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对化疗药物所致病理性神经痛(CIPN)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电针治疗化疗药物所致CIP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8例CIPN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电针组8例,予电针治疗;西药组10例,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电针联合西药组10例,予电针和口服甲钴胺片联合治疗。3组均治疗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作为评估病人临床疗效的总体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3组Likert评分均增高,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电针组和电针联合西药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kert总体恢复自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但具有显著时间效应(P0.01)。结论电针联合西药治疗可以缓解化疗所致病理性神经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型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对偏头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经专科门诊确诊的偏头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给予氟桂利嗪10 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0.5 g,每晚1次,口服。两组病人用药第8周后和第12周后进行偏头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及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MSQ-OL)量表评分;同时严格记录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VAS、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8周、第12周后,观察组VAS、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病人在治疗第12周时VAS、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第8周和第12周后,PSQI、MSQOL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偏头痛,可明显减轻偏头痛病人的头痛程度,降低病人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同时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能够较好的改善偏头痛病人的生活质量,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60例PDN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组(n=29),给予甲钴胺和加巴喷丁900mg/d口服;甲钴胺联合普瑞巴林组(n=31),予甲钴胺和普瑞巴林150mg/d口服。疗程均为42d。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判定,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甲钴胺联合普瑞巴林组治疗前为(7.28±1.34)分,治疗后为(3.98±1.56)分;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组治疗前为(7.49±1.67)分,治疗后为(2.14±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甲钴胺联合普瑞巴林较甲钴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DN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P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老年NSCLC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GP化疗方案,试验组病人给予GP化疗联合同步放疗,2组病人均治疗2个疗程。评价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中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所占的比值。采用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表来评估2组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病人的缓解率(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病人外周血中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人外周血中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的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病人KPS评分提高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的6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NSCLC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联合甲钴铵组(治疗组)和甲钴铵组(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睡眠质量的改变.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19/20)和60%(12/20),睡眠质量改善率分别是85%(17/20)和55%(1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甲钴铵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12~2019-10该院9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1及腺苷钴胺肌肉注射,同时给予红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和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vs 80.0%,P 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糖皮质激素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疗效明确,可以有效减少疼痛程度,短期使用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用于宫腔镜检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01~2018-07在该院妇科进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4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EN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以及安慰剂对照组各15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0、60、120 min三组疼痛评分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min,TENS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无明显变化。治疗后60 min,TENS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NS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较安慰剂对照组V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0 min,三组VAS评分继续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NS对疼痛治疗效果安全确切,有可能成为治疗宫腔镜检查手术后疼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探讨益气化瘀法与化疗联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晚期NSCLC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法治疗。均治疗2 w。评价两组实体肿瘤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和生活质量QLQ-C43评分及一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生存期(MST)。结果观察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和QLQ-C43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KPS评分、QLQ-C43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年生存率、PFS和MS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疗效较为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汤治疗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Ⅰ期SHS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原发病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口服化瘀利水汤,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两组病人患侧上肢疼痛及水肿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疼痛VAS评分、水肿VAS评分、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利水汤治疗Ⅰ期SHS,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PDN)的临床初步效果。方法选取已确诊PDN的T2DM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腺苷钴胺组、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每组各32例,均积极控制FPG和HbA_1c。Con组予维生素B_1治疗。收集临床和生化资料,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肌电图检查评估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各组MNCV、SNCV和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腺苷钴胺组、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均有改善,且加巴喷丁+腺苷钴胺组MNCV、SNCV高于腺苷钴胺组,VAS低于腺苷钴胺组(P0.05)。Con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腺苷钴胺治疗PDN可减轻疼痛、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和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基础的多烯紫杉醇联合方案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2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方案TACE+全身化疗,对照组41例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方案全身化疗,治疗3个周期。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Ⅱ~Ⅲ度化疗毒副反应、功能状态(KPS)评分、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出院后第1天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至2015年6月,记录肝外转移率、肝外转移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02%(P0.05);实验组肝外转移率为17.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肝外转移时间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化疗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方案TACE+全身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能够提高有效率、延缓肝外转移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CD3~+和CD4~+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将75名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8),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手术+化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QOL生活质量评分、CD3~+细胞数量和CD4~+细胞数量及II级以上毒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但是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和CD4~+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3~+和CD4~+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D3~+和CD4~+细胞数量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白细胞下降、血小板、血红蛋白下降等II及以上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II级以上胃肠道毒副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有效的改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CD3~+和CD4~+细胞数量,并且能降低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甲钴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血栓通针联合甲钴铵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加快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P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6年5月住院患者中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治疗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VAS、加巴喷丁胶囊、卡马西平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共治疗8周。结果两组的VAS评分随着治疗进度的进行逐渐降低;治疗2、4、6、8周时治疗组加巴喷丁的VA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有效率和卡马西平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嗜睡、头晕、胃部不适、恶心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胶囊联合甲钴胺片治疗DPNP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片治疗,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口服,观察组给予加巴喷丁联合文拉法辛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HAMD及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肺解毒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TP化疗方案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阜阳市太和县中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P化疗方案(紫杉醇类+铂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肺解毒汤治疗;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共治疗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生活质量核心30问卷调查表(QLQ-C30)评分;计算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及2年生存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CD_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GF-α、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GF-α、TGF-β1、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及2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6)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血红蛋白降低、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解毒汤对晚期NSCLC患者TP化疗方案有一定增效减毒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近期生存率,有利于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痔疮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痔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痔疮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偏头痛患者329例随机分为联合组165例和对照组164例,对照组给予电针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川芎茶调散治疗。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随访半年头痛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川芎茶调散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头痛症状并减少复发情况,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省东山县医院临床门诊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采用绿黑球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甲钴胺治疗)和观察组(40例,采用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和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和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情感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及行为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更好,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稳定,VAS评分和WOMAC评分更低,NVC更高,联合用药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对HIV感染合并肺癌患者的CD_4~+计数和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AIDS/HIV感染合并肺癌的48例患者,受试者分为两组,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n=24)、单纯化疗组(n=24)。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及免疫水平,而且分别实施相应治疗后检测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并进行肿瘤病人功能状态评分,并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实施相应治疗后,HAART治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_4~+T淋巴细胞计数和KPS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与CD_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水平间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实施化疗联合HARRT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