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括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及混合性痴呆这一过程[1].神经影像学是VCI研究和诊...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 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的临床综合征。非痴呆 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是VCI的早期阶段,其中约一半 患者会在5年内进展为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在治疗上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又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发现VCIND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寻求延缓痴呆进展的二级 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现从VCIND的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 早期识别相关危险因素,防治VCI。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皮质下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识别作用。方法42例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sease,SIVD)患者经过认知测试,被分为无认知障碍(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组,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组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组。分析其认知测试指标与DTI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VCIND组、VaD组全脑白质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分别为(0.89±0.05)×10-9m2.s-1和(0.93±0.05)×10-9m2.s-1,与NCI组(0.84±0.03)×10-9m2.s-1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VCIND组、VaD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分别为(0.35±0.02)和(0.34±0.02),与NCI组(0.37±0.02)相比,亦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全脑白质MD与注意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测验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8和-0.500,均P<0.01;FA值与注意执行功能和记忆功能测验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439和0.411,均P<0.01。排除VaD患者后,MD与注意执行功能的相关系数为-0.401,P<0.05。结论 VCIND和VaD组的MD和FA值与NCI组有统计学差异,SIVD患者的注意执行与记忆功能与白质完整性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痴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0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6个月根据认知功能评分分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60例,其中血管性痴呆组(VD)22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38例;对照组为无认知障碍者120例。入院后及出院后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水平,分析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BDNF对V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VCI组年龄、NIHSS评分、出血量、出血部位、Hcy水平及BDN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高龄、NIHSS评分高、大量出血、脑叶出血、Hcy水平升高及BDNF水平降低是脑出血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出院时6个月VCIND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VD组BDNF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出院后6个月3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VD组与VCIN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VD组MMSE评分低于VCIND组(P<0.05)。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3组BDN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入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VD组与VCIND组BDN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VD组BDNF水平低于VCIND组(P<0.05)。出院后6个月BDNF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P<0.05)。BDNF预测VD及预测VCIND的AUC面积分别为0.749、0.704,均>0.7,灵敏度分别为84.2%、85.9%,特异度分别为80.9%、80.6%。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出血后VCI的发生相关,随着BDNF水平的降低,VCI严重程度随之增加,且入院后血清BDNF水平可以预测VCI的发生,特别是VD发生的标记物之一,临床上血清BDNF水平低的患者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ed growth factor-1,TGF-β1)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117例CS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e dementia,VCIND)分为VCIND组(41例)和CSVD组(76例)。检测2组血清Hcy、TGF-β1、BDNF水平,分析VCIND组血液指标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VCIND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较CSVD组升高,血清TGF-β1、BDNF水平较CSVD组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为VCIND的危险因素(B=0.334,OR=1.396,P=0.000),而TGF-β1、BDNF为VCIND的保护因素(B=-0.066,OR=0.937,P=0.005;B=-0.751,OR=0.472,P=0.004)。血清Hcy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血清TGF-β1、BDNF表达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Hcy、TGF-β1及BDNF表达与VCIND的发生有关,其血清水平能够反映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 related potential P300,ERP-P300)在早期评估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价值。方法以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MoCA、MMSE及ERP-P300进行认知功能检测,对比阳性率;再以最敏感量表(MoCA)及临床痴呆评估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为依据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无痴呆型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比较3组MoCA、MMSE及ERP-P300的检测结果。结果MoCA及ERP-P300潜伏期的检出率高于MMSE及ERP-P300波幅的检出率(P0.05)。MoCA、MMSE、ERP-P300潜伏期及ERP-P300波幅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筛查中,MoCA和ERP-P300潜伏期优于MMSE和ERPP300波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探讨血尿酸水平与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神经心理测试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P300在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SIVD患者,其中血管性无痴呆型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4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47例,同时选取45例未发生脑梗死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进行神经心理测试认知评估量表MMSE、MoCA评分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结果入院治疗前,VCIND组、V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较正常组偏低(P0.05),VCIND组较VaD组偏低(P0.05),P300检测:与正常对照组潜伏期(318.689±16.123)ms相比,VCIND组患者潜伏期(360.667±16.082)ms,VaD组患者潜伏期(420.333±21.149)ms,各组间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V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ERP-P300测试能客观反映VCIN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300潜伏期与MMSE及MoCA有相关性,有利于VCIND早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虽然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治疗收效甚微.近年逐渐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其早期阶段的干预治疗。在这一临床需要下,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分别提出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和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概念,力求对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以延缓甚至阻止痴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1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概念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这一概念在1995年由Bowler等提出~([1]),包括重度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伴血管病变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循环酶法检测37例VD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与39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作为同龄对照组血浆Hcy浓度进行比较,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VitB12浓度,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划分VD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0~24分),中度(10~19分),重度(10分以下)。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VD组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两组间Vit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程度VD患者血浆Hcy、叶酸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VitB1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 《中国卒中杂志》2006,1(10):715-717
随着痴呆研究的深入,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1]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外学者主张用VCI代替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2]。脑血管疾病是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1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或脑血管疾病患者,根据VCI诊断标准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NCI)组(52例)、无痴呆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组(76例)及血管性痴呆(VD)组(38例),分别给予MoCA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测试.结果 将认知功能障碍MoCA分界值定为26分时,VCIND组MoCA的敏感性为90.79%,MMSE为26.31%;VD组MoCA的敏感性为100%,MMSE为86.84%;MoCA和MMSE特异性分别为84.62%和100%.结论 与MMSE量表相比,MoCA量表更适用于VCI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al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1].该病包括了血管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从轻到重的完整的发病病程,依据严重程度可分为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2].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8年公布的数据[3],全球有5000万人罹患痴呆症,其中VCI占所有痴呆类型的20%~30%,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常见的痴呆类型,给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经济压力.然而VCI具有可防可治性,因此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推荐用于治疗VaD的药物有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有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石杉碱甲)、美金刚、银杏叶制剂、奥拉西坦等,但部分药物疗效尚存争议[1].  相似文献   

15.
高鸣  陈娇  赵倩倩  蒲爽  李雪梅 《中国卒中杂志》2018,13(11):1153-1157
目的 探讨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非痴呆型血 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及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分组。MoCA评分24~30分的患者为认知功能正常组(正常组),20~23分的患者为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CIND组),0~19分的患者为血管性痴呆组(VaD组)。采集患者外周血进行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检测。结果根据MoCA评分,122例患者分为正常组(30例)、VCIND组(30例)、VaD组(62例)。三组间文化程度、Hcy、IL-6、TNF-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oCA评分与hsCRP、Hcy、IL-6、TNF-α呈负相关(r=-0.179,P=0.049;r=-0.258,P=0.004;r=-0.644,P0.001;r=-0.723,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是VCI的保护因素(OR=0.270,P=0.006),IL-6、TNF-α是VCI的危险因素(OR=7.756,P=0.002;OR=10.020,P=0.042)。结论脑卒中患者hsCRP、Hcy、IL-6、TNF-α水平越高,MoCA评分越低。文化程度是VCI的保护因素,IL-6、TNF-α是VC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和卡马西平(CBZ)对癫痫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Vit)B12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VPA组、CBZ组、未服药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Hcy、叶酸、VitB12浓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未服药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VPA组和CBZ组的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血清叶酸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且VPA组血清VitB12水平有升高趋势,CBZ组血清VitB12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VPA和CBZ可引起癫痫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升高和血清叶酸水平降低,对血清VitB12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由脑血管因素引起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功能衰退,表现为认知功能缺损,统称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1],亦称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2]。VD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类综合征,大、小动脉病变,弥漫性缺血性白质病变,心脏脱落栓子的栓塞,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血液学因素和遗传性疾病等不同的血管病理变化均可引起VD症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欧洲和北美,VD是继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之后引起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期已建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数据库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血管危险因素、生化及影像检查信息,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Essen评分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于发病(10±2)d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依据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VCI的诊断及分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和VCI组,VCI组包括VCIND组和Va D组,分析上述各项因素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VCI占69.86%,其中包括37.68%的VCIND和32.18%的Va D患者。1VCI组低受教育程度(P0.001)、糖尿病(P=0.005)、心脏病(P=0.045)、卒中家族史(P=0.005)、幕上病变(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14)、D-二聚体水平(P=0.001)、Essen评分(P=0.024)、NIHSS评分(P0.001)显著高于NCI组,女性(P=0.004)、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及受教育年(P0.001)显著低于NC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VCIND组比较,Va D组患者既往卒中史(P=0.013)、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01)、Essen评分(P=0.0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5)显著高于VCIND组,TOAST分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梗死(P0.001)、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显著低于VCIN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幕下病变患者发生Va D的风险明显小于幕上病变患者。结论 VCI及其亚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与NCI比较,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CIND比较,卒中次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是痴呆的前期阶段.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MCI)是MCI的一个亚型,系病因分型,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前期阶段.目前VMCI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与VMCI的相关性,研究与VMCI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V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