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头穴丛刺长留针结合子午流注选穴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递质、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长留针组18例、子午流注选穴组20例,联合组22例,头穴丛刺长留针组进行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子午流注选穴组进行子午流注选穴治疗,联合组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子午流注选穴治疗,观察各组认知功能、神经递质、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自理能力、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多巴胺(DA)、5-羟色胺(HT)、去甲肾上腺素(NE)、谷胱甘肽(GSH)水平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头穴丛刺长留针组、子午流注选穴组治疗后相比,联合组治疗后MMSE、MoCA、ADL评分、DA、5-HT、NE、GSH水平明显较高,NIHSS评分、MDA水平明显较低(P<0.05)。与头穴丛刺长留针组、子午流注选穴组相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除均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采用胆碱酶抑制剂,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酶抑制剂,疗程均为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辅助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病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益脑方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延缓向痴呆转化的作用。方法将80例老年M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口服银杏叶片,观察组予补肾益脑方。观察治疗前后认知能力、记忆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标的变化及1年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韦氏记忆量表逻辑记忆(LM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乙酰胆碱(Ac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时,观察组AD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脑方可提高MCI患者血清SOD活性及Ach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对于改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记忆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并可延缓MCI向AD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9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CDR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CD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有助于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化浊解毒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针药组给予针刺联合化浊解毒法,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3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8,P0.05)。两组治疗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化浊解毒法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优于盐酸多奈哌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东莞市桥头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松龄血脉康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基本相同。研究组联用松龄血脉康,一次3粒,一天3次,饭后服用。使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评分,用MMSE、ADL评分变化了解松龄血脉康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SE总分高于对照组(t=2.46,P0.05),定向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2.01,P0.05),记忆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2.01,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t=2.31,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松龄血脉康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片对血管性痴呆(VD)病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5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β-Ap、VEGF的含量变化,以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β-Ap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VEGF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及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片能改善VD病人的认知功能,降低β-Ap含量,增加VEGF含量.从而减轻缺血缺氧性损害,改善脑血流,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百令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武汉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DPN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病变症状、密歇根神经病变筛选法(MNSI)评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麻木、刺痛、烧灼感、刀割样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麻木、刺痛、烧灼感、刀割样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N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NS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腓总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腓总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片治疗DPN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氧化性(ABTS)的活性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西安市第九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经影像学检查无异常的健康者9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观察组患者的不同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其分为轻度脑梗死组33例、中度脑梗死组31例、重度脑梗死组32例;同时根据不同的脑梗死面积,将其分为小梗死组34例、中梗死组32例、大梗死组共30例。检测所有入组对象的血清MDA、H_2O_2、SOD和ABTS的活性情况。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同时对比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同脑梗死面积患者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DA、H_2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和ABTS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59~18.723,P <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44~3.851,P <0.05);中度组与重度组MDA、H_2O_2水平高于轻度组,SOD、ABTS水平低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重度组MDA、H_2O_2水平高于中度组,SOD、ABTS水平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及大梗死组的血清MDA、H_2O_2、SOD、ABTS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75~3.597,P <0.05)。中梗死组与大梗死组MDA、H_2O_2水平高于小梗死组,SOD、ABTS水平低于小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大梗死组MDA、H_2O_2水平高于中梗死组,SOD、ABTS水平低于中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梗死面积与急性梗死轻度(r=0.704,P <0.05)、中度(r=0.712,P <0.05)、重度(r=0.723,P <0.05)呈正相关。结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的ACI患者血清MDA、H_2O_2水平越高,SOD、ABTS活性水平越低。在临床管理中,对ACI患者血清MDA、H_2O_2、SOD、ABTS水平进行检测,可有效识别患者的病情程度,对临床诊断、预后防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派齐联合石杉碱甲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血清丙二醛(MDA)和神经肽(NP)Y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多奈派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MDA、NPY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MDA、NP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DA、NP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94%vs 6.3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多奈派齐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降低血清MDA、NPY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2015年2月—2016年8月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83例,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2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病人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血脂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严重程度,以NIHSS评分≤8分为轻度组638分为中重度组3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四项指标变化;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轻度组和中重度组血清TNF-α、MMP-9和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HDL-C水平低于轻度组,LDL-C、TC和TG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和中重度组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D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SOD水平低于轻度组,MDA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血脂异常及氧化应激水平障碍,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7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A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颅压、降血压、脱水、改善脑组织代谢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及氧化应激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2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ET、IL-8、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ET、IL-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有效减轻ACH患者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在怀来县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MCI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连续服用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痴呆发生率,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记忆商(MQ)得分、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MSE)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血清丙二醛(MDA)、乙酰胆碱酯酶(Ach E)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3.597,P0.05)。治疗组患者痴呆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Q得分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MQ得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MDA及Ach 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个月血清MDA及Ach 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损伤。结论银杏叶片治疗MCI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痴呆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对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上海市周家桥社区随机取样抽取的1 059例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有137例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对照组67例;以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对干预组70例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干预方法:每月1次的定期健康宣教,每2w1次上门督促记忆力训练,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心理抚慰等.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各组进行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测试和活动能力评定.结果 经过2年的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MMSE评分(26.73 ±2.30)vs(24.94± 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16.28±1.47)vs (14.92±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70例有6例转化为痴呆,转化率为8.57%,对照组67例有9例发展为痴呆,转化率为1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干预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吡拉西坦片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氧化应激水平、脑血流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0.504、-3.655、-9.844、-2.303,P 0.05),且观察组MMSE、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4.949、5.162,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1.875、-5.729,P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t=19.013、9.155、12.006、6.530,P 0.05),且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5.550,P 0.05),观察组MMP-3、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8.959、-8.564,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11.437、-6.231、-15.792、-8.753、-14.271、-9.783,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680、6.386、3.308,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5,P 0.05)。结论 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可有效增加患者脑血流量,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汕头市澄海区人民医院确诊的VD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0、20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CDR、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0、12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CDR、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G、HDL-C、LDL-C、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0、12周血清TG、LDL-C、TC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多奈哌齐能有效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生活能力和血脂,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脑活血方对轻度血管性痴呆(VD)病人认知能力及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轻度VD病人160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轻度VD病人1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试验组给予健脑活血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胶囊口服,两组均观察用药3个月。治疗前后应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别对病人进行测评,并对病人血清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MSE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DL疗效总有效率为76.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ch、ChA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血清AchE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脑活血方能够有效改善轻度VD病人的认知能力,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提高轻度VD病人Ach及ChAT活力,降低AchE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平板认知训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均服用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平板认知训练,平板认知训练采用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大屏幕平板。周一至周五每天训练1次,每次训练任务约半小时,共训练8 w。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价患者ADL,分别在治疗前后由1名主治医师评定1次。结果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平板认知训练可以改善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