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降压方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功能、实验室指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B组(60例)及C组(60例),分别采用厄贝沙坦单用、福辛普利单用及厄贝沙坦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比较3组近期疗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GM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LWHFQ)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C组病人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代于A组、B组(P0.05);C组病人治疗后LVEF、LVESV及LVEDV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A组、B组(P0.05);C组病人治疗后FM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A组、B组(P0.05);3组病人治疗前后GM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治疗后hs-CRP、TNF-α及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A组、B组(P0.05);C组病人治疗后MLWHFQ评分均低于A组、B组及治疗前(P0.05);同时C组病人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联合降压方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可减轻相关症状体征,提高心脏舒缩能力和内皮细胞功能,下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于睡前服药,连续用药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A组明显低于B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两组FM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发生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病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和心脏功能,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抗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37例择期行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79例。3组均接受PCI治疗,术后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3组术前及术后1周、2周、4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C组术后1周、2周、4周NO水平与A组和B组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T-1和vWF水平与A组和B组同时间比较均显著降低(P 0.05)。A组和B组术后1周、2周、4周NO、ET-1和vW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年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A组和B组比较显著降低(P 0.05)。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治疗可保护病人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功能恢复,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术前静脉HbA1c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HbA1c值8%,而B组患者HbA1c值≥8%,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水平、左心房大小(LAd)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随访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LVDd、LAd及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高HbA1c水平可能影响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导致MACE和死亡风险上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48例,所有病人入院均给予溶栓治疗。入院及溶栓后1 d、3 d、5 d均检测NT-proBNP、sST2水平。根据病人入院后实验室NT-proBNP水平分组,取中位值为界限,增高为A组,降低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溶栓后再通率,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结果实验室检查NT-proBNP水平118.66~485.66 pg/mL,中位值154.95 pg/mL,154.95 pg/mL为A组65例,≤154.95 pg/mL为B组83例。溶栓后1 d、3 d、5 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高于B组(P0.05),溶栓后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降低(P0.05);溶栓后5 d,A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 d(P0.05);溶栓后3 d、5 d,B组sST2、NT-proBNP水平均低于同组溶栓后1 d(P0.05)。A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1)。结论 NT-proBNP、sST2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再通后持续增高或不降反升,病人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HF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B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3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6分钟步行距离(6MWT)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LVEF、SV、CI、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后LVEF、SV、CI、CO均高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LVEF、CI均低于B组,SV、CO均高于B组(P0.05)。3组患者治疗前6MWT、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后6MWT长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A组患者治疗后6MWT短于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A组2例患者出现头晕,2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B组3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患者出现血压偏低等症状。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与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均较佳,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与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冠脉血流分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行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病人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分别给予尿激酶和替罗非班冠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情况,校正TIMI帧数(CTFC)水平,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术后ST段回落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B组病人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和CTF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和A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ST段回落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PCI合并慢血流急性STEMI病人可有效提高冠脉血流,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和ST段回落,且未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心电图QRS波形态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碎裂QRS波)41例,B组(病理性Q波)40例,C组(碎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36例。分别采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测三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同时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三组Ⅰ级、Ⅱ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A组、C组ⅣA级、ⅣB级、Ⅴ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B组均较高(P均0.05)。A组、C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相比B组明显较低,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A组、B组、C组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左心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可为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肝酶升高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96例服用阿托伐他汀后引起肝酶升高3倍以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32例患者,A组停阿托伐他汀;B组阿托伐他汀减半;C组更换为血脂康。总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转氨酶(ALT)。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括心源性死亡、致死性心肌梗死(MI)、非致死性MI、猝死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ALT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患者ALT水平下降较B组患者更显著,与B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C组之间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C组患者治疗4周后TC、LDL-C、TG、hs-CRP水平均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TC、LDL-C、TG、hs-CRP水平下降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患者治疗后比较,C组患者TG、hs-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MACEs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9.4%、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引起肝酶显著升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换用血脂康安全有效。本研究入选患者病例数较少,有待更多的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得到确诊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病人100例。所有病人根据HbA1c水平分成5组,A组HbA1c水平最低,E组HbA1c水平最高,测定5组HbA1c、CK以及CK-MB水平。结果 A组的CK检测结果最低,与B组、C组、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CK-MB检测结果最低,和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E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病人CK-MB/CK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DM病人特别是合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降糖治疗要缓慢进行不断达到安全且适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临床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AMI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根据发病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时间(t)分为3组:t3 h为A组,32例;3 h≤t6 h为B组,31例;6 h≤t12 h为C组,27例。比较3组病人术后疗效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3组病人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恢复正常时间、肌酸激酶(CK)恢复正常时间。结果临床疗效A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C组;B组术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C组;B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LVEF显著高于B组、C组,B组术后LVEF显著高于C组;A组术后CK-MB恢复正常时间、CK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B组、C组,B组术后CK-MB恢复正常时间、CK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病人发病后,越早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疗效越好,心脏事件发生率越低,越能改善心肌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无复流现象(NRP)的预防效果及对心肌损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3-2018-04我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治疗,B组给予硝普钠治疗,C组给予尼可地尔治疗,均经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药物后行PCI术。比较3组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PCI术中NRP发生率、心肌损伤指标及心功能水平,并比较3组术后低血压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3组TIMI血流分级及NRP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3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肌钙蛋白(cTnI)峰值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血清CK-MB、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7 d,3组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B组、C组LVEF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C组WMSI均明显低于A组(P0.05);术后,3组低血压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脉靶血管内预先注射尼可地尔,可有效预防行PCI术的STEMI患者术中NRP的发生,其具有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且术后患者低血压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或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压、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病人326例,其中142例病人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纳入A组,184例病人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纳入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A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2.96%,B组为8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内皮素(ET)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A组ET水平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6%,高于B组的4.35%(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或美托洛尔治疗,均有良好的降压效果,疗效相当;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能较好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实施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对病人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绿色通道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给予常规治疗组病人单纯中西医治疗;给予绿色通道组病人中西医结合绿色通道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绿色通道组病人的急诊室到会诊时间(DTC)、急诊室到导管室时间(DTL)、急诊室到球囊扩张时间(DTB)均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5%(2/40)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5%(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实施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可有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丰煤矿医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均于12 h内行PCI,根据发病至PCI时间分为A组(发病至PCI时间3 h,n=32)、B组(3 h≤发病至PCI时间6 h,n=31)和C组(6 h≤发病至PCI时间12 h,n=27)。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心肌改善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恢复时间、肌酸激酶(CK)恢复时间]。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A组、B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患者术后LVEF高于B组、C组,B组患者术后LVEF高于C组(P0.05);A组患者CK-MB恢复正常时间、CK恢复正常时间短于B组、C组,B组患者CK-MB恢复正常时间、CK恢复正常时间短于C组(P0.05)。结论 PCI时机对AMI患者有一定影响,超早期(发病至PCI时间3 h)及早期(3 h≤发病至PCI时间6 h)PCI治疗AMI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更有效地降低心脏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且超早期PCI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恩施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AP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41例)、B组(43例)及C组(42例),于PCI术前8h~12h口服阿托伐他汀,剂量分别为A组20mg、B组60mg及C组80mg。比较3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术后12h、24hA组、B组、C组cT-nI、CK-MB、hs-CRP及ALT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24h3组cTnI、CK-MB、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24hB组、C组cTnI、CK-MB、hs-CRP低于A组,C组cTnI、CK-MB、hs-CRP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24h3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3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术后3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可明显减少手术对SAP病人造成的心肌损伤,其疗效明显优于术前给予阿托他汀20mg和60mg,且术后30d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86例,随机分为匹伐他汀观察组(n=44例)和辛伐他汀对照组(n=42例)。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水平变化,观察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水平明显升高,ET-1明显下降,hs-CRP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7%)显著高于观察组(2.3%)(P0.05)。结论匹伐他汀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96例,将入选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2例。A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及1个月测量并比较3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6 min步行距离(6MWT)及NT-proBN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LVEDD、LVEF、SV明显改善,6MWT延长,NT-proBNP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1个月B组和C组较A组明显改善,且C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左西孟旦较单用左西孟旦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治在冠心病(CHD)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65例CHD病人,将其中110例尿素酶检验结果阳性病人随机分成抗Hp感染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B组),55例尿素酶抗体检测阴性病人为Hp感染阴性对照组(C组)。B组、C组接受常规CHD二级预防治疗,A组在常规二级预防外加用抗Hp感染治疗。统计A组抗Hp感染治疗后病人尿素酶抗体检测结果,统计病人1年内CHD事件、终点事件情况及生存时间,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后病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纤维蛋白原(FIB)、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1)A组病人经过两个疗程的Hp感染治疗,病人血清尿素酶抗体阴性率达到96.4%(治愈53例)。(2)随访1年,A组、C组心力衰竭、心绞痛、再入院、心肌梗死再发生等CHD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 0.05)。(3)随访1年后,B组血清中Hcy、ox-LDL、FIB、TC、TG、LDL-C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A组、C组病人生存率显著高于B组(P 0.05)。结论 Hp根治较常规CHD二级预防更有效降低CHD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联合亚低温方案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继发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继发急性脑梗死病人165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B组(55例)及C组(55例),分别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基础上采用低频超声、亚低温、低频超声+亚低温方案治疗。比较3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随访6个月死亡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C组治疗后14 d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组、B组(P0.05);C组治疗后CSS评分、mRS评分及BI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B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C组治疗14 d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B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3组随访6个月死亡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超声联合亚低温方案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继发脑梗死可有效保护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且未增加出血事件发生风险;该方案对炎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合成分泌调节作用可能是其具有更佳疗效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