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100例ACI患者为ACI组,100例非ACI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入院48 h内的PAB、hs-CRP、ox-LDL及H-FABP水平,并与非ACI组比较,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PAB、hs-CRP、ox-LDL及H-FABP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ACI组hs-CRP(3.89±1.52)mg/L、ox-LDL(77.04±13.28)μg/dL及H-FABP(15.80±3.82)μg/L高于对照组[(0.82±0.31)mg/L、(58.61±8.94)μg/dL、(9.63±2.51)μg/L](P<0.05),ACI组PAB(201.4±29.1)mg/L低于对照组(230.8±33.6)mg/L(P<0.05)。重度组hs-CRP(6.32±1.44)mg/L、H-FABP(19.80±3.11)μg/L高于中度组[(3.44±1.50)mg/L、(16.24±3.67)μg/L]和轻度组[(2.01±1.26)mg/L、(11.49±2.85)μg/L](P<0.05),PAB水平低于中度组(199.4±23.0)mg/L和轻度组(221.6±27.3)mg/L(P<0.05);中度组hs-CRP(2.01±1.26)mg/L、H-FABP(16.24±3.67)μg/L水平高于轻度组[(2.01±1.26)mg/L、(11.49±2.85)μg/L](P<0.05),中度组PAB(199.4±23.0)mg/L低于轻度组(221.6±27.3)mg/L(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ox-LDL分别为(85.27±11.09)μg/dL、(83.11±10.66)μg/dL,高于对照组(66.09±9.73)μg/d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显示,PAB降低、ox-LDL、H-FABP升高及脑梗死病灶增大是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0.559、2.022、1.631、2.565,P<0.05)。结论PAB、hs-CRP、ox-LDL及H-FABP水平变化能一定程度反映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于指导临床上治疗ACI患者及康复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schemia-modified albumin,IMA)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脑梗死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用Modified Rankin量表(MRS)进行预后评价,检测血清中IMA水平,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血清中IMA水平增高(P<0.05);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增高,预后不良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用四分位数法将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从低到高分组显示,随IMA水平的增加,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率逐渐增高,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也增加(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IMA水平显著升高, 其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08—2015-08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运用免疫比浊法对2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运用ELISA对2组患者的血清Hcy、TNF-α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2组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研究组中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均随着脑梗死灶体积的增大、NDS评分的提高而提高(P0.05)。结论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检测血清Hcy、hsCRP及TNF-α水平能够将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利用NIHSS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和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采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另选取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OX-1、ANGPTL8水平对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LOX-1、ANGPTL8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LOX-1、ANGPTL8二者联合评估患者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大于各自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 paraoxonase 1,PON-1)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血清PON-1和ox-LD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非脑梗死对照组52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血清水平,采用乙酸苯酯法测定血清PON-1水平,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结果 与非脑梗死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和Glasgow昏迷评分上没有统计学意义,在危险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别,脑梗死患者ox-LDL 血清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N-1血清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分数随着ox-LDL血清水平的增高而增加,随着PON-1血清水平的降低而增高。脑梗死患者Glasgow评分分数随着ox-LDL血清水平的增高而降低,随着PON-1血清水平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PON-1和ox-LDL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有着密切的关系。ox-LDL血清水平的越高,神经功能缺损就越重,相反PON-1血清水平的越低,神经功能缺损就越重。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清、血小板镁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与血清、血小板镁浓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3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和 2 5例正常对照者 ,采用抗人活化型血小板表面 α-颗粒膜蛋白 -1 4 0 ( GMP-1 4 0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小板活化状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镁、血小板镁浓度。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表面 GMP-1 4 0含量高于对照组 ( P<0 .0 5)。而血清镁、血小板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 P<0 .0 1 )。相关分析发现 ,血清镁、血小板镁浓度分别与血小板表面 GMP-1 4 0含量呈直线负相关 ( r=-0 .70 4和 r=-0 .84 3,P<0 .0 1 )。结论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可能与血清镁、血小板镁降低有关。提示急性期脑梗死补镁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热时间段、血清CRP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血浆CRP水平测定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依据血浆CRP测定结果,将48例血浆CRP水平<8 mg/L患者作对照组,50例血浆CRP水平≥8 mg/L患者作研究组,分析2组的不同时间段发热例数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入院24、48与72 h时,研究组发热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48与72 h时,发热后的NIHSS评分均比发热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浆CRP水平与治疗前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CRP水平与24~72 h内发热可作为独立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为病例组,测定入院时β2-MG、NIHSS评分,按照NHISS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治疗10 d后按照NIHSS评分减少百分数分为基本痊愈组、显著进步组、进步组、无变化+恶化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脑梗死各组之间血清β2-MG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脑梗死组之间血清β2-MG水平有差异性,其浓度随NIHSS评分增加而升高,以重型组升高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与入院时NIHSS评分正相关(r=0.956,P=0.001);急性脑梗死血清β2-MG在不同预后组之间具有差异性,基本痊愈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2-MG可能为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稳定期脑血流量(CBF)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内囊部位脑梗死患者84例,采用相似治疗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测定CBF(Xe133吸入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减少>46%者51例为显效组,余33例为非显效组。结果 治疗前两组CBF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相似,治疗后1个月,显效组患者脑梗死侧和非梗死侧大脑局部及平均CBF均明显高于非显效组,P小于0.05、0.01。而且治疗后1个月,所有84例脑梗死患者CBF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r=-0.89,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佳者,其脑血流量恢复亦佳。脑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增加脑梗死患者的局部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66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将其分为轻症组(NIHSS<8分,n=182)、重症组(NIHSS≥8分,n=84);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pelin-13水平差异;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根据出院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将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58)、预后良好组(n=208),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CD147的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作者医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9例(ACI组),另设对照组37例,选自门诊体检者,入选者均无脑血管病证据和(或)头颅MRI/CT检测正常者。以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CD147水平,并比较两组CD147水平;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ACI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析其与CD147水平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浆CD1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35.80±187.63)pg/mL比(352.70±91.32)pg/mL;t=8.693,P=0.000〕。ACI组患者NIHSS评分<8分组明显低于≥8分组〔(526.48±143.02)pg/mL比(761.02±150.56)pg/mL;t=-7.103,P=0.000〕。相关分析显示CD147水平与NIHSS评分成正相关(r=0.749,P=0.000)。结论ACI组患者血浆CD147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恶化与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碱性髓鞘蛋白(MBP)及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9月入本院神经内科住院ACI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人30例,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的BDNF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不同含量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水肿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粒化增强免疫固定试验测定152例ACI者人院第2天血清HS-CRP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作对照.同时观察人院第2天血清中HS-CRP不同含量水平者人院第1、3、5、7天双侧大脑半球脑电阻抗扰动系数.结果 ACI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院第2天血清中HS-CRP不同含量水平第1天各组间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人院第3天较第1天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但HS-CRP含量水平越高,患侧、健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升高越明显(P<0.05);第7天较第3天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均明显降低(P<0.01),但HS-CRP含量水平越低,患侧电阻抗扰动系数降低越明显(P<0.01).结论 ACI患者早期血清中HS-CRP含量水平明显升高.其早期含量水平越高,脑水肿形成后越严重;含量水平越低,脑水肿形成后越轻,且消退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病情恶化(END)与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 h内完成DSA检查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37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END分为nEND组(182例)与END组(55例),多变量logistic分析确定脑梗死急性期病情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侧支循环良好158例,其中23例(14.6%)发生END; 侧支循环不良79例,32例(40.5%)发生END,侧支循环不良患者END发病率显著增加(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END组与nEND组患者糖尿病病史(P=0.016)、收缩压(P=0.026)、低密度脂蛋白(P=0.019)、空腹血糖(P=0.023)、超敏C反应蛋白(P=0.029)、基线NIHSS评分(P=0.000)、大动脉狭窄或闭塞(P=0.008)及侧支循环(P=0.000)有明显差异,其余变量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IHSS评分(OR=0.777,95%CI=0.654~0.924,P=0.004)、大动脉狭窄或闭塞(OR=2.298,95%CI=1.019~5.180,P=0.045)和侧支循环不良(OR=6.289,95%CI=3.007~13.156,P=0.000)。结论 脑梗死END发生与侧支循环不良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6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于本院检查结果为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急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陷窝蛋白-1(Caveolin-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志愿者,检测血清Caveolin-1的水平,评价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EN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ND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Caveolin-1水平对END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清Caveolin-1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2型糖尿病组、对照组(P<0.05); 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END患者的Caveolin-1水平、女性比例、入院时NIHSS评分、起病至入院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随机血糖、hs-CRP水平均高于非END患者(P<0.05);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aveolin-1水平增高、女性、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及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是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END的危险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aveolin-1对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END具有预测价值,最佳截点为34.95 ng/mL。结论 血清Caveolin-1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END的危险因素,且对END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中CD62p和hs-CRP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组100例,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SIP组)40例,非进展组(NSIP组)60例,对照组50例,测定CD62p阳性率和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CD62p阳性表达率和hs-CRP(mg/L)的水平在SIP组进展前和进展后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P组CD62p阳性表达率在进展后比进展前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P组在进展后CD62p阳性表达率在第3天最高,至第7、14天逐渐减低。第7天与第3天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与第3天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3组之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SIP组和NSIP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第14天SIP组和NSIP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D62p阳性表达率和hs-CRP水平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正常对照和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急性脑梗塞组血清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水平变化与脑梗塞容积大小密切相关,恢复期血清TNF水平显著降低。结果提示,TNF参与了脑梗塞发生后病理变化过程,检测血清TNF对判定脑梗塞容积大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者,检测其血清内脂素水平有无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的联系.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进一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4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索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增高(78.52±16.41 ng/mL、42.83±13.4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内脂素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R 1.652,95%CI 1.032~2.256;P=0.014).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与梗死面积、空腹血糖、收缩压和三脂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治疗2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2.14±14.37 ng/mL、78.52±16.4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