理管理;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观察组,期间开展双因素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掌握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中开展双因素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式在预防血透患者隧道导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本科室常规导管护理流程,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管理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血透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血透患者隧道导管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医医院血透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选择某医院接受治疗的中医医院血透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施常规管理,将两组各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医医院血透室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医院血透室患者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医院血透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中医医院血透室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显著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1~8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4例患者,根据时期分组,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