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院校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师承教育,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医教育界的共识,而其具体实施模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定义、理念、核心要求及经方医学在中医师承教育中的优势几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经方医学能够很好地满足中医师承教育的三个核心要求(精神品质的传承、临床经验的传授和治学方法的建立),在当代中医师承教育具有明显优势,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因时代变迁,中医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前文(见本刊2014第1期《古代中医传承模式研究》和2014第2期《近现代中医传承模式研究》)已对古代和近现代中医传承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目前中医教育模式上存在的不足,采用何种培养模式一直是中医界探讨的焦点,也是中医界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就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院校教育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符合当代中医教育特点的中医传承模式,为探索当代中医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总结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重经典,跟名师,勤临证"为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内涵,并对创建中医学术传承流动站、中医学术流派工作站、高层次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非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等现代多元化师承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医师承教育从传播学的角度即为中医名师学术经验与技术专长的传播。因此基于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分别从师承的主体——指导老师、师承的客体——跟师的学生,师承内容、师承方式以及师承的效果对中医师承教育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分别提出了做好师承教育应该达到的要求,对规范中医师承教育内容和提高中医师承教育质量从技术方面和学术思想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医师承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对院校教育是一种补充和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补充的多途径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其中,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而师承教育则因其注重临证实践的特点,对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建立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分别从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及师承教育对中医思维形成之重要性等方面对当前中医教育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结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中医学子的临证思维能力,从而塑造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即"师带徒"模式,近年来一直为各个中医院校探索的热点之一。由于传统的师承模式和院校教育模式各有千秋,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两者结合才是中医教育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的结合,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以院校教育的底蕴辅以师承教育的特色,结合各家所长,才能为中医药人才培养创造一片沃土。文章就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分析与展望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医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学术专长的有效方式。中医院校附属医院是中医师承教育的重要平台,分析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中医师承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充分发挥中医院校附属医院优质资源前提下,从跟师学习方式、医德教育、师承教育质量监管、师承教育资源平台等方面探索中医师承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中医师承教育实践中更有效的学习模式及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回顾和梳理笔者跟师学习及师承工作管理经验,结合对当前师承教育的现状分析,总结师承教育实践应用及管理工作经验。以医院师承工作建设所取得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状况为例证,总结发现将研究型继承理念贯彻到师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对提高中医师承整体科研水平、实现师承工作的良性循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能促进师徒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中医师承教育中引入研究型继承有助于提高中医师承教育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运用研究型继承的师承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指导师承人员跟师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依托省部委共建高校平台,开展和探索思考新时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寻找中医药师承发展规律,切合中医药临床需要。在阐述师承起源和师承传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师承培养模式应该以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目标,始终贯穿中医思维理念,引入SECI师承智库、融入"互联网+"师承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国家精英。在高等院校教育为主的今天,探索师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促进中医药学精英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导之以理,抚之以术,这种培养方式的目的是打开中医瑰宝的大门,培养优秀的中医人。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势是中医院校教育加师承教育,但如何确保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良好配合,提升中医传承能力与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以保证中医院校加师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是本平台构建的指导思想。本文重点从指导思想、理念和任务、平台的构成3方面论述了中医传承及中医临床思维实训平台的构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利弊得失的讨论很多,有人提出"吸取传统教育和院校教育长处"的新型模式。为此,我们开展了本科阶段引入师承教育的改革探索,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调查中医系五年级在校大学生,以期了解中医专业大学生师承教育与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个人兴趣组选择喜欢师承教育、了解师承教育的比例高于父母选择组,因此如何提高中医的广泛认知,尤其是让青年一代学习中医,热爱中医,值得思考。因此,加强宣传,推广师承教育模式或许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师承教育作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代对中医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加之近年来师承教育时空局限、师资水平不一等弊端逐渐显露,因此提出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疫情封校期间对该模式进行了初步实施与探索。通过对私淑与师承协同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效果评价、合理性及可行性、特点及意义等进行初步探讨,为建立健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探索现代高等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中医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师承教育是中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形式,在几千年绛帐薪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中医人才的模式。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床人才具有全科的特点,中医师承模式是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把师承放到中医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中,提出中医师承的核心要素是"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作为领悟中医思维、用活用好中医理论、提升中医临证能力的着力点。围绕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和中医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传统中医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5.
前人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改变目前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应将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结合,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优势合理移植到中医教育中,优化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传统师承教育模式是古代中医学术得以传承发展的主要模式。从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情况来看,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至少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从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张仲景学医于张伯祖,到清代名医叶天士10年之中先后从师17位,难以数计的大量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着传统师承教育模式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目前以院校教育为中医主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今天,传统师承教育模式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其意义与价值何在?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成才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当代著名中医药专家进行问卷调查或采访,初步分析了成才年龄、师承效应、熟读经典、早期临床、继承创新、扬长避短、协调成才等规律,建议在培养中医临床人才方面应当开展学位制师承教育、改进教育模式和内容、强化科研与临床培训、加强教学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院校教育的基础上融入师承教育,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这已经成为了中医教育界的共识,但寻求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最佳契合点的具体实施模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笔者以经方医学为切入点探索和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中医学专业"线下-线上-门诊"(简称3"O")经方医学师承模式,为院校教育基础上融入师承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探索了新路。本文主要从"线下-线上-门诊"经方医学师承模式的实践历程、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张洪春 《中医杂志》2023,(15):1513-1518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以“口传心授”为主要特征的师承教育仍然是当前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文化学术传承的重要方式。从师承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贯彻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是中医事业守正创新的必然路径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中医师承教育的时代意义;从“以人为本”的医德医理医术传承、“一脉相承”的特殊师徒契约制、“道器合一”的经典与临床并重教育方式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医师承教育的深刻内涵;以制约中医师承教育的焦点问题为导向,总结梳理当前中医师承教育面临的社会认知不足、院校教育活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制约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围绕如何在战略机遇期推动中医文化守正创新,提出重塑中医师承教育文化氛围、将师承教育贯穿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多层次中医人才师承教育模式、完善中医师承保障体系等中医师承教育发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和中医学的教学要求,在中医学专业的专业教育中施行了"院校+师承"的教育模式。通过问卷分析和访谈发现,"院校+师承"是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但存在临床"教"与"学"有时间差、师承阶段不宜过早开展等问题。应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解决师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