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行ICU常规临床管理。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成立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出任组长,由两名高年资护士出任副组长,由科室内护士担任组员。统计两组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护理、特殊护理、消毒隔离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管理小组在ICU护理管理中作用显著,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增加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温岭市中医院20名ICU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2016年7~12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工作情况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内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加行护理质量标准管理。统计护理质量管理结果、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一级护理、三基考核、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备用和护士长管理等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质量标准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效果理想,改善护理质量管理结果,减少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84例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评价两组护理质量,记录护理管理期间风险事件情况,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的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从而为内镜室护理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式护理管理,而观察组48例除了实施常规化护理,还加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内镜生物学检测合格率、管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物学检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操作期间,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诊治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护理操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ICU临床护理工作中,识别并处理护理风险因素。比较护理风险管理前后ICU风险事件(坠床、感染、导管脱落)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ICU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后,病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展前(P0.05);科室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P0.05);同时科室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有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在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降低科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90例神经内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风险管理),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能力、护理态度、安全意识、规范作业、防范风险意识等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18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将2016年7~12月收治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差错、不良风险事件、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的发生,并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6月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观察组83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83例则仍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呼吸内科管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旨在保障ICU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ICU实施风险管理后的616例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ICU实施风险管理前的57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风险管理模式下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包括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识别护理风险、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制定并实施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负性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等负性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沟通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引入ICU患者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杭州市妇产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妇科收治的127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将2015年7月~2016年1月妇科收治的161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病房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降低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医护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19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12月期间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基础排班制,观察组行定循环轮班制;统计两组的不良管理管理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满意度和工作积极度,总结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定循环轮班制在精神科护士排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60例胃肠科住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中加行QCC管理。统计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析QCC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管理在胃肠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不良护理事件,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开展儿科护理工作时,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儿科住院患儿30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50例与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开展时,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对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减少儿科护理纠纷,提高儿科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分析量化分级模式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6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根据风险管理方式差异随机分组,2016年7~12月接受常规风险管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接受量化分级管理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文书、规范操作和沟通技巧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分级模式在呼吸内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及其防范管理,保证临床护理安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16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PICC导管相关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薄弱环节管理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60例肝胆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的30例设为对照组,2017年的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薄弱环节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房管理、专科护理、药品分发、健康宣讲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6%(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实施薄弱环节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浅谈慎独精神对神经外科ICU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的20名神经外科护理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月1日~2017年5月31日期间的20名护理人员行常规护理管理被设为对照组,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期间的20名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应用慎独精神被设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工作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积极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慎独精神对神经外科ICU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度和工作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加强患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5年2~7月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观察组,观察组治疗37例患者,对照组治疗3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整体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器械准备、护理技能、仪器设备管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满意度及手术操作医生的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内镜手术中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放疗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丽水市中心医院240例肿瘤放疗患者,根据风险管理实施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实施前,2016年1~8月)和观察组(风险管理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4月),每组各120例,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放疗护理管理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在ICU护理管理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6月,选择医院ICU收治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观察组中,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及投拆率、对护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在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及投拆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对护理质量评分等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既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及投拆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