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银辉 《新中医》2021,53(20):37-3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方法:选取100 例肠梗阻患者,分别进行CT 检查和中医证型诊断,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的CT 影像特点。结果:100 例肠梗阻患者中,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分布比较均衡,均占20%~30%。从CT 诊断结果分析病因,机械性肠梗阻41 例,麻痹性肠梗阻36 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23 例。其中,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见脏腑失调型和气滞血瘀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多见里热内结型和气血不足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患者以气滞血瘀型最常见。3 种病因肠梗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CT 检查结果各具特点,CT 检查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帮助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影像表现。方法将冠心病组患者100例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寒滞心脉、气滞心脉、心气亏虚、心阴亏虚及心阳亏虚7个证型,同时选取5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冠脉CTA影像特点。结果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及心阴亏虚证候为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分别占中医证型的前3位。冠心病组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体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7种证候分型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CTA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对于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的诊断分析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为中医分型提供影像学指标。方法:对2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分型并进行CT扫描,回顾性分析各证型的CT表现特点。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各中医证型的CT表现特点:气滞血瘀型常表现为旁中央型突出;风寒湿滞型表现为中央型突出;湿热痰滞型常表现为外侧型突出;肝肾亏虚型常表现为椎间盘膨出。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6种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CT影像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6种不同中医证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多层CT扫描,包括CT征象分型、脏血流灌注量(HAP与PVP)等指标,观察和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肝硬化与CT分型、HAP及PVP的相关性。结果 CT分型中,均匀型(45例)、节段型(29例)、结节型(126例)所占比例最大的分别为湿热蕴结型(35.56%)、肝气郁结型(34.48%)、水湿内阻型(38.10%),与其他证型(均匀型中除开肝气郁结型)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脾肾阳虚型、瘀血阻络型HAP水平(0.45±0.11、0.45±0.12)ml·min-1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水湿内阻型PVP(1.16±0.24)ml·min-1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肝硬化不同严重程度中医证型不同,早期以肝气郁结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与X线影像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30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30例中小肠低位梗阻22例,小肠高位梗阻1例,结肠梗阻7例;在CT检查后均能明确梗阻点及病因:肠道肿瘤5例,粘连13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3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中医诊断肠梗阻分型为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结论影像检查在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中,能基本明确梗阻点,对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卢成美  赵成  方文岩  张琪 《江苏中医药》2016,48(4):34-35,38
目的:通过分析晚期肺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能谱CT标准化碘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为肺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指标。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至10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能谱CT增强扫描,测量肿块内及胸主动脉动脉期碘含量,40kev、70kev能量下的CT值,并计算标准化碘含量,及能谱衰减曲线斜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晚期肺癌患者的标准化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蕴肺证标准化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最高,气滞血瘀证最低,气阴两虚证及阴虚内热证居中,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能谱CT标准化碘含量及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存在显著差异,可为肺癌的中医辨证客观化依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针灸杂志》2004,23(5):17-17
作者对2 0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进行研究,以探索两者之间的特征和规律。血瘀证 此证占本次观察总例数的375 % (75 /2 0 0 ) ,而在75例血瘀证中又以侧后型椎间盘突出为主(73/75 )。此证椎间盘突出的程度较重,一般为中度或重度突出,有84 % (6 375 )的患者突出的椎间盘超出椎体后缘且大于3mm,有88% (6 6 75 )的患者神经根明显受压,有387% (2 975 )的患者硬膜囊受压。所有病例临床均有急慢性腰部扭伤史,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舌质紫黯,脉涩或弦数。腰部损伤急性者,多由于突然暴力损伤所引起,如过度后伸与前压、扭转弯曲超过了…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的CT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与头部CT表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中医之中风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出血管病密切相关,但不等同;(2)中经络以脑梗塞为主,中脏腑以脑出血为主,(3)脑白质变性,脑萎缩既是中风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潜在的危险因素;(4)病损范围与中风病证相关,但应从具体部位分析;(5)中络,中经在脑横断面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最近2年来,我科B超室共查出上尿路结石患者396例,并对其进行了中医辩证分型,旨在探讨B超显像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确实有效的依据。1资料与方法本组396例均系南方医院中医门诊病人,多数为首诊病人。男216例,女180例。年龄17~78岁。396例患者中肾结石379例,其中双肾结石122例,单肾结石257例;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单纯输尿管结石13例,肾结石伴输尿管结石17例;伴肾积水75例,其中单肾积水67例,双肾积水8例。结石最/J’0.ZcmX0.Zcm,最大2.5cm×1.5cm。病史最短2天,最长3年。多数病人有肉眼血尿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核素胃排空的特点。方法将多中心的84例FD患者分为湿热壅滞证、脾虚气滞证、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四组,并进行核素胃排空检查,分析比较不同中医证型的胃半排空时间、胃排空速率、2小时存留率。结果 (1)84例FD患者中,胃排空延迟者46例(54.8%),胃排空正常者38例(45.2%);(2)胃半排空时间肝胃气滞型最长(140.7±55.3)分钟,其次为脾虚气滞型(134.3±64.6)分钟,肝胃郁热证(118.7±27.4)分钟,湿热壅滞型最短(100.8±26.7)分钟,经方差分析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胃排空速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型最高(0.53±0.12)与其它三个证型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小时存留率经方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37.2%±12.8%)与肝胃气滞证(51.0%±14.7%)、肝胃郁热证(46.9%±11.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壅滞证与脾虚气滞证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中医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不同的核素胃排空特点,湿热壅滞证呈胃排空加速表现,肝胃气滞证、脾虚气滞证呈胃排空延迟表现。  相似文献   

11.
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不同阶段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求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 e,NS)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为确定中医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人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结合的方法对1984-01-2007-12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共检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5篇,涉及NS激素治疗不同阶段证候患者1 466例。主要证型分布分别为:在激素首始阶段,阴虚火旺型占59.84%,肝肾阴虚型占18.28%,湿热内蕴型占9.60%,脾肾阳虚型占5.22%,脾虚湿困型占3.11%,肝阳上亢型占2.82%,瘀血内阻型占1.13%;在激素减量阶段,气阴两虚型占46.41%,脾肾阳虚型占28.52%,阴阳两虚型占11.90%,湿热内蕴型占4.64%,瘀血内阻型占4.34%,脾虚湿困型占3.29%,阴虚火旺型占0.90%;在激素维持阶段,脾肾阳虚型占82.65%,肝肾阴虚型占6.62%,肾精不足型占6.29%,瘀血内阻型占2.93%,气阴两虚型占1.52%。结论:在NS使用激素首始阶段,以阴虚火旺、肝肾阴虚型为主要证型;撤减阶段,以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型为主要证型;维持阶段,以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瘀血内阻贯穿整个疾病病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间颈动脉超声(IMT)影像对比。方法:随机选取1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中医症候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颈动脉超声表现。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软斑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痰浊型最多,其次是肾虚气滞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硬斑、混合斑检出率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的不同证型间斑块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的软斑分布情况能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能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影像中各项指标与传统中医理论各种症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分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与患者中医证型的关联。结果:经对比分析,旁中央型突出多见于气滞血瘀型(P0.05);中央型突出多见于风寒湿滞型(P0.05);外侧型突出多见于湿热痰滞型(P0.05);椎间盘膨出多见于肝肾亏虚型(P0.05)。结论:CT图像所证明的结果与中医证型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临床处理中二者可相辅相成,互为诊断的参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A影像表现。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寒滞心脉、气滞心脉、心气亏虚、心阴亏虚和心阳亏虚等7个证型。分析冠状动脉CTA影像特点。结果:心外膜脂肪体积(EAV)心血瘀阻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积分(CACS)除气滞心脉证与心气亏虚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CTA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特征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统计患者的中医证型情况和CT影像学特征。结果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患者的腰椎间盘以后侧型突出为主。气滞血瘀型、风寒湿滞型、湿热痰滞型、肝肾亏虚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亏虚型患者的腰椎间盘变性比例、小关节退变比例、侧隐窝狭窄比例、椎管狭窄比例、黄韧带肥厚比例高于其他中医证型,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存在差异,临床上可通过CT检查来辅助判断其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型与非肝肾阴虚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患者临床特点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NMO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并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肝肾阴虚组和非肝肾阴虚组。将两组性别比例、发病年龄、年复发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肾阴虚组NMO患者49例,非肝肾阴虚组24例。肝肾阴虚组患者均兼夹痰热瘀,非肝肾阴虚组证型以气虚、气血亏虚、痰瘀为主。与非肝肾阴虚组相比,肝肾阴虚组患者女性多,年复发率较高(P〈0.05),首次发病累及视力或视力、脊髓同时受累者居多(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NMO患者临床特点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杨振光  张丽霞 《新中医》2015,47(10):124-126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中医证型的超声特点。方法:将200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气滞血瘀型68例,痰湿阻滞型70例,肾虚肝郁型62例,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比较3种证型患者卵巢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气滞血瘀型、肾虚肝郁型卵巢体积(V)、卵泡数目(FN)水平均低于痰湿阻滞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与肾虚肝郁型V、F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质面积/总面积(SA/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均高于痰湿阻滞型、肾虚肝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阻滞型RI、PI与肾虚肝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超声特点为RI、PI偏高,痰湿阻滞型表现为卵巢体积增大、卵泡数目增多,而肾虚肝郁型超声检查无典型特征,提示PCOS中医分型可依据超声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添文  陈延 《中医药学刊》2010,(7):1562-1564
目的:分析大肠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大肠息肉患者症状分析总结,从而得出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大肠息肉患者单纯证型仅占16.5%;复合证型占83.5%,其中两种证型复合占57.8%,3种证型复合占25.6%,其中涉及血瘀内停证的患者有80例,涵盖率73.4%;而大肠湿热证则以71例次之,涵盖率65.1%;脾胃虚弱证有66例,涵盖率6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脾胃虚弱、大肠湿热是产生大肠息肉的重要病理基础,且日久致血瘀内停,三者共同致病,产生大肠息肉,故临床证型上以二证或三证相兼为主。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12):1752-1754
目的:观察西安地区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年龄大于65岁确诊为老年性肺炎患者1200例,用自制《西安地区老年性肺炎的中医证型特点研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总结证型。结果:120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中1086例患者属于笔者归纳证型(其中352例肾阴亏虚热瘀犯肺型、334例肾阳(气)不足寒瘀蕴肺型、400例脾肾亏虚痰瘀阻肺型),114例属于其它证型(如风寒、风热、风燥、肝火)等。结论:大多数老年性肺炎患者中医证型均属于笔者归纳的范围,为中医老年性肺炎患者提供中医理论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