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120例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检测其发病后72h内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的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其中高血糖组74例,血糖正常组46例,比较两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同时对高血糖组大灶梗死和小灶梗死与血糖升高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高血糖组脑梗死多为主干及大灶梗死,且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预后差,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大、小梗死灶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越高脑梗死灶越大.结论 非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及预后与发病后血糖水平有密切关系,积极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糖波动对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于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卒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血糖平稳组(n=56)及波动性高血糖组(n=16),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周时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脑卒中影像特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急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结果血糖平稳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波动性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脑卒中影像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波动性高血糖组脑梗死影像以大梗死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波动性高血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入院时NIHS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2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波动性高血糖组入院时及治疗2周时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平稳组TOAST病因分型以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为主,波动性高血糖组TOAST病因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波动影响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因此临床在治疗急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时,除了控制好血糖外,还应积极降低血糖波动幅度,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和襄樊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胞磷胆碱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 d及治疗1、2、4周后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记录Barthel指数,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5.270,P=0.000);治疗组基底核区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4.916,P=0.000);两组脑叶梗死和脑干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尤其是基底核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颈动脉斑块与复发性脑梗死病人梗死灶面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复发性脑梗死病人作为复发组,将病人按复发梗死灶面积大小分为3组:大面积组55例、小面积组48例以及腔隙性梗死组17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初发性脑梗死病人60例作为初发组。比较各组血浆FIB水平、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颈动脉超声检测病人的颈动脉斑块情况,记录颈动脉斑块性质、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发组与初发组年龄、高血脂、高血压、血浆FIB水平及C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小面积组、腔隙性梗死组血浆FIB水平均大于初发组(P<0.05)。大面积组、小面积组、腔隙性梗死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以混合斑块多见。3组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以多发斑块最多见,大面积组多发斑块发生率高于腔隙性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CSS评分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血浆FIB水平和复发性脑梗死的梗死灶面积有一定关系,存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多发斑块者可能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应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测量两组空腹血糖水平,神经功能(ESS)评分,以及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水平和ESS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水平(t=12.276,P=0.000),ESS(t=20.281,P=0.000),护理满意度(χ~2=7.824,P=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神经恢复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清尿酸的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10例,随机选取同期非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11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与100例非梗死病人血清尿酸水平,统计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并根据血清尿酸水平将梗死组病人分为高尿酸血症组(HUA组)和血尿酸正常组(NUA组),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入院随机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压等指标的差异。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和血尿酸正常组急性脑梗死发病时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在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对年龄、性别、入院随机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压等进行分组后,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的差异,了解血清尿酸水平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升高病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UA组相比,HUA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首次随机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UA组和NUA组在急性脑梗死初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病人中,年龄65岁,三酰甘油1.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入院随机血糖11.1 mmol/L,收缩压140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的血清尿酸水平较正常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与年龄、血糖、血脂、血压等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对疾病的预测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51例ACI病人以及同时期于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97名,检测两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hs-CRP水平,对ACI病人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人群的hs-CRP水平以及不同NIHSS分型、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量表(CISS)分型、梗死面积、疾病进展类型病人hs-CRP水平。结果 ACI组病人hs-CRP、Hcy、TC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NIHSS评分≤8分以及8分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2.11±1.44)mg/L、(5.88±4.18)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P=0.000)。大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hs-CRP水平较其他原因导致的ACI病人明显升高,大面积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病人hs-CRP水平分别为(1.80±0.42)mg/dL、(0.94±0.33)mg/dL、(0.44±0.26)mg/dL,中等面积组与小面积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型脑梗死病人以及完全型脑梗死病人的hs-CRP水平分别为(1.56±0.53)mg/dL、(0.64±0.32)mg/d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混杂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病情的严重度有关,动脉粥样硬化型hs-CRP水平最高,对于hs-CRP水平的检测可以反映ACI病人的疾病严重度以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分轻、中、重度,同时按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A(空腹血糖7.0~11.1mmol/L)、B(空腹血糖11.1~16.7mmol/L)、C(空腹血糖≥16.7mmol/L)三组,观察高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脑CT扫描梗死灶大小和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之间的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16.7mmol/L的患者,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情况与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血糖≥16.7mmol/L是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拜糖苹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轻度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拜糖苹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轻度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影响。 方法  15 2例患者随机分入拜糖苹组 ,14 6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 ,采用溶栓、活血化淤、脱水、营养神经、降纤、抗凝等方法综合治疗脑梗死 ,疗程 2周。拜糖苹组予拜糖苹 ,2 5mg~ 5 0mg,餐时口服或鼻饲 ,3次 日。对照组不予拜糖苹外 ,其余治疗同拜糖苹组。 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餐后血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无差异 (P >0 0 5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亦有显著差别 (P <0 0 1)。拜糖苹组治疗总有效率 86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76 7% (P <0 0 5 )。 结论 轻度血糖升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口服拜糖苹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提高生活质量 ,拜糖苹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轻度高血糖症的理想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糖尿病和脑梗死后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 2014年1—12月选取该院内科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血糖和糖尿病史情况进行分组,其中60例无糖尿病史且发病后未出现血糖增高情况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设置为对照组,30例具有糖尿病史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被设置为糖尿病组,20例患者在急性脑梗死发病后出现血糖增高,被设置为高血糖组。对这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3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血压、血脂以及死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指标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糖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3.33%、15%,与对照组的零死亡率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糖增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极为不利,临床救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积极的控制,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后循环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程度、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云南省交通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8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人血小板活化程度、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M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LT、MVP、PDW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相关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d、治疗后7d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d后,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可以改善后循环脑梗死病人血小板功能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6例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对照组为26.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大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大灶脑梗死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7)。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尤瑞克林0.15 PNA单位微泵静注,1次/d,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及治疗21 d后梗死灶体积变化,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1)治疗组50例患者,退出1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6.0%;对照组47例患者,死亡10例,病死率为21.3%,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T脑梗死灶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两组患者CT低密度灶体积较治疗前均有缩小,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前及治疗21 d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l例因合并使用ACEI类降压药而导致血压骤然下降,停用并对症处理后改善。治疗组观察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能够有效降低大灶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但患者近期(21 d)神经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周华  赵中  谢红娜 《山东医药》2013,(46):63-6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细胞(KDR+)的数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发病72 h以内的8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有脑血管危险因素但无脑梗死发生患者(对照组)外周血KDR+细胞百分比,分析KDR+细胞百分比与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病灶体积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组、对照组外周血KDR+细胞分别为(3.34±1.01)%、(4.60±1.11)%,P<0.01.梗死组KDR+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685,P<0.01).梗死组小病灶、中病灶、大梗死灶者KDR+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20±0.77)%、(3.50±0.58)%、(2.43±0.050)%,大病灶者低于小、中病灶者,中病灶者低于小病灶者(P均<0.05).结论 脑缺血急性期外周血KDR+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KDR+细胞百分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脉络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改善脑血液循环,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糖水平与其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例脑出血病人分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意识状态及近期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高血糖组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昏迷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血糖的变化对判断病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CI患者200例,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无狭窄组40例、轻度狭窄组107例、中度狭窄组30例、重度狭窄组23例。4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4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4组患者NIHSS评分、GCS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4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两两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0)。4组患者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脑梗死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s=0.93,P=0.00)。4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s=0.76,P=0.00)。结论 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脑梗死进展越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比单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血NO、NOS与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含量变化 ,以及它们与脑梗死面积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检测 4 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大面积梗死 2 8例 ,小面积梗死 15例 )血清NO、NOS水平及其脑梗死面积 ,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SSS) ,与 2 9例对照组对比分析。 结果 脑梗死组NO和NOS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或P<0 .0 0 1) ,大面积梗死组NO及NOS水平高于小面积梗死组 (P<0 .0 5 ) ,脑梗死组SSS评分与血清NO、NOS水平均呈正相关 (rs=0 .36 5 ,P <0 .0 5 ;rs=0 .4 0 1,P <0 .0 1)。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NO和NOS水平明显升高 ,与梗死面积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病人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马王堆院区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08例,作为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100B蛋白、NSE、Hcy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NIHSS评分将108例ACI病人分为轻型梗死组(32例)、中型梗死组(62例)、重型梗死组(14例),根据患病后是否并发意识障碍分为伴意识障碍组(22例)与不伴意识障碍组(86例)。结果 ACI组S100B蛋白、NSE、Hcy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间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30,P=0.000;r=0.420,P=0.002;r=0.458,P=0.001)。伴意识障碍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不伴意识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00B蛋白、NSE和D-二聚体可作为评价ACI病情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Hcy可作为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