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辨证分型、护理干预产后缺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产后缺乳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乳汁分泌,对于促进母乳喂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穴位按摩在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106例产妇,将其进行奇偶排序分组,53例产妇作为观察组,接受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联合常规乳房护理,53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乳房护理。对比2组产妇产后泌乳量以及人工喂养容量情况,观察2组产妇乳房胀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且人工喂养容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妇接受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后乳汁分泌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母乳量极大提高,并且有效的缓解了产妇乳房胀痛的症状,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9月104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分泌量和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增加乳汁分泌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后产妇乳汁分泌的I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6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加行各项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比较看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泌乳产妇方面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始泌乳的时间比对照组开始泌乳的时间提前结论通过各项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对提高产褥期母婴保健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10):1348-1349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措施,干预组则在常规产后措施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压,对比两组穴位按压后的效果。结果:干预组乳汁分泌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乳汁分泌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1.3%。产后24h、48h的乳汁充盈情况干预组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汁初始分泌的时间以及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产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压能够改善乳汁的分泌效果,提高乳汁分泌量,缩短泌乳初始时间,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接收的产后风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风湿病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产后风湿病临床效果显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从生活起居、饮食、心理等方面给予患者支持,从而加速患者康复,临床应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7.
吴曰平 《新中医》2014,46(8):113-114
目的:观察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治疗产后乳汁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113例产后乳汁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拍打乳房等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通乳颗粒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增乳汤内服联合食疗干预进行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2组患者的乳汁不足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增乳汤是补中兼通的有效方剂,组方以健脾化源为主,佐以通经下乳,配合饮食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乳汁不足,突显出中医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于剖宫产产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行剖宫产的产妇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子宫复旧情况、乳汁分泌情况、泌乳始动时间及产后乳房胀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48 h宫高分别为(11.28±1.29)cm、(5.54±1.03)cm,均低于对照组的(15.93±2.86)cm、(8.24±1.78)cm;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为(23.61±4.72)h,短于对照组(37.28±5.19)h;泌乳量中等以上比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76.47%;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子宫复旧情况,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感受,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6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0例按照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乳房护理。干预组31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2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及产后48 h乳汁分泌量情况。结果干预组泌乳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干预组48 h后泌乳量多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缩短剖宫产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提高泌乳量。  相似文献   

10.
朱娴  张亚芬 《新中医》2021,53(4):206-209
目的:观察生乳汤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均给予乳房推拿、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哺乳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生乳汤内服。2组连续干预5 d。干预前、干预5 d后评价乳汁量评分、乳房充盈度评分、乳汁黏稠度评分,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乳汁量评分、乳房充盈度评分及乳汁黏稠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PR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PR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生乳方内服,能提高产妇的PRL水平,促进乳汁分泌,有效改善缺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6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平均每组48例.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进行护理.结果:实验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围产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观察组;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物理因子结合中药电熨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对照组仅用产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用中频脉冲电治疗结合中药电熨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期间的每日乳汁分泌量为(740.23±56.39)m L,对照组为(467.44±63.29)m L,治疗组的产后乳汁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7.9%,对照组为79.2%,治疗组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血清PRL值明显上升,而E2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与中药电熨联合治疗能有效促进产妇产后的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其作用机制在于调节催乳素与雌二醇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100例刚分娩完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产妇进行产后乳房的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产妇在生产后第3天实施中医乳房穴位按摩,治疗2周后对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和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刚分娩完的产妇进行中医乳房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使婴儿能够接受母乳哺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个体化中医护理模式,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出院后持续回访2月,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乳汁分泌量及产后哺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P<0 05).结论 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乳汁分泌情况,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改 《中医临床研究》2014,(13):116-117
目的:探讨在按需哺乳的基础上自拟通乳方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并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及时有效地进行按需哺乳,随时哺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服用通乳方。结果:对照组总有效例数(显效+有效)28例,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总有效20例,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通乳方联合按需哺乳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雾化对初产妇女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116例初产妇根据乳汁分泌干预方法的不同划分中药雾化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乳房护理,在此基础上中药雾化组加以中药雾化治疗,常规干预组加以中医推拿通乳治疗。对两组产妇产后初乳时间、72 h内的泌乳量及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中药雾化组和常规干预组在初乳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72 h后中药雾化组产妇乳汁分泌量及乳房胀痛缓解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中药雾化对于促进初产妇乳汁分泌、缓解乳房胀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缺乳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产后缺乳的395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98例和对照组197例,对照组仅给予芪通催乳配方颗粒协定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心理干预,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记录乳汁量、乳腺肿块消失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腺肿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不仅能增加产后乳汁分泌量,使乳腺肿块迅速消散,而且可有效降低EPDS评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对乳汁分泌、母乳喂养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48 h泌乳量分布、泌乳量中等以上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 h乳房胀痛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睡眠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新生儿睡眠质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护理路径配合乳房按摩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促进产后乳汁分泌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92例产后乳汁分泌过少、乳房胀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采取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乳房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泌乳量评分和乳房胀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乳汁不足、乳房胀痛的产妇,采用手法催乳、穴位按摩配合催乳汤方法进行产后乳汁分泌的促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将耳穴压豆治疗应用于产妇对乳汁分泌及子宫收缩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2020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820名产妇平分为2组。对照组(41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10例)给予耳穴压豆,观察2组产妇乳汁分泌、子宫收缩情况,测定2组催乳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泌乳率、泌乳量总有效率、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产后72 h内,观察组产妇的宫底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产妇实施中医耳穴压豆治疗可促进产后子宫更好收缩,且可促进泌乳量有效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