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将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法治疗的6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监测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HR、R、pH、SpO2、PaCO2、PaO2分别为(84.25±3.87)次/min,(23.62±6.24)次/min,(7.38±0.15),(0.94±0.01)%,(30.48±4.73)mmHg,(94.04±3.38) mmHg,均优于治疗前的(119.25±9.68)次/min,(30.83±7.08)次/min,(7.27±0.14),(0.83±0.04)%,(38.44±2.86)mmHg,(65.03±5.7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15,2.326,2.567,2.413,2.985,3.258;P<0.05)。观察组发生痰液梗阻窒息2例,胃肠胀气1例,对照组发生痰液梗阻窒息8例,胃肠胀气10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95,6.689;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期间的针对性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无创呼吸机在心脏外科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心脏外科术后需要二次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集心脏外科手术后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心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需要二次机械通气的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者共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无创通气组(32例)和有创通气组(21例),在需要机械通气时(T1),机械通气后30 min(T2),机械通气后2 h(T3)及预计脱离机械通气时(T4),分别统计患者心率、血气分析等情况,比较氧分压、ICU停留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 给予辅助通气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辅助通气后,无创通气组患者的心率由T1(130.8±21.10)次/min,下降到T2(125.60±21.36)次/min,T3(101.70±13.73)次/min,T4(87.40±9.35)次/min;PO2由T1(64.70±14.12) mm Hg,上升到T2 (121.40±30.19) mm Hg,T3 (140.40±25.29) mm Hg,T4 (132.90±16.33) mm Hg。有创通气组患者的心率由T1 (138.27±21. 39)次/min,下降到T2(118.18±18.03)次/min,T3(100.00±11.73)次/min,T4(87.00±10.70)次/min;PO2由T1 (61.45±13.56) mm Hg上升到T2(122.55±29.50) mm Hg,T3(138.91±24.77) mm Hg,T4(133.55±18.00) mm Hg。两组患者心率及PO2均较辅助通气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心率及PO2比较无差异(P〉0.05)。无创通气组的ICU停留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分别为(1.75±2.97) d及(9.14±4.11) d,均低于有创通气组的(4.38±5.13) d及(14.00±0.82) 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需要二次机械通气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邓春  林晓明 《临床荟萃》2009,24(15):1299-130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26例,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呼吸、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心功能分级变化及有效率;根据开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早期应用组(A组,n=14例)及非早期应用组(B组,n=12),比较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4例存活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由原来的心功能Ⅳ级改善至心功能I~Ⅱ级,呼吸、心率显著减慢,pH值、PaO2、PaC02、PaO2/FiO2均明显改善。A组治疗后2、24小时呼吸、Pa02、PaC02、Pa02/Fi02分别为(26.7±5.9)次/min、(16.2±3.0)次/min,(85±6)mmHg(1mmHg=0.133kPa)、(96±6)mmHg,(42.8±6.1)mmHg、(38.0±2.8)mmHg,(252±24)mmHg、(302±22)mmHg;病情好转时间、通气时间分别为(16±5)小时,(26±7)小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改善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梁培 《临床荟萃》2011,26(6):526-526
患者,女,56岁,因"反复咳嗽、咳脓痰伴气喘6年,加重2天"于2010年1月20日入院。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病史15年,曾经口服"泼尼松"治疗,近4年自行停药改服中药(具体不详),33年前曾行"阑尾切除术",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0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44/89 mmHg(1 mmHg=0.133 kPa),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与有创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有创(35例)和无创机械通气组(37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创组机械通气2h后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5)、(7.23±0.02),(92.4±14.5)、(51.3±9.4)mmHg,(56.0±7.7)、(82.6±8.1)mmHg,(10.5±1.1)、(8.5±1.2)分、(110±12)、(131±19)次/min,(26±4)、(35±8)次/min,P〈0.05或P〈0.01];而无创机械通气组仅PaO2、心率、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78.6±8.8)、(53.1±8.9)mmHg,(110±24)、(128±23)次/min,(26±5)、(36±9)次/min,P均〈0.05],6h后pH、PaCO2、GCS才明显改善[分别为7.35±0.03、7.25±0.01,(59.0±6.3)、(79.8±7.0)mmHg,(10.6±2.0)、(8.5±2.5)分,P〈0.05或P〈0.01]。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5±4)、(14±4)d,t=1.102]、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68±25)、(170±23)d,t=1.214]、ICU病死率[分别为(22.8%(8/28)、21.6%(8/37),x2=0.016]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组可以更快地改善病情,无创机械通气组部分患者需要气管插管,但两组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死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李杏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10-3412
目的改进机械治疗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方法,将控制性低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机械呼吸支持应用于创伤性APRS患者,探讨其效果。方法将30例创伤性ARDS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15例,按常规大潮气量(10—15ml/kg)、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高水平(8—12cmH2O)正压机械通气。实验组15例,给予低潮气量(6—10ml/kg),低PEEP水平(5—8cmH2O)正压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前和通气后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pH值变化及患者呼吸频率(RR)。结果两组机械通气前的PaO2/FiO、pH值、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PaO2/FiO2为(270.59±15.63)mmHg,pH值为(7.35±0.26),RR为(24±2.74)次/min,与治疗前以上三项(159.48±11.47)mmHg,(7.41±0.17),(3S±3.41)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63,2.33,2.5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三项(246.17±14.89)mmHg,(7.38±0.03),(28±3.56)次/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31,2.19,2.24;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论控制性低通气低PEEP机械呼吸支持对创伤性ARDS效果较高PEEP更为理想,能明显改善低创伤性ARDS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成功救治急性酒精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进  王泽惠  侯云生  王天轶 《临床荟萃》2005,20(20):1144-1144
患者,男,45岁.饮白酒约208 g(52 V/V,500 ml)后出现恶心,呕吐,随之意识不清,当地医院按"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无好转.次日呼吸急促,呕吐深咖啡样液体约1 000 ml,并伴大小便失禁,急来我院.患者有饮酒史20年,日饮白酒约104 g(250 ml),无慢性疾病史.查体:体温39.0℃,脉搏156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102/71mmHg(1mmHg=0.133kPa);意识不清,压眶有反应;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3岁,主因"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00片4h"急诊送入本院。患者自述源于4h前生气后自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00片,出现颜面潮红、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憋气、低血压、嗜睡、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6.6℃,脉搏14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76/45 mmHg(1 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急性呼吸衰竭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仍存在低氧状态者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高流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方式(鼻导管、面罩),高流量组则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2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1、8、24 h的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2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氧疗舒适度、耐受性,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率,48 h再插管率的差异。 结果高流量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 h:(20.6±3.2)次/分 vs (24.5±3.7)次/分;8 h:(21.5±3.6)次/分 vs (20.6±3.2)次/分;24 h:(20.9±3.4)次/分 vs (24.9±4.2)次/分,均P<0.05],PaO2/FiO2及S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aO2/FiO2:1 h:(241.5±32.6) mmHg vs (213.5±30.7)mmHg;8 h:(252.5±28.6)mmHg vs (228.1±30.7)mmHg;24 h:(261.5±32.6)mmHg vs (230.5±30.7)mmHg;SaO2:1 h:(96.7±3.6)% vs (92.6±4.3)%;8 h:(96.3±3.8)% vs (93.2±4.3)%;24 h:(96.4±3.6)% vs (93.3±3.9)%;均P<0.05],舒适度和耐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0.4)分 vs (3.1±0.4)分;(3.0±0.3)分 vs (1.4±0.3)分,均P<0.05],无创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4% vs 45.4%,P<0.05),2组患者48 h再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1% vs 13.6%,P>0.05)。 结论经高流量氧疗可更好地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的低氧状态,且有更好的舒适度和耐受性,并能降低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使用率,可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的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部循环异常的急救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0例创伤致肺损伤同时伴ARDS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和同期30例创伤致肺损伤但不伴有ARDS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其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置管前PAD数据均值为(31.1±5.0)mmHg(1mmHg=0.133kPa),治疗12h后均值为(22.5±4.8)mmHg,治疗24h后均值为(17.9±4.2)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36h后PAD、PAS和血管外肺水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原因导致的ARDS患者在置管和机械通气等急救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静脉营养支持、液体治疗和对症治疗,对于缓解其肺部循环异常状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洪泽  于君平 《临床荟萃》2013,28(10):1173-1173
患者,女,74岁,2012年11月15日入院。入院前1天无诱因出现心悸,恶心欲吐,并摔倒在地,伴短暂意识不清、小便失禁,持续约10分钟后意识转清,但其他症状依然,无胸痛、手足抽搐及肢体活动不利,在家自服"复方降压片及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后无好转而住我院。既往"精神障碍"病史50年,平素反应迟钝,时有烦躁不安。高血压史20年。体温36.2℃,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200/13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B型脑钠肽(BNP)、临床表现等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3.7 ±7.9)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55.9±12.1)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4,P <0.01).治疗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pH值、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型脑钠肽(BNP)分别为(133.89 ±5.45)次/min、(34.25±5.67)次/min、(104.52 ±7.25) mmHg、7.29 ±0.06、(81.52 ±5.01)%、(55.30 ±7.14) mmHg、(46.23±10.30) mmHg和(831.59 ±292.65) ng/L,治疗3h后上述8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87.27 ±5.74)次/min(t=32.794,P <0.01)、(20.15 ±2.54)次/min(t=12.636,P<0.01)、(76.57±3.76) mmHg(t=19.055,P<0.01) 、7.40 ±0.06(t =7.218,P <0.01)、(97.16±1.27)%(t=16.848,P <0.01)、(92.80 ±6.24)mmHg(t=22.019,P<0.01)、(40.56±5.19) mmHg(t=2.737,JP<0.05)和(265.52±65.39) ng/L(t=10.511,P<0.01).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分别为(132.13 ±5.31)次/min、(34.96±4.78)次/min、(102.56 ±7.14) mmHg、7.30 ±0.06、(82.15 ±5.24)%、(54.56±6.27) mmHg、(44.30±9.27) mmHg和(823.15±277.26) ng/L,治疗后心率[(92.15 ±4.28)次/min,t=32.638 、P<0.01]、呼吸频率[(23.91 ±3.27)次/min,t=10.634、P<0.01]、MAP[(82.83±3.52) mmHg,t =13.800 、P<0.01]、SaO2[(93.16±2.59)%,t=10.488、P<0.01)]、PaO2[(75.19±3.52) mmHg,t=15.974、P <0.01]和BNP[(371.15±87.55) ng/L,t=8.656 、P<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PaCO2较前无明显改变,分别为7.32 ±0.05(t=1.426,P =0.159) 、(43.78 ±6.74)mmHg(t =0.253,P=0.8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MAP、pH值、SaO2、PaO2、PaCO2和BNP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3.795、5.056、6.767、5.703、7.721、13.686、2.107、5.382,P <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患者心功能,纠正低氧血症,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和高流量湿化氧疗(HFHCO)方式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的26例留置人工气道患者,根据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次数,将其分为CPAP组(32例次)和HFHCO组(32例次)。比较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前及诊疗操作过程中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操作前后患者血液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操作中,HFHCO组患者心率[(121 ± 3)次/ min vs.(130 ±3)次/ min]、呼吸频率[(21.3 ± 2.7)次/ min vs.(26.1 ± 2.3)次/ min]及平均动脉压[(99 ± 7)mmHg vs.(109 ± 8)mmHg]均较CPAP组患者显著降低(t = 5.232、5.164、6.424,P均< 0.001)。操作后,CPAP组和HFHCO组患者pH值[(7.45 ± 0.05)vs.(7.45 ± 0.07)]、PaO2 [(86.5 ± 7.3)mmHg vs.(88.3 ±6.7)mmHg]、PaCO2 [(40.1 ± 7.5)mmHg vs.(39.4 ± 6.8)mmHg]及SpO2 [(93.9 ± 2.4)% vs.(94.1 ± 2.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 0.222、0.468、0.420、0.348,P = 0.731、0.670、0.684、0.697)。与同组操作前比较,CPAP组和HFHCO组患者操作中心率[(86 ± 4)次/ min vs.(130 ± 3)次/ min,(87 ± 4)次/ min vs.(121 ± 3)次/ min,t = 9.826、9.612,P均< 0.001]、呼吸频率[(17.8 ± 2.5)次/ min vs.(26.1 ± 2.3)次/ min,(16.7 ± 2.9)次/ min vs.(21.3 ± 2.7)次/ min,t = 8.488、5.837,P均< 0.001]及平均动脉压[(78 ± 7)mmHg vs.(109 ± 8)mmHg,(77 ± 7)mmHg vs.(99 ± 7)mmHg,t = 9.104、8.224,P均< 0.001]及操作后PaO2 [(67.8 ± 2.6)mmHg vs.(86.5 ± 7.3)mmHg,(68.9 ± 4.0)mmHg vs.(88.3 ± 6.7)mmHg,t = 7.126、6.395,P均< 0.001]水平均显著升高。两组患者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操作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恶性心律失常、气胸等事件。 结论对于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留置套管的患者,在应用CPAP或HFHCO给氧方式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时均可改善患者气道通气,提高患者PaO2,但是HFHCO给氧方式下患者的舒适度更好,减轻了患者呼吸、血流动力学体征的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交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衢州市中医医院ICU收治的90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HFNC-无创正压通气交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28 d病死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呼吸频率、心率以及痰液黏稠度等。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1.1% vs. 73.3%,χ2= 4.865,P= 0.027)、PaO2 [(79 ± 15)mmHg vs.(69 ± 14)mmHg,t= 3.006,P= 0.003]及pH值[(7.53 ± 1.01)vs.(7.04 ± 1.06),t= 2.245,P= 0.027]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8.6 ± 1.6)d vs.(10.4 ± 2.5)d,t= 4.091,P < 0.001]、气管插管率(6.7% vs. 24.4%,χ2= 5.414,P= 0.020)、PaCO2 [(52 ± 13)mmHg vs.(70 ± 13)mmHg,t= 6.564,P < 0.001]、呼吸频率[(77 ± 8)次/min vs.(88 ± 9)次/min,t= 6.310,P < 0.001]及心率[(17.6 ± 3.0)次/min vs.(19.0 ± 2.9)次/min,t= 2.238,P= 0.028]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Ⅰ度20例、Ⅱ度13例、Ⅲ度1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Ⅰ度9例、Ⅱ度15例、Ⅲ度21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876,P= 0.049)。 结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运用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交替疗法是一种新的有潜力的呼吸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院收治1例患者,在股骨髓腔内进行骨水泥加压时出现肺脂肪栓塞,现报告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88岁,体质量60 kg,有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后3 d,择期行左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检查大致正常,双下肢未发现明确血栓。09:00入手术室时血压200/98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5次/min,行右侧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为减少体位变动,导尿后右侧卧位,于腰2~3间隙使用轻比重麻醉药进行腰硬联合麻醉,5 min后测试患侧胸10以下痛觉减退,健侧感觉正常,循环无明显波动,遂开始手术。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及甲泼尼龙40 mg静脉滴注(静注)预防骨水泥过敏。术中骨水泥加压固定后2 min,血压骤降至45/30 mmHg,心率12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0.67,紫绀明显。予面罩辅助通气,静注肾上腺素0.3 mg,右侧卧位可视喉镜下行紧急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频率15次/min。气管插管后即刻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6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2 mmHg,考虑为肺栓塞。给予罂粟碱30 mg,肾上腺素0.7 mg,肝素5 kU,血压维持在70/35 mmHg,心率为130次/min。2 min后患者出现心搏骤停,仰卧位缝合切口,心肺复苏(CPR)、头部降温,持续胸外按压30 min后恢复窦性心律,其间共给予电复律3次、利多卡因100 mg、肾上腺素3 mg、碳酸氢钠200 mL;泵注去甲肾上腺素(NE)维持血压110/60 mmHg、心率120次/min、SpO21.00。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置管,可见颈内静脉扩张,加压试验(±),中心静脉压34 cmH2O (1 cmH2O=0.098 kPa)。超声检查显示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主干37 mm。呼吸科会诊:D-二聚体5347滋g/L,血红蛋白71 g/L,肌钙蛋白40.6滋g/L,肌红蛋白2000滋g/L,肌酸激酶同工酶147 U/L,肌酸激酶789 U/L;听诊双侧呼吸音弱,有细湿啰音。结合病史,考虑为脂肪性肺栓塞。由于近期手术及CPR属禁忌证,不宜进行溶栓治疗,继续给予醋酸钠林格液1000 mL、红细胞悬液2 U、氨茶碱250 mg、西地兰0.25 mg、甘露醇250 mL、地塞米松10 mg、呋塞米40 mg,持续泵入NE维持血压140/65 mmHg、心率100次/min、SpO20.99。心搏骤停后1 h,右上肢及双侧腋下出现瘀斑,自主呼吸恢复。静注咪唑安定3 mg、顺势阿曲库铵10 mg,继续机械通气。便携式呼吸机维持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右肺动脉增宽明显(34.65 mm),主干未见明确血栓(图1),双侧肺动脉内分别注射氢化泼尼松60 mg。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措施。但机械通气期间由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易发生人机对抗,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4例危重支气管哮喘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例1】女,4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4年。4天前受凉后哮喘发作,持续不能缓解,收入院。查体: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散哮鸣音。入院后患者意识不清,呼吸8~10/min,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哮鸣音。血气分析:pH7.121,PaCO2116.3mmHg,PaO294mmHg,HCO-338.1mmol/L,BE8mmol/L。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初期采用容量型辅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PB840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non—invasiveventilation,NIV)治疗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应用PB840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7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治疗4h后,观察患者PaOz、PaCO2、pH值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平均PaOz为(78±15)mmHg(1mmHg=0.133kPa)、平均PaCO2为(51±9)mmHg、平均pH为7.32±0.12。患者症状减轻或缓解,发绀情况得到改善。结论PB840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能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取得满意的疗效、预防并发症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侧卧位与半卧位对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因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68例,分为侧卧位组(37例)和半卧位组(3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的痰液量、氧合指数、临床病死率、脱呼吸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以及侧卧位组患者侧卧位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机械通气第3、5天时,侧卧位组患者的痰液量分别为(41 ± 18)、(35 ± 16)mL,半卧位组患者的痰液量分别为(66 ± 30)、(57 ± 29)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9、2.776,P均< 0.05);机械通气第5天时,侧卧位组患者的氧合指数较半卧位组显著升高[(288 ± 43)mmHg vs.(254 ± 32)mmHg;t=2.802,P=0.008]。侧卧位组患者侧卧位前5 min和侧卧位后5、15 min的心率分别为(92 ± 16)、(100 ± 17)、(96 ± 17)次/min,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09 ± 12)、(115 ± 11)、(112 ± 11)mmHg,结果显示,侧卧位后5、15 min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较侧卧位前5 min明显升高(P均<0.001)。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侧卧位组患者较半卧位组显著降低[4(4,7)d vs. 6(5,10)d,χ2=2.601,P=0.009]。将体位、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和脑卒中类型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0.921,95%CI(0.860,0.985),P=0.017]是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APACHEⅡ评分[OR=1.357,95%CI(1.162,1.584),P<0.001]是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论侧卧位可以明显减少脑卒中合并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每日痰液量,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对于患者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胸外伤致ARDS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创机械通气情况分为延迟通气组(45例)和及时通气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心率、乳酸、呼吸肌动用评分及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延迟组与及时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后各项指标分别为动脉血氧分压(PaO,)(63.2±12.3)、(74.2±12.1)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39.4±8.7)、(38.9±7.6)mmHg,氧合指数(Pa02/Fi02)196.2±17.8、、231.4±18.2、,呼吸频率(27.44-3.7)、(21.1±3.4)次/min,心率(117.2±26.8)、(96.0±25.1)次/min,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2.69±0.15)、(1.67±0.10)分,乳酸(4.23±1.70)、(2.12±0.80)mmol/L,除PaCO: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46、9.420、3.949、5.436、38.809、7.736,P均〈0.05);延迟组与及时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分别为(10.21±1.50)、(6.47±1.20)d,住院时间(21.53±1.90)、(16.32±2.10)d,及时组均低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518、13.318,P均〈0.01);延迟组与及时组病死率[26.7%(12/45)、14.6%(7/4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6.7%(21/45)、22.9%(11/48)]、急性胃黏膜病变[33.3%(15/45)、12.5%(6/48)]、多器官功能衰竭[40.O%(18/45)、16.7%(8/48)]、气胸发生率[11.1%(5/45)、8.3%(4/48)],除气胸外,及时组均低于延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6、5.81、4.49、5.70,P均〈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是治疗胸部外伤所致ARDS的有效方法,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应用。方法:我院急诊科2014~2016年收治的ARDS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选取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下测得26cmH_2O≤平台压(Pplat)≤28cmH_2O(1cmH_2O=0.098kPa)共62例,根据机械通气时要求达到的目标平台压的范围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进一步降低潮气量以达到Pplat 23cmH_2O≤Pplat≤25cmH_2O,TV从(6.4±0.2)ml/kg降到(4.3±0.3)ml/kg(P0.01)进行机械通气,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从(43.8±9.2)mmHg(1 mmHg=0.133kPa)升高到(76.4±12.6)mmHg(P0.01)并且pH值从(7.32±0.06)降低到(7.20±0.03)(P0.01),同时调整呼吸机参数,PEEP按照ARDSnet研究的PEEP设置方法进行设置,呼吸频率最高调整到35次/min,在23cmH_2O≤Pplat≤25cmH_2O同时确保患者脉搏氧饱和度≥90%。72h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_2/FiO_2)、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及脱机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极低潮气量4ml/kg持续治疗72h后,PaO_2/FiO_2、支气管灌洗液IL-6、IL-8均显著好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潮气量联合低平台压在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减少VILI的发生、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方面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