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选取临沧市临翔区人民医院2009年-2014年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12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用药情况,从而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上报的123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中,抗微生物药物占32.52%,中药注射剂占8.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92.68%;累及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2.84%。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区域医疗联合模式对神经内科创新药学服务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学管理,按照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区域医疗联合模式进行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不合格发生率、处方不合格发生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药品使用准确率、药品使用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配合用药准确率、药品发放规范率、药品保管规范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学区域医疗联合模式对规范医院科室药品的管理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改善药品管理质量,提升用药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临床药师了解药品未注册用法使用的现状,为医院规范药品未注册用法管理流程提供建议,以确保用药安全。方法:临床药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药品未注册用法存在的用药问题及安全隐患,查找有效防范药品未注册用法用药风险的方法和建议。结果:药品未注册用法的存在补充了药品说明书的不足,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用药问题,有可能增加患者的用药风险和医师的执业风险,导致医疗纠纷,临床药师及医师应有足够的循证依据才能应用。结论:药品未注册用法应引起临床药师及医师的重视,其合理性评价需要进一步管理和规范。医院应建立药品未注册用法的管理流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做好临床用药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我院药品临床不良反应的深入分析,确保患者安全用药,提高医院医疗管理质量.方法:对2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涉及ADR药品98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静脉注射引发的ADRl57例(75.4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为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回顾性总结分析法,对我院以监测上报管理体系构建和完善、规范报告和监测工作流程、监测上报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的修订等方面为重点,探索进行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和优化,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流程得到规范,监测上报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的制定客观、科学和实用,体系建立前后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总数、临床科室上报报表数量同比增长明显,临床科室主动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填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规范建设、持续改进和优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体系,对于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统计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寻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征,强化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共上报136例药物不良反应,对此136例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136例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报告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13类;从基本资料上来看,男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女性;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其他年龄段的患者相对偏高;从给药途径上来看,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达到92.0%;从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上来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到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从药品的种类上来看,抗感染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从药品剂型上来看,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更高。结论:注重对医院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强化药品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以充分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开展用药咨询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12月汇总的药物咨询表格,共计3000人次。参照陈新谦的《新编药物学》目录中药品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推荐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的咨询人数最多,其次分别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品效期、适应症等。结果医生向药师咨询推荐用药、药品配伍和不良反应的比例相对较多,护士的用药咨询主要集中在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药品效期。结论通过用药咨询、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疗程,更加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开展用药咨询工作,促进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门诊2011年1月.12月汇总的药物咨询表格,共计3000人次。参照陈新谦的《新编药物学》目录中药品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推荐用药、药物用法用量的咨询人数最多,其次分别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药品效期、适应症等。结果医生向药师咨询推荐用药、药品配伍和不良反应的比例相对较多,护士的用药咨询主要集中在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药品效期。结论通过门诊用药咨询、指导,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疗程,更加合理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更好地确保临床用药安全,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通过对药房药库和病区高危药品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回顾性分析法,分析高危药品在临床用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照。结果:摆放、储存、培训等方面的问题等,提高高危药品临床用药管理能力的对策包括强化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临床用药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加强医院在高危药品临床用药管理中的重要性意识与制度建设,合理安排管理工作量与引导医生医嘱书写规范化。结论:经过分析影响医院高危药品临床用药安全的主要来自医院管理及医生方面,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高危药品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护理用药的现状及安全隐患,并提出安全用药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科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儿科病房2015年6月~2017年6月发生的70例护理用药错误出现的护理事故及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对其发生的各类用药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用药的应对措施。结果:发生用药安全管理隐患的原因为医嘱执行错误、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用药操作不规范、药品过期、实习带教不严格、护士职业素质因素,应对措施: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用药操作规范、加强药品及病房的管理及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结论:儿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隐患较多,制订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药品及病房的管理,及加强护士职业素质的培养,可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外科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起医院普外科成立了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小组,依据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表、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普外科涉及高危药品应用手册;规范高危药品存放位置、条件、数量;通过加强药学知识培训、规范操作流程强化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比较实施前的2016年与实施后的2017年普外科医护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率、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2017年,医院普外科医护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率为94.29%,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实施前的2016年,医院普外科医护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掌握率68.57%,高危药品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00%。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在普外科实施一系列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后,显著提高了病区药品管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6S管理在病区药品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医院病区药品护理管理中未实施6S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医院病区药品护理管理中实施6S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药品管理知识掌握情况及用药差错和药品过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药品管理知识掌握评分同实施前相比明显较高,其用药差错发生率及药品过期率相比较于实施前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病区药品护理管理当中应用6S管理的效果显著,可以将用药安全率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药事管理工作的水平,改善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及作者自身工作经验,对护士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在药品管理、用药医嘱执行、患者用药告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护士作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药事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结论:从参与意识、药学基础、工作流程、监管制度、质量管理等多个角度出发,利用多学科合作,切实提高护理团队参与药事管理工作的水平,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处方合格率。方法:根据2017年7~12月门诊药师登记的《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干预记录表》,总结医院不合理处方的主要问题和易开错药品,从而完善医院的HIS系统和合理用药软件。结果:改进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后,门诊药师干预的处方张数减少了29%。结论:定期根据《门、急诊不合理处方干预表》来完善药房信息化软件,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从而保证患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外科病区患者自备药品使用与管理情况,规范自备药品的管理,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院外科病区242例患者的自备药品使用情况及48名外科医生关于患者自备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42例患者中服用过自备药品的有123例,占比为50.83%;其中未按照医嘱规定剂量规范服药的患者有52例,占比为21.49%;服用过过期药品的患者有23例,占比为9.50%;未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服药的患者有77例,占比为31.82%;不了解药品禁忌症与副作用的患者有62例;占比为25.62%。医生中认为自备药品存在使用风险的有37名,占比为77.08%,主要风险包括用药安全、药品质量、用药适宜性等;认为医院应该制定自备药品管理政策的有29名,占比为60.42%,并根据医院自备药品使用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改进意见。结论:患者自备药品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医院应及时制定自备药品的管理政策,做好自备药的监督管理与宣传引导工作,规范自备药品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药品规范化管理在内分泌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后1年内在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共计人数为120例,对照组包括了患者62例,没有实施药品规划管理;而剩余的58例患者为观察组,已经实施了药品规划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患者用错药的概率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医院进行药品规范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用药差错率,同时也能够使得患者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对内分泌科的药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管理中中成药规范化管理方法与管理效果。方法:2018年8~12月医院精神专科按照常规方法实施中成药管理(对照组),2019年1~10月医院精神专科管理中中成药采取规范化管理(观察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随机抽取500张处方与500张中成药用药说明书予以评价,分析中成药不规范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成药说明书对应药物成分、核准日期、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特殊用药、毒理药理及临床试验等标识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成药使用不规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用药不规范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精神专科管理中中成药规范化管理,可减少中成药说明书、中成药处方及临床使用不规范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李大建  庞浩龙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59-1661
目的:分析门诊、急诊中药组成药品使用情况并对日后用药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通过随机时段抽取门诊、急诊含中药成分药品处方16 098份进行分析,时段选择为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于两个月后给予干预,其中包括药品归类、专业分析、治疗干预及院外指导,干预时间12个月,入选含中药成分药品处方18 900张。结果:分析表明临床诊断不规范,适应证不适宜,剂量或给药方法不适宜作为门诊、急诊中药组成药品使用最集中问题;通过阶段性干预后入选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明显好转。结论: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药组成药品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应对药品具有一定的认知度最终提高药品的有效使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19年上报的34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既往过敏反应史、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46例报告中,怀疑药品涉及146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最多,占33.53%,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90%;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最高;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6.27%。结论:医院应积极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评价工作,特别要重视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临床合理使用,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药品说明书在骨科护理中管理质量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医院骨科2015~2017年,依据医院骨科护理中用药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的药品说明书管理措施,期间接收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后研究对象;骨科2012~2014年实施前则实施常规护理用药管理,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为实施前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在骨科护理中制定相关的药品说明书管理措施后,加强相关责任人员、护士等对药品的认识,对药品的知晓率已由原来的65%升至95%(P0.05);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医院骨科护理中制定相关的药品说明书管理措施,有利于加强相关责任人员、护士等对药品的认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可靠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骨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