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9)
目的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产后缺乳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华医典》检索古代医籍中有关产后缺乳的相关方药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治疗产后缺乳的常用药物为甘草、酒、穿山甲、天花粉等;常用药对为当归、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常用药组为漏芦、甘草、天花粉,白术、茯苓、当归等。结论由组方规律可以看出,治疗产后缺乳主要以行气活血通络、健脾益气养血两类药物为主,其常用的药味配伍,可为现今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敦煌及古代医籍中麦门冬汤用药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方法:将敦煌及古代医籍中麦门冬汤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自清以前古医籍中,仅西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七代共54部涉及有关麦门冬汤方剂155首。其中34部出现正名麦门冬汤111首,29部出现异名麦门冬汤44首。复方涉及中药115味,药物分为16类,单味用药总次数803次。结论:通过分析研究古代麦门冬汤组成可知:1核心药物为麦门冬、甘草、人参、生姜、黄芩、茯苓、大枣、生地黄、石膏、升麻等。2核心药类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等。3敦煌古医方麦门冬汤恰由频数最高的麦门冬、甘草、人参三味药配伍而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6,(7)
自清以前古医籍中,按不同年代及医籍引用同名方剂重复计,仅西汉、晋代、东晋、南北朝、北周、唐、宋、元、明、清10代共58部,涉及有关黄连散206首。其中38部出现正名黄连散177首,20部出现异名黄连散29首。整理组方不同黄连散共153首,涉及中药166味,药物分为21类,单味用药总次数819次。通过分析研究历代黄连散组成,可知:1《敦煌古医方》黄连散均由历代黄连散组成核心药黄连、黄柏、黄芩等构成,组成方剂的8味药除茜根外均是频率大于1.0%的主干药。2敦煌古方黄连散可能是《肘后救卒方》和《外台秘要》所载黄连散的加减方。 相似文献
5.
6.
7.
8.
《中医外治杂志》2019,(4)
目的:构建乌发古方数据库并采用关联规则对其用药模式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与探索。方法:从《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外台秘要》等650部古籍中筛选出乌发方剂52首,涉及中药108味。利用SQL构建数据库,采用Apriori算法对数据库中的关联规则进行提取。结果:通过数据挖掘获得的乌发高频用药有铁精、胡粉、地黄、石灰等;性味归经分析结果显示:该类中药以甘味、温性为主,主要入肝经、肾经;药物关联度较高的有母丁香-马鬐膏、没食子-黄矾、母丁香-熊脂等。结论:构建乌发古方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挖掘,寻找高频药物及药物之间的关联,以期为中草药染发剂的研发提供有益线索,为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医古籍中阴痒外洗方的用药特点及配伍。方法:通过《中华医典》检索古代医籍中治疗阴痒的外洗方,整理并建立数据库,对外洗方用药频次进行统计,并运用SPSS Clementine软件,实现对阴痒外洗方组方规律的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研究发现阴痒外洗方中使用频次前三位的中药为蛇床子、花椒、白矾,其出现频率分别是37.21%、25.58%、23.26%;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组方中常见的药对为白矾配杏仁(置信度83.33%),花椒配白芷(置信度80%);药组为"荆芥、白矾、花椒"(置信度80%)。结论:阴痒外洗方常用药多具有祛风、祛湿、杀虫的功效,其用药及配伍对现今临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网络挖掘古代止痛方剂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复杂网络挖掘技术,总结古代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及用药特点,以期为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汉代到金元时期的代表性方书著作14部,收集止痛方剂2 746首,建立中药止痛方剂数据库并进行术语规范;利用复方药物配伍的无尺度网络规律,构建止痛方剂复杂网络,分析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结果 按疼痛部位分类,挖掘出腹痛、胸心痛、头痛、肢节痛、腰痛、胁痛、眼目痛、咽痛、全身痛、齿痛在汉唐、金宋元时期排名前10位的高频单味药和药对.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得到了汉唐、宋金元时期治疗各类痛证的核心药物、配伍药对以及用药特点,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历代止痛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古代通便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检索第5版《中华医典》中含通便内容的方剂,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在信息标准化处理后建立相应的方剂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4.1软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古代通便方剂共423首,分为汤、丸、散等多种剂型,涉及234味中药;大黄出现频率最高达210次,占总处方数的49.65%;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大黄、蜂蜜,共出现151次;3味中药组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大黄、麻子仁、蜂蜜,共出现56次。结论通过用药频次统计和Apriori算法模型等分析古代医籍文献中通便方剂的剂型、用药及其配伍规律,为现代临床用药及药物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华医典》中收录的所有治疗小儿淋证的古方用药规律,包括高频药物、药对及新方组合等,以期为临床遣方用药和创制新方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中华医典》(第5版)中历代治疗小儿淋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采用改进的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小儿淋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01首治疗小儿淋证的处方进行分析,显示使用频次均在10次以上有19味,其关联系数均在0.035以上的常用药对7个,获得8个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结论高频药物的配伍体现了治疗小儿淋证多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止痛,兼以凉血止血、温阳散寒、理气化湿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应用现代统计学方法对中医外科常用方剂的用药特点与用药规律进行研究,为中医外科临证遣方及方药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外科正宗》《医宗金鉴》《外科证治全生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常用的59首中医外科经典方剂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李冀等人主编的第十版《方剂学》中记载的59首(去除与观察组相同的方剂)方剂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方剂的用药特点及用药规律。结果:观察组59首方剂中有内服方48首,以汤剂为主,外用方11首,以散剂为主,对照组59首方剂中内服方有57首,以汤剂为主,外用方仅2首,均为散剂,观察组外用方占比远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选取方剂的整体用药规律可将方剂分为开结行滞、行气宽中、疏风清热、理气和中、滋阴降火、散结消肿、补气养血7大类,两组方剂的用药规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观察组方剂的用药规律主要表现为开结行滞和散结消肿,占比分别为39.29%和32.14%,而对照组方剂的用药规律主要表现为理气和中和疏风清热,占比分别为37.50%和30.36%。两组方剂药味数均以4~8味最多,但观察组方剂的平均药味数为(4.73±2.17)味,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1),对古代治疗寒湿疫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古人治疗寒湿疫用药多用性温、性平之品,药味多用辛、苦、甘味,药物归经多归于脾、肺、胃经。通过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医家治疗寒湿疫病以辛苦宣降、芳香辟秽、燥湿畅中、辛温发散为主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古代中医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录古籍中治疗中风的方剂422首,用Epidata建立数据库,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使用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提取。结果:纳入方剂涉及中药18个种类,药物221种,使用频次共4 058次;使用比例较高的依次为解表药、补益药、祛风湿药、清热药、活血药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依次为防风、川芎、当归、人参、白芍等;药物的使用以温、平、微温、微寒、寒为主,性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多以脾、肝、肺、心为主;根据Apriori算法,共产生496条规则,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提取了核心药物节点:防风、甘草、当归、川芎、人参和羌活。结论:古代中医治疗中风,重视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治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