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前馈管理制度在血液净化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2016年,根据时期分组,2015年收治的2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收治的2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自2016年1月起针对血液净化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前馈管理制度,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计划性下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前馈管理制度应用于血液净化患者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减少非计划性下机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内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内科综合病房的100例住院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差错1例,未发生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事件,总体风险事件发生率2.0%,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4例,护理投诉2例,未发生护理纠纷,总体风险事件发生率12.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内科综合病房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与特点,并将收治的7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月起,医院精神科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对护理安全质量进行前馈控制,制定一系列的护理安全措施,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将收治的7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前馈控制有效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服务补救理论在急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这种理论对于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纠纷率降低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医院急救室在2017年1月开始在急救护理过程中推进服务补救理论的实施,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接受急诊护理的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开始使用服务补救理论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出院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纠纷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服务补救理论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这对于急救护理质量改善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并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的282例手术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和对照组141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纠纷和投诉事件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降低了手术室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三方协同管理对消化内科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62例患者,2016年收治的24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0月收治的2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管理方案,观察组则采用医生、护士、家属三方协同管理,在传统护理管理基础上增加医疗管理和家属协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依从性,统计两组患者跌倒、坠床、走失、并发症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生、护士、家属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三方协同管理制度应用于消化内科,能够有效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科学管理法应用于内科护理风险管控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医院内科收治的28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43例。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管理基础上应用科学管理法进行护理风险管控。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发生情况,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应用科学管理法进行护理风险管控可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及时进行解决,保障患者安全,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投诉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对儿科责任制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医院儿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思维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及家属投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投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住院患者实施预见性思维的儿科责任制护理,能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投诉率,明显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1+3"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自2017年1月起在肿瘤科病区实施"1+3"护理管理模式,患者按时期进行分组,2016年收治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收治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质量的评分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记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1+3"模式应用于肿瘤科的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老年科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27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37例。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记录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情况,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应用护士与家属双查对管理制度的作用。方法:将医院儿科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日常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中应用护士与家属双查对管理制度进行管理。记录护理期间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情况;调查患儿家属、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士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安全用药管理中应用护士与家属双查对管理制度,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率,获得护士和家属的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4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行血透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医护人员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脱针、透析中出血、导管感染、跌倒、设备故障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满意评分、护士满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有重要影响,能有效规避护理不安全因素,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确保患者的血透疗效及安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防范管理措施,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温岭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另选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8例儿科住院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所总结的危险因素对观察组采取对应防范管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5S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6月,自2017年1月起在神经内科实施5S管理模式,以2016年7~12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健康宣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S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理制的效果。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6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5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护理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护理质量评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护理资料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理制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医护一体化护理,设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8~1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分级护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医护患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妇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择取2015年3~10月医院安全隐患防范对策实施前妇科病房收治的6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取2016年3~10月医院采取安全隐患防范对策护理的7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隐患管理在妇科患者护理中应用,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通过为患者提供前瞻性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安全隐患风险,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构建稳定和谐的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精神科老年患者的相关护理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6月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精神科收治的34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4%;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1.4%,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8.7%,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精神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病房环境和设施不当、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患者自身原因等,因此应通过完善病房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病房设施。加强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施告知签名制度。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