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ROD)是肾功能减退时一组从过度的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导致的高转化损害到与正常或低血PTH水平相关的低转化损害的矿物质代谢紊乱,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它可引起骨骼的严重损害,表现为骨软化、纤维性骨炎、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骨硬化、骨性佝偻病等,并可加重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等[1]。可分为广义肾性骨病与狭义肾性骨病两类:广义的“肾性骨病”,是指—切和肾脏有关的骨病或病因与肾脏有关的骨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伴发的软骨病、肾病综合征时发生的骨病等;狭义的“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指发生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的代谢性骨病,可视为CRF的重要的并发症,重者可伴有多系统病变。根据骨组织转运的动力学变化又可以分为高转运型、低转运型和混合型(在不同的患者中二者呈不同的组合[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透析人群的增加,透析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透析患者寿命的延长,我国透析患者的肾性骨病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骨胶囊合低钙透析液对血液透析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维持性透析(MHD)的慢性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强骨胶囊合低钙透析液治疗,对照组单用低钙透析液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Ca、P、i PTH等,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健康调查问卷-36(SF-36)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两组理化指导标中P、i PTH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骨胶囊合低钙透析液治疗能够提高肾性骨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卫生保健水平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参考WHO QOL-BREF和SF-36制定)对72例肾性骨病患者进行生存质量测评,对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筛选出有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透析时间、透析充分性、年龄、性别、原发病病程、文化程度、医疗费用等.结论:实现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性骨病是CKD骨代谢紊乱的多因素疾病。随着CKD的进展,机体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骨小梁扭曲,骨皮质变薄,皮质孔隙增多等病理改变,临床上表现为骨痛、骨变形、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肾性骨病仅集中在高磷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纠正上,对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尚有欠缺,目前中医药在肾性骨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近年来,CKD肾性骨病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广泛开展,为中医药干预肾性骨病提供了科学依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田红  成晓梅  李冰洋  张鲜绸  杨洁 《陕西中医》2022,(5):670-672,676
肾性骨病是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成为多系统损害的重要因素,随着透析龄的增加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状态及心理健康,也成为时下综合防治的热点。文章综述了不同医家对肾性骨病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及现代医学防治主要目标策略,结合整体观念论述了“肾主骨”与肾性骨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以及生理、病理的发生发展。近几年来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对肾性骨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案在不断提升,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具有科学性及创新性,拓展了其辨证思路及治疗方法,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肾内科血透中心行长期透析的200名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分组A、B两组,两组均使用钙剂(碳酸钙或醋酸钙)作为磷结合剂,A组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50 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B组采用钙离子浓度为1.25 mmol/L透析液进行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骨密度、肾性骨病症状发生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血清钙(SCa)明显高于B组、而血清磷(SP)、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明显低于B组(P0.05),且A治疗后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手指指骨骨密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肌痛、骨痛、肌痛性痉挛、病理性骨折等肾性骨病相关症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选用1.5 mmol/L钙离子浓度透析液较1.25 mmol/L钙离子浓度透析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透析能增高SCa浓度,降低SP、AKP、PTH,对减少肾性骨病患病风险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对强骨胶囊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63例行MHD的慢性肾衰性骨病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31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治疗组采用强骨胶囊合血液透析,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提高,而治疗组更为显著。结论:强骨胶囊能够提高慢性肾衰肾性骨病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肾性骨病的动物模型及中药复方治疗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复制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其骨代谢异常发生的时间,观察中药复方对肾性骨病的治疗作用。结果:慢性肾衰大鼠在第8周末出现钙、磷代谢异常。中药复方能够通过整体作用延缓骨病的发生和发展。结论:中药复方对于肾性骨病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补肾健骨汤治疗肾性骨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良  刘南梅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8):1068-1069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健骨汤,对照组加服骨化三醇;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BAP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及Scr、BUN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补肾健骨汤与骨化三醇治疗肾性骨病均有疗效,且疗效等同,但补肾健骨汤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方面有较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钙(CalciumshotNmmdia,Ca)、血磷(phosphorus,P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临床疗效及Ca、PP、PTH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疼痛积分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为29.41%,治疗6个月有效率为47.06%,治疗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为82.35%,治疗6个月有效率为98.04%,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治疗后Ca、PP、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可以缓解肾性骨病肝肾亏虚证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续骨片联合皮下注射密盖息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充分透析,治疗组30例采用益肾续骨片口服联合密盖息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皮下注射密盖息。观察2组骨痛、皮肤瘙痒程度以及监测治疗前后股骨颈骨密度(BMD)、血清钾(K+)、血清钙(Ca2+)、磷(P3+)、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ALP、i PTH水平均有明显降低,骨密度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肤瘙痒评分、骨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续骨片联合密盖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致肾性骨病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整体护理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6例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从饮食、服药、运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足浴等方面进行科学指导,给予中医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骨痛、抽搐及骨折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中医整体护理可促进肾性骨病的康复,值得临床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血液透析导致患者发生的透析相关性肾性骨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60例透析相关性肾性骨病患者,对其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结果:60例患者,出现程度各异的β2-微球蛋白(β2-MC)增高、高磷血症、低钙血症、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代谢性酸中毒,骨关节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经过常规透析(HD)治疗后,β2-MG和PTH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HFD)治疗以后,β2一MG显著下降,血磷、血钙、PTH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于HD组。结论:合理地控制饮食,应用有效的药物,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的紊乱,彻底清除盯H、β2-MG等尿毒症的毒性代谢产物,能够延缓肾性骨病的出现,能较好地改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食疗方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肾性骨病患者48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给予慢性肾衰竭常规饮食(低优质蛋白、高钙、低磷、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观察组24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给予健脾补肾饮食。结果观察组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骨痛、抽搐的发生率及骨折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健脾补肾食疗方可改善肾性骨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伴随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可能发展为肾性骨病或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表现为全身骨痛、皮肤瘙痒,难以人睡。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其中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简称甲旁亢)和铝沉积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对肾性骨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肾性骨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28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同时,通过中医辨证,给予健脾补肾壮骨中药(黄芪熟地汤)足浴护理。结果观察组骨痛、抽搐及骨折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健脾补肾壮骨中药(黄芪熟地汤)足浴在肾性骨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益肾强骨方对肾虚浊瘀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肾虚浊瘀型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52例,依据曾经是否服用益肾强骨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强骨方,2组疗程均为8周。评估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骨碱性磷酸酶(BAP)、血钙、尿素、肌酐水平。结果 治疗组骨痛、皮肤瘙痒、纳差腹胀、倦怠乏力4项症状评分均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4项评分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组i PTH、BAP、血磷、血肌酐指标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 益肾强骨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虚浊瘀型MHD并发肾性骨病患者的相关实验指标,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肾主骨"与肾性骨病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性骨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肾性骨病指与肾脏所有有关的骨骼病,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肾性骨病,即指肾功能不全引起的代谢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肾性骨病由我国朱、刘二氏1943年首次提出,它的提出与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肾主骨”的理论不谋而合,再次佐证了肾与骨的关系。近几年来一些医家对“肾主骨”与肾性骨病关系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现结合这些论述对肾性骨病的理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东垣著述多处论及"骨痿"发病及治疗。本文对李氏所论骨痿发病机理予以阐发并总结,指出李氏所论骨痿病机分湿热成痿、阴盛阳极、阴盛阳虚三端。结合临床实际观察,认为李氏所论"骨痿"在病名、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方面,均与慢性肾病并发肾性骨病有相似之处,故提出肾性骨病可从骨痿进行论治,具体以升阳除湿、清燥救肾、补益元气、泻其阴火、升阳举陷、祛风除湿为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